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平民的追求(二十余位平民精英)
内容
试读章节

秦代建筑

一、时代的印记

秦始皇以雄才一统天下,以奢靡淫暴中土,这就为秦代建筑打上恢宏壮伟而又瑰丽豪侈的时代印记。同时秦始皇想通过宏伟的建筑来炫耀他的丰功伟业,抒发他的壮怀,这是所有秦代建筑的灵魂。他的建筑活动始终与其军事行动同步,并六国期间,每灭一国,即模拟该国王宫筑殿,想把它作为胜利成果永恒地固定下来,建筑物的气势与其吞灭六国的气魄同样豪壮。他的这一举措实际上是把他的兼并思想与实践通过建筑的形式表达出来,为秦代建筑文化打下“秦记”的烙印。

建国之后,秦始皇更是无一日不治宫室。秦始皇帝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这是完成统一的第二年,随即“作信宫渭南”。他以信宫象征天极,所以把它改名“极庙”。又于今陕西淳化西北的甘泉山“作甘泉前殿”。

数年之后,咸阳与关中地区已是宫室苑园林立,“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但秦始皇还嫌宫廷太小,难以抒发心中的豪壮,遂于秦始皇帝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命筑阿房宫,“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表南山之巅以为阙”。南山,即成阳东南之终南山,阿房宫在咸阳南之阿房村。仅前殿就如此庞大,足见朝宫规模之宏伟。更令人兴叹的是,居然把终南山当作朝宫之门阙,足见其气势凌天,显然秦始皇想通过修筑朝宫来抒发其气吞山河的气概。

和历代帝王~样,秦始皇即位之初即为自己修筑陵墓,“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并天下之后,修骊山墓的人更多了:“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陵墓)。”秦始皇驱赶70余万刑囚为他修建宫室、陵墓,对于当时只有不足3000万人口的国家来说,这个数目是惊人的。

秦始皇无休止地修筑宫殿、陵墓暴露了他的骄奢淫逸,不惜以千万民众的膏脂填其无穷之欲壑。至此秦王朝已危机四伏,阿房宫未成,他就已暴死沙丘。第二年陈涉举义,又二年,秦亡。

二、阿房官与《阿房宫赋》

唐代著名文学家杜牧的《阿房宫赋》以尖锐的艺术笔触描述了阿房宫的豪壮,也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开宗明义地指出:六国覆灭,天下一统,秦始皇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开始纵欲。于是砍伐山林,修筑宫室,川蜀山林被伐尽,变成秃山;阿房宫出世,黑压压三百余里,遮天蔽日。接着无情地揭露秦始皇为了满足其私欲而搜刮无度:“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杜牧以愤激之辞,抨击秦始皇榨取民脂民膏,却视为泥土随意挥霍。为何像锱铢(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那么小的财物都被刮净,而使用时却有如泥沙?遂使承梁之柱多于耕作的农夫,梁上的椽多于机上的织女,金光闪闪的钉头多于仓中的谷粒,交错的瓦缝多于农服上的丝缕,纵横的栏杆多于九州的城郭,管弦之音多于闹市的人声。

杜牧的传世之作也已经指出,秦王朝在娱乐升平中潜伏着覆灭的危机。这些宫苑建筑被项羽的一把火付之一炬,《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只剩下阿房宫高大的台基,高七米,东西广约千余米,供后人研究探索。

三、秦始皇陵

秦始皇13岁(公元前246年)即位即开始为自己修筑陵墓,一直到秦始皇帝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七月秦始皇死,九月下葬,一共花了整整37个年头。秦始皇陵的规模之大,气势之恢宏,古今中外,无出其右。

秦始皇陵坐落在骊山北麓,在今陕西临潼县东5公里处,离西安市只有大约35公里。陵区呈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分内外两部分,外城垣面积2173米×974米,内城垣面积1300米×578米。坟冢在内陵区南部,由多层夯土台构成,三国魏人记载:“坟高五十余丈”,约合120米。经两千多年的岁月风霜的剥蚀,现尚存残高76米,底485米×515米。

1974年在陵园东墙外一公里多处发现四个大型陶制兵马俑坑,总面积两万多平方米,其中有队列整齐的兵俑、马俑、将军俑和战车。一号坑内有38路步兵俑和76辆马拉战车;二号坑有步兵、弩手兵、骑兵和四马战车64辆等;三号坑有军官俑和兵俑等,显然系指挥所;四号坑未完工。武士身高1.78~1.87米,身披铠甲,挟弓持箭,或手执剑、矛、弩机等兵器,马俑大小也与真马相似。兵马俑排列整齐,皆栩栩如生、威武雄壮,显然这是一支由近万人组成的秦始皇地府卫队。如此精心设计,除了彰显其武功之外,更重要的目的还在于确保他在阴间的安全。秦始皇立国之后,搜缴天下兵器,就是惧怕百姓(被贬称为黔首)起来造反。他几次遭袭击,始终心有余悸;又因他杀人太多,总怕有人要他的命,因此,到了阴曹地府也不放心。

秦始皇兵马俑同时也反映了秦代高超的制陶技术。1980年在陵园西侧出土两驾铜马车,装备齐全,做工精细,反映了秦代高超的青铜铸造与金工工艺技术水平。这些艺术精品是能工巧匠们智慧的结晶,是古代平民百姓用平凡的双手创造华夏文明的又一历史佐证。

四、筑长城修驰道直道

秦始皇并没有意识到秦王朝潜伏着的危机,他只看到匈奴对他的王朝所构成的威胁,于是在派遣将军蒙恬两次发兵北击匈奴的同时,于秦始皇帝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命蒙恬率30万人筑长城,“起临洮(今甘肃兰州南),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史记·蒙恬列传》)。司马迁引西汉政论家贾山的评论:“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为了巡游的需要,秦始皇于即位第二年(公元前220年)开始大修驰道,“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千步,三丈而树”(《汉书·贾山传》)。  秦始皇于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命蒙恬修直道,《史记‘蒙恬列传》:“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甘泉,陕西淳化西北。)因为道路较盲,故名直道。P69-71

目录

第一篇 汉字与书法

 仓颉造字本传说

 银钩铁画构楷模

 书圣挥毫炳春秋

 笔走龙蛇舞翰墨

◎语言与文字

◎汉字的创造

◎汉字及其字体的演变

◎历代书法名品

第二篇 古代建筑

 秦砖汉瓦白玉礅

 殿阁亭台九重阍

 帝王坐享威权盛

 巧思妙构是庶人

◎远古穴居与巢居、

◎先秦建筑

◎秦代建筑

◎汉代建筑

◎三国建筑

◎两晋十六国建筑

◎南北朝建筑

◎隋代建筑

◎唐代建筑

◎宋代建筑

◎辽、金、元建筑

◎明代建筑

◎清代建筑

第三篇 古代医术

 扁鹊四诊疾患除

 华佗术刀巧摘腐

 当今之世无神医

 何不向古问鼻祖

◎经络学说——中医学的核心

◎医祖扁鹊

◎医圣华佗

◎医神孙思邈

◎良医李东垣

◎药王李时珍

◎一位业余爱好者的医疗初探

第四篇 古代四大发明

 绝世奇术传海外

 番邦得惠齐喝彩

 千年帝制自衰朽

 炮舰从此滚滚来

◎指南针

◎造纸术

◎活字印刷术

◎火药

第五篇 古代天文历法

 天穹星宿拥紫宫

 地面分野晋居中

 计时年月巧加闰

 节气惠民便于农

◎古代天文学

◎古代历法

◎古代天文学的辉煌成就

◎古代历法史上的几次重大突破

第六篇 古代兵器

 神州大地起纷争

 刀枪剑戟应运生

 尔征我伐几人回

 犹闻战场金鼓声

◎矛、戈、戟

◎剑及其应用

◎刀及其应用

◎战车与车战

◎弓弩

◎战争形式与兵器

第七篇 古代武术

 刀兵武技本同源

 皆与争斗结情缘

 若无贪婪起祸端

 何须挥戈向仇怨

◎武术的起源

◎武术的发展

◎剑术

◎枪术

◎棍术

◎刀术

◎拳术

◎传统武术中的阴阳理论

第八篇 华夏文明苦旅

 自古文明无坦途

 坎坷变幻多险阻

 富饶田园遭强寇

 弱国从此受欺辱

◎宫殿建筑遭周期性损毁

◎华夏文明之重劫

◎华夏文明之前景

序言

志向与追求

人怀非常之才,必有非常之志,志攀九天;欲效鸿鹄高天翱翔,不屑燕雀在堂筑巢。有非常之志,必有非常之毅力,百折不挠,不改初衷;必有非常之追求,锲而不舍,终始如一。有非常之毅力与非常之追求,必有非常之成就,定会创造出非常之辉煌。

立宏伟之志,确定人生目标,而后以坚强的毅力不懈追求,为之奋斗终生,这是一切有志者的成功之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历代开国皇帝及其追随者们夺取天下走的就是这样的路,他们是五千年风雷激荡的岁月造就出来的一批又一批政坛明星,他们的成就为东方古国带来一次又一次朝代更新以及随之而来的鼎盛辉煌。然而家族式的传位规则赋予新朝代先天的痼疾,使其无法留住往昔的辉煌,无法摆脱生与死的轮回;他们的辉煌就像流星陨灭前划过天空的一道亮光。

在非政治领域中,那些创造奇迹的平民精英们走的也是这样的路,他们所取得的辉煌成果使他们成为各领域的宗师、泰斗,他们是五千年历史银河中涌现出来的一颗又一颗非政治明星,他们是能够发光发热的恒星,他们以不灭的光辉装点华夏星空,以平凡的双手铺设文明之路,为华夏创造永恒的辉煌。

出身中医世家的李时珍自幼文采熠熠,14岁就中了秀才,父亲对他寄以厚望。希望他将来能够高官厚禄,光宗耀祖。但他偏偏独钟医道,不为爵禄富贵所诱惑,甘愿放弃仕途,立志从医。遂以诗明志,恳求父亲成全他的心愿。从医之后,他见旧《本草》多舛误,致死人命的悲剧屡见不鲜,于是立志重修《本草》,他始终坚持既定的志向,以超人的毅力与不懈的追求,克服资金、人力等方面的巨大困难,倾注了毕生的心血,经过27年的艰苦奋斗,终于以年过花甲的高龄撰写成声震中外的《本草纲目》。他去世后这部鸿篇巨著方才刊印出版,并译成七国文字,被国际公认为“东方医药巨典”。

祖冲之生于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他对事业的执着与追求使他创造出许多世界领先的辉煌成果。他计算出的圆周率准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与今值相差甚微。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岁差”及其对春分点与回归年长的影响,并第一个把这些研究成果引入历法——他所编制的《大明历》中;他的岁差值与回归年长都非常接近现今值。他计算出的木星公转周期也与现今值相差无几。

秦汉以前用竹简与丝绸写字,但竹筒笨重而丝绸昂贵,蔡伦于是立志用价廉原料造纸。经过潜心钻研,遂于公元105年用树皮、破布、麻头、破渔网等废料造出世界上第一张纤维纸,开创了用纸新时代。刻字工人毕舁在工作中精心钻研,终于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在计算机广泛应用之前,它始终是近代印刷术的基础。隋代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石桥历经1400年的岁月风霜与兵灾火厄,至今依然傲然挺立在河北省赵县的汶河上。指南针的发明开创了环球航行新纪元,火药的发明使冷兵器永远退出历史舞台,并赋予现代武器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像这样出自平民精英之手的发明创造不胜枚举,西方学者曾做过统计,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多达26项。

发明需要灵感,灵感来自人的才能的聚焦;划时代发明的灵感是浓缩了的天才的爆炸式闪光。

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的发明者以及多数大型宫殿、园林、陵墓等建筑的设计者并未留下自己的名姓,但他们却默默地为华夏文明铺路。正是这些知名和不知名的平民精英的默默奉献创造了华夏文明,同时他们也以其光辉业绩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千百年来,华夏文明始终是世界文明的先导,欧陆文明受惠于华夏文明,并赖其发光。然而发展是不平衡的,两个非汉民族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蒙古族入主中原统治全中国的时候,传统的封建制在与奴隶制杂交时被强化了,从而延缓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致使资本主义的先进生产关系率先在欧洲破土。三百年后,当女真族入主中原,封建制再次被奴隶制强化的时候,英法等国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实现了大工业生产。新兴的资本主义急需开拓海外市场。于是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化为重炮,罗盘为战舰导航,受惠于华夏文明的西方列强遂以枪炮反馈这个东方古国。因千年帝制而积弱积腐之国,大门被轰开了,天朝的神话破灭了,威风扫地;铁幕被冲破,只留下一个空壳的末代王朝的外强中干暴露无遗。于是藩篱尽毁,豺虎竞入,富饶田园被践踏,千古顺民成为群狼争食的砧上肉,成为西方大亨们饕餮盛宴上的盘中物。千年文明横遭劫掠焚荡,留下永恒的历史创伤;国衰民疲,从此一蹶不振。

殖民主义的幽灵在四处游荡,它的鹏翼覆盖全球,特别向神州大地投下它巨大的阴影,嘴里呢喃着的魔咒在催人入睡,意欲炎黄子孙们数典而忘其祖,忘却华夏文明往昔的辉煌,忘却欧美的现代文明乃借力于华夏文明,而唯西洋文明马首是瞻。

《帝王的智慧》阐述历代开国皇帝以智慧谋取天下,《将相的谋略》阐述文臣武将以智慧辅佐帝王夺取天下,《平民的追求》阐述平民精英以智慧创造了华夏文明,它们共同组成“中国人的智慧”系列丛书。

一部朝代史,记录了历代英豪为东方古国带来的周期性鼎盛!

一部文明史,记录了平民精英为华夏文明创造的永恒的辉煌!

一部近代史,记录了西方“文明”为华夏带来的浩劫与屈辱!

牢记往昔的辉煌!

牢记近代的屈辱!

期盼着重振雄风!

期盼着再续辉煌!

内容推荐

王绍铿编著的《平民的追求(二十余位平民精英)》主要内容:

五千年风雷激荡的岁月,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政坛明星,为东方古国带来一次又一次朝代更新以及随之而来的鼎盛辉煌。

在五千年的历史银河中,同样也涌现出一颗又一颗非政治性的明星,从扁鹊、华佗、李时珍、祖冲之、蔡伦、毕异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到指南针、火药等这些人人皆知的四大发明,从汉字的创造、古建筑的形成到古代天文历法、兵器、武术等的运用,平民精英们以超凡的智慧与不懈的追求,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铺设了一条灿烂的华夏文明之路。

谨以这部《平民的追求(二十余位平民精英)》献给为华夏铺设文明之路的精英们。

编辑推荐

在非政治领域中,那些创造奇迹的平民精英们走的也是这样的路,他们所取得的辉煌成果使他们成为各领域的宗师、泰斗,他们是五千年历史银河中涌现出来的一颗又一颗非政治明星,他们是能够发光发热的恒星,他们以不灭的光辉装点华夏星空,以平凡的双手铺设文明之路,为华夏创造永恒的辉煌。王绍铿编著的《平民的追求(二十余位平民精英)》阐述平民精英以智慧创造了华夏文明。谨以此书献给为华夏铺设文明之路的精英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平民的追求(二十余位平民精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绍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阳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2505214
开本 16开
页数 2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3-49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宁夏
235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4: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