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机场
内容
编辑推荐

一部中国版的《魂断蓝桥》!

30万字长篇小说《大机场》是周明生继长篇纪实文学《马塔角行动》之后,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新津机场往事的又一力作!

《大机场》以修筑机场为起点,以孙家大院为中心,叙述了一个凄婉动人,充满悲剧色彩的爱情故事。通过对这段逝去的抗战岁月的历史还原,《大机场》在保留了一份珍贵历史情感记忆的同时,更增添了几分温馨的乡土人文色彩。

内容推荐

30万字长篇小说《大机场》是周明生继长篇纪实文学《马塔角行动》之后,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新津机场往事的又一力作!

在太湖上空坠机跳伞的两名美军飞行员,一人负伤,生命垂危,敌、我、友、匪四方斗智斗勇,争相搜寻。

中国姑娘不畏艰险,万里寻夫,二人终于获救,却又遭遇纳粹美女特工汉娜的暗算。而堂堂军统少校特派员,却是日军樱花谍报组的一名双面间谍……

《大机场》以修筑机场为起点,以孙家大院为中心,叙述了一个凄婉动人,充满悲剧色彩的爱情故事,情节颇似一部精彩的电视连续剧。作为小说,《大机场》布局恢弘,气势磅礴,波澜起伏。情节设计既惊心动魄,一波三折,又尽在情理之中。作品的这种情节设置,不仅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更从文化深层次上揭示了上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的本质特征。

目录

引子

 孤岛如墨

第一章

 孤魂野鬼

第二章

 美国人来了

第三章

 少女与上尉

第四章

 机毁人亡

第五章

 水乡历险

第六章

 夜半凉魂

第七章

 地狱之火

第八章

 父子与母子

第九章

 并非尾声的尾声

后记

试读章节

洪雅县桫椤镇民工中队负责的施工段面在机场的东南边界一带,这里离孙林盘不过二三里路,他们上下工不用去挤大路,捡了个大便宜。全中队近800个民工都集中在这里,有刨土的,有运泥的,忙碌极了。

熊莽娃儿内急,就给旁边的乡亲打了个招呼,说要去小耽搁一下。说完就放下锄头,穿过来来往往的人堆,往机场边上的临时厕所走去。他这一去,就给自己惹上了大麻烦。

熊莽娃儿20多岁,人长得高高大大,黑胖黑胖的,就像一座黑铁塔。桫椤镇的民工都住在孙家大院的侧院。头一天正开午饭,开着开着就闹了起来。原因是民工们发现大米饭里的谷粒太多,难以下咽,一开始都忍住不吱声。熊莽娃儿不睬事,从蹲在地上围着菜盆子的人圈里一冲而起,首先发难。这就把绰号叫黑旋风的民工中队长惹火了。民工们人背后都称自己的中队长叫泥巴官。桫椤镇这个中队泥巴官的绰号叫黑旋风,黑旋风是江湖上嗨得开的混水袍哥舵把子,他托人说情,买通洪雅县县长,当上了这个有油水可图的中队长。他见熊莽娃儿带头闹事,就抓起上司发给各中队长的两样宝贝——一只用来发号施令的口哨,一根三四尺长、两寸宽的斑竹篾片。嘟嘟嘟!他先是气急败坏地猛吹口哨以示警告,干啥子?要造反了么?不料熊莽娃儿却反问,好端端的一甑大米饭,你为啥要撒两把谷子进去?黑旋风冲上去挥起斑竹篾片就抽向熊莽娃儿,这就犯了众怒,所有民工呼地起身,一齐鼓噪起来。眼见局势失控,最后是黑队长抽出屁股上背的手枪朝天开了一火,才镇住堂子。

钻进厕所的熊莽娃儿,哪里想到粪坑里会困住一个洋人呢?猛一照面,就吓得大叫了一声。再仔细一看,这洋人不正是起先从他们工地上路过的灯杆儿施工吗?日怪,他怎么掉进粪坑了呢?他忙说,稍等稍等,我屙完尿救你。他就转过身,将一大泡冒气的热尿全浇在了簟围子上,之后扎好裤子,就俯身搭手去拉灯杆儿。不想这灯杆儿被粪水冻僵了,竞笨拙无比,差点把熊莽娃儿也带进坑里。熊莽娃儿急中生智,将用来拉屎的树条子带格板的一头抬起,又慢慢移进坑中,灯杆儿好歹才抓住梯步爬上了坎。

灯杆儿冻得直是筛糠,浑身淌着刺骨的粪水,一上来就伸出臭气熏天的冰爪子,抓住熊莽娃儿的手急摇,连打喷嚏带连声感谢。熊莽娃儿直是挣扎,连说,太臭了太臭了,你滚远点滚远点!又连说带比画,快走,我带你去把身上冲洗干净。二人钻出厕所,就朝竹林那边的人家走去。路过一条流水沟,灯杆儿就想跳进去,熊莽娃儿就吼他,你娃娃不要命了么?

熊莽娃儿记得往天路过这儿时,附近有个井台,就把灯杆儿带过去,找房东借来一只水桶,扯起冒着热气的井水,一桶一桶地泼向灯杆儿。灯杆儿干脆脱光了军服,只留一条内裤,抖着跳着,任由熊莽娃儿泼,泼一次他尖叫一声。房东大爷见灯杆儿喷嚏连天,冻得可怜,就找块干布让他擦干水渍,及时抱来一床棉被把他裹住。熊莽娃儿这才松弛下来,忽然想到自家这泡尿怕是屙得久了,担心黑旋风借水生花。他忙给房东大爷打了个招呼,转身就朝工地跑去。

可是这就已经晚了,黑旋风早就铁着脸在工地上候着他了。给我拿下!随着黑旋风的一声断喝,几个打手冲过来将他的双臂反手一扭,立刻将他五花大绑了。

熊莽娃儿就挣扎喊冤,黑队长你管天管地难道还管人屙屎屙尿么?

黑旋风破口大骂说,你龟儿子故意怠工,破坏修机场,就是帮小日本的大忙,就是汉奸,就是卖国贼!给我打!

几个打手就脚头拳头俱下,痛打汉奸,打得熊莽娃儿鼻青脸肿。又逼他交代他先前的去向,这就点醒了熊莽娃儿,他赶紧抓住这根救命稻草,把刚才如何助人为乐,如何拯救美国盟友灯杆儿的过程讲了出来。众人一听就愣了。黑旋风就骂他会编故事,叫打手押着他,一起去察看现场。

黑旋风和几个打手押了熊莽娃儿钻进厕所,见那救人的梯步还在原处,又押了他穿过竹林去看井台。井台周围渍水狼藉,臭味还未散尽,偏偏房东大爷的家是铁将军把门,哪里还有灯杆儿的影子?

黑旋风见熊莽娃儿懵了,就大骂,你龟儿子该怎么说?人呢?你狗胆包天,居然敢谋害美国盟友,图财害命!给老子吊鸭儿凫水!

打手就把熊莽娃儿吊在一棵大树上,黑旋风眼露凶光,挥舞起斑竹篾片子,直打得他哭爹叫娘。P1-13

序言

我的故乡新津是成都平原的一个小县城,这里五河汇流,河渠纵横,从前一直是岷江中游的水运枢纽,是一个曾经辉煌了一千多年的水陆大码头。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有“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的诗句。按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的说法——“相传这里即为五津所在”。

县城边上五水汇流处的东岸,有一个很大很大的机场,在二战时是亚洲著名的军甩机场,它是同盟国美国的华西空军基地的A一1机场,美国大兵当年驾驶最先进的B一29远程战略轰炸机从这里起飞,去轰炸日本本土。新津机场和新津的老百姓为二战的胜利建立过特殊的功勋。新津机场的辉煌历史激起了我的创作欲望,为此,我为它写了两部书:一部是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长篇纪实文学专著《马塔角行动——二战中的新津机场纪实》,另一部就是本书——长篇小说《大机场》。纪实文学专著还相继衍生出两部电视纪录片,一部是由我任撰稿之一的、CCTV-10(科教频道)“探索与发现”栏目摄制播出的3集纪录片健飞!超级空中堡垒》,另一部是由我任编导之一的、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发现档案”栏目摄制播出的2集纪录片《马塔角行动》。

我是先写成可当历史读的纪实作品,才构思写作长篇小说的。采访之初,我两眼一抹黑。因为,二战时驻扎在新津机场的究竟是美军的哪支航空队?完全是一笔糊涂账。1989年出版的《新津县志》,乃至成都的所有媒体,无一例外全都张冠李戴,以讹传讹。都说是陈纳德的飞虎队,即美军14航空队。后来,我通过种种努力查档案文献,才终于弄清楚了,驻扎在新津机场的其实是美军专门组建的一支秘密部队,是驾驶B一29飞机执行战略轰炸任务的第20航空队,其司令部和下属的58联队司令部都在新津机场安营扎寨。第20航空队的首任司令是肯尼斯·乌尔夫准将,继任司令是被称为“冷战之鹰”、后任美国空军总参谋长的柯蒂斯·李梅将军。

在我之前,成都媒体从未对二战中的新津机场作过像样的报道。据说,2005年庆祝中国抗日战争暨二战胜利60周年时,成都的媒体曾作过新津机场的采访报道,结果做得很不尽如人意,其原因就是在新津县城和机场的周边农村未找到满意的知情者。县上当年曾经陪同成都媒体作过采访的有关工作人员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了我,弄得我心里忐忑不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我一度怀疑我拟写的纪实的这本书究竟能否写成。

所幸的是,我得到了我的老朋友、农民作家郑泽光的鼎力帮助,是他突发奇想,跑到机场周边农村的那些只卖5毛钱一碗的廉价茶铺,去寻找那些可能知情的坐茶铺消磨时光的耄耋老人。他骑着他那辆早该淘汰的70型嘉陵摩托,驮着我在机场周边农村的一个个林盘里走村串户,穿进穿出。一进村,我这边的录音采访一开始,泽光就拿着他刚才打听来的受访人名单,去找到本人,先进行试探性的摆谈,能过得了他那一关的,再把人给我带过来。我还记得那天去杨柳河边的孔家渡拍照,这渡口对面就是牧马山的狗脚湾,当年为了运输修机场用的黄泥巴,曾专门架过一道双轨木桥,这渡口多年前就废弃了。由于头晚下过雨,起先一路上都是碾烂的泥泞的机耕道,临近河边时变成了两尺宽的古道。古道长了薄薄的青苔,从两边还未抽穗的水稻田穿过,又滑又硬,令人发怵,弄不好就会人仰车翻,摔进水田。泽光硬是凭他娴熟的车技将我送到了目的地。虽然5月中旬至7月中旬的天气特别的炎热,虽然喷火的日头经常把正忙于赶路的我俩炙烤得吱吱冒汗,但凭着一股不怕吃苦的精神,我最后终于完成了采访。

在采访的过程中,一些悲壮的往事让我激动不已,我情不自禁地萌生了写一部长篇小说的想法,未来人物的一些感觉、画面,乃至故事的片断就时不时地在脑海中闪现。我从2010年2月开始动笔写长篇小说,当年5月29日就完成了初稿。但我对初稿并不满意,先后又经过3次修改,最终才于2012年9月3日定稿。写作本书的过程有点像进行一次渴望已久的旅游观光,不断有新的发现,我的心情始终比较愉悦,常常有一些好玩的灵感咕嘟咕嘟地冒出来,故事情节常常有飞来之笔,这种写作状态真是人生的一种享受。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中共新津县委宣传部和县文体广新局领导,以及老朋友、作家张义奇,邱易东、陈治安的热情支持和帮助,谨此致谢!

周明生

2013年3月22日

后记

我的故乡新津是成都平原的一个小县城,这里五河汇流,河渠纵横,从前一直是岷江中游的水运枢纽,是一个曾经辉煌了一千多年的水陆大码头。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有“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的诗句。按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的说法——“相传这里即为五津所在”。

县城边上五水汇流处的东岸,有一个很大很大的机场,在二战时是亚洲著名的军甩机场,它是同盟国美国的华西空军基地的A一1机场,美国大兵当年驾驶最先进的B一29远程战略轰炸机从这里起飞,去轰炸日本本土。新津机场和新津的老百姓为二战的胜利建立过特殊的功勋。新津机场的辉煌历史激起了我的创作欲望,为此,我为它写了两部书:一部是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长篇纪实文学专著《马塔角行动——二战中的新津机场纪实》,另一部就是本书——长篇小说《大机场》。纪实文学专著还相继衍生出两部电视纪录片,一部是由我任撰稿之一的、CCTV-10(科教频道)“探索与发现”栏目摄制播出的3集纪录片健飞!超级空中堡垒》,另一部是由我任编导之一的、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发现档案”栏目摄制播出的2集纪录片《马塔角行动》。

我是先写成可当历史读的纪实作品,才构思写作长篇小说的。采访之初,我两眼一抹黑。因为,二战时驻扎在新津机场的究竟是美军的哪支航空队?完全是一笔糊涂账。1989年出版的《新津县志》,乃至成都的所有媒体,无一例外全都张冠李戴,以讹传讹。都说是陈纳德的飞虎队,即美军14航空队。后来,我通过种种努力查档案文献,才终于弄清楚了,驻扎在新津机场的其实是美军专门组建的一支秘密部队,是驾驶B一29飞机执行战略轰炸任务的第20航空队,其司令部和下属的58联队司令部都在新津机场安营扎寨。第20航空队的首任司令是肯尼斯·乌尔夫准将,继任司令是被称为“冷战之鹰”、后任美国空军总参谋长的柯蒂斯·李梅将军。

在我之前,成都媒体从未对二战中的新津机场作过像样的报道。据说,2005年庆祝中国抗日战争暨二战胜利60周年时,成都的媒体曾作过新津机场的采访报道,结果做得很不尽如人意,其原因就是在新津县城和机场的周边农村未找到满意的知情者。县上当年曾经陪同成都媒体作过采访的有关工作人员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了我,弄得我心里忐忑不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我一度怀疑我拟写的纪实的这本书究竟能否写成。

所幸的是,我得到了我的老朋友、农民作家郑泽光的鼎力帮助,是他突发奇想,跑到机场周边农村的那些只卖5毛钱一碗的廉价茶铺,去寻找那些可能知情的坐茶铺消磨时光的耄耋老人。他骑着他那辆早该淘汰的70型嘉陵摩托,驮着我在机场周边农村的一个个林盘里走村串户,穿进穿出。一进村,我这边的录音采访一开始,泽光就拿着他刚才打听来的受访人名单,去找到本人,先进行试探性的摆谈,能过得了他那一关的,再把人给我带过来。我还记得那天去杨柳河边的孔家渡拍照,这渡口对面就是牧马山的狗脚湾,当年为了运输修机场用的黄泥巴,曾专门架过一道双轨木桥,这渡口多年前就废弃了。由于头晚下过雨,起先一路上都是碾烂的泥泞的机耕道,临近河边时变成了两尺宽的古道。古道长了薄薄的青苔,从两边还未抽穗的水稻田穿过,又滑又硬,令人发怵,弄不好就会人仰车翻,摔进水田。泽光硬是凭他娴熟的车技将我送到了目的地。虽然5月中旬至7月中旬的天气特别的炎热,虽然喷火的日头经常把正忙于赶路的我俩炙烤得吱吱冒汗,但凭着一股不怕吃苦的精神,我最后终于完成了采访。

在采访的过程中,一些悲壮的往事让我激动不已,我情不自禁地萌生了写一部长篇小说的想法,未来人物的一些感觉、画面,乃至故事的片断就时不时地在脑海中闪现。我从2010年2月开始动笔写长篇小说,当年5月29日就完成了初稿。但我对初稿并不满意,先后又经过3次修改,最终才于2012年9月3日定稿。写作本书的过程有点像进行一次渴望已久的旅游观光,不断有新的发现,我的心情始终比较愉悦,常常有一些好玩的灵感咕嘟咕嘟地冒出来,故事情节常常有飞来之笔,这种写作状态真是人生的一种享受。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中共新津县委宣传部和县文体广新局领导,以及老朋友、作家张义奇,邱易东、陈治安的热情支持和帮助,谨此致谢!

周明生

2013年3月22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机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明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阳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2507256
开本 16开
页数 3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宁夏
237
169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2: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