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医案学中医--中医是怎么看病的》由姬领会编著。读医案,我们可以学习前人是怎样运用理、法、方、药的;怎样用推理之法来诊断病证;对于诊断结果,怎样用“治病如打仗”的谋略来给出治病之法;有法之后,怎样选合适之方或组成有效之方;选方之后,怎样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加减等。由于中医医案具有综合性,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中医临床学、中医思维方法等具体知识的综合运用,故而,读医案能很好地学习中医。
图书 | 读医案学中医--中医是怎么看病的 |
内容 | 编辑推荐 《读医案学中医--中医是怎么看病的》由姬领会编著。读医案,我们可以学习前人是怎样运用理、法、方、药的;怎样用推理之法来诊断病证;对于诊断结果,怎样用“治病如打仗”的谋略来给出治病之法;有法之后,怎样选合适之方或组成有效之方;选方之后,怎样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加减等。由于中医医案具有综合性,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中医临床学、中医思维方法等具体知识的综合运用,故而,读医案能很好地学习中医。 内容推荐 著名学者章太炎说:“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读医案是学习中医、了解中医是如何治病的最佳方式。姬领会编著的《读医案学中医--中医是怎么看病的》首先介绍了中医是如何看病的,其后通过剖析学院派的张伯臾医案、民间派的张锡纯医案和两派兼具的绿芸堂医案,让读者在领略名医大家治病风采的同时也能看到现在的青年中医治病用药的思维方式。有别于一般的医案记述格式是本书的特点:《读医案学中医--中医是怎么看病的》的病案分析是紧随中医的看病思维,从诊断开始,句句剖析,让大家明白中医是怎么诊断疾病的;处方分析,使大家知道中药是如何配用的;分析用药之妙,给大家展现中医治病的谋略。总之,让读者明白中医治病的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本书的看点。适合中医初学者、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录 中医是怎么看病的 一、认识疾病 二、明白中医的治病原理 三、了解中药的治病原理 四、掌握处方的组成格式 五、医案是中医理法方药的直接体现 张伯臾医案 肠 鸣 奔豚气1 奔豚气2(脑膜瘤切除后继发腹型癫痫) 浮肿(甲状腺功能减退) 厥冷(神经官能症) 虚人外感 哮喘(支气管哮喘) 痰饮(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心悸l(早搏) 心悸2(病毒性心肌炎) 心痹(冠心病、心绞痛) 真心痛 脘腹痛(慢性胃炎) 胃心痛(急性胰腺炎) 反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发不完全性幽门梗阻) 痰饮呕吐(贲门手术后呕吐) 腹痛l(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腹痛2(肠功能紊乱) 泄泻1(慢性肠炎) 泄泻2(慢性肠炎) 便秘(肠系膜淋巴结核,不完全性肠梗阻) 尿血(急性肾小球肾炎) 血淋(血尿) 膏淋(乳糜尿) 脏毒(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张锡纯医案 腿疼1. 腿疼2 冲气上冲兼奔豚 胃脘疼闷 肠结腹疼 腰 疼 腿疼 小便白浊 心虚不寐 大气下陷 绿芸堂医案 胸 痹 胸部发热 乳腺增生 强直性脊柱炎 面部红疹 腹泻 鼻 炎 咽喉疼 口 臭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读医案学中医--中医是怎么看病的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姬领会//何晓菊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16686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3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6 |
出版时间 | 2013-06-01 |
首版时间 | 2013-06-01 |
印刷时间 | 2013-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49.1 |
丛书名 | |
印张 | 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