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香山班走来——一个专利代理人的执业札记》以“我从香山班走来”为名,将作者王允方27年的执业生涯梳理成册。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作者参与创建和管理几个不同体制专利代理机构的经历与感念;第二部分收集了一些作者曾经在报刊上发表过,以及未曾发表过的文章、研究报告:第三部分汇集了经作者编撰、整理的几份讲稿提纲,可用做公司内部员工培训的资料。
| 图书 | 我从香山班走来--一个专利代理人的执业札记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我从香山班走来——一个专利代理人的执业札记》以“我从香山班走来”为名,将作者王允方27年的执业生涯梳理成册。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作者参与创建和管理几个不同体制专利代理机构的经历与感念;第二部分收集了一些作者曾经在报刊上发表过,以及未曾发表过的文章、研究报告:第三部分汇集了经作者编撰、整理的几份讲稿提纲,可用做公司内部员工培训的资料。 目录 专利事业发展快 制度建设是关键(代序) 正直是当好律师的本钱(自序) 执业经历与感念 1.我从香山班走来 2.队伍从这里出发 3.珍贵的记忆 4.迈开艰难的第一步 5.下海的尝试——回忆在康华的日子 6.永新创业十年记 7.跨越海峡的握手 8.又开了一扇窗 9.回忆永新专利的创建人王纪宽先生 10.怀念良师益友曹家瑞先生 专利研究与思考 11.申请国外专利需要考虑的问题 12.企业产品出口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13.美国知识产权保护介绍 14.德国知识产权保护介绍 附一篇 如何应对德国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临时禁令 15.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的理解与思考 16.跨国公司对中国专利市场的新思考 17.我国大陆地区社会转型期的“产官学研”合作发展状况 18.远望下一个十年 19.中国专利代理制度的演进及转型思考 20.思考转型中的我国专利代理机构。 21.专利代理行业发展座谈会书面发言 22.对《促进专利代理人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政策机制和有效措施(征求意见稿)》的答复 23.研究报告:企业与中国高校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合作之路 24.咨询报告:关于M将专利申请权转让给P所涉及问题的意见 从业培训ABC 25.民法基本概念 26.知识产权与《巴黎公约》 27.《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简介 28.中国专利代理制度简介 29.对发明专利申请“三性”的判断 30.《专利合作条约》简介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我从香山班走来--一个专利代理人的执业札记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允方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02007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7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85 |
| 出版时间 | 2013-05-01 |
| 首版时间 | 2013-05-01 |
| 印刷时间 | 2013-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0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923.42-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8.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5 |
| 宽 | 156 |
| 高 | 1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