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色记忆(雄关漫道真如铁)
内容
编辑推荐

对历史无知的人,没有真正的信仰可言;没有信仰的人,不可能拥有美好的理想,不可能胸怀崇高的情感,也就不可能担负起任何责任。用欲望文化代替历史教育,足以使一个国家的青年被腐蚀、使一个民族的希望被毁掉,使这个国家和民族被永世万代地奴役!历史不应该被忽略,更不应该被遗忘,牢记那段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历史更是责任。为了那些不应该被忘却的记忆,为了那些不应该被丢弃的信念,于是就有了海南省文化交流促进会主编的这套《红色记忆》丛书。《红色记忆(雄关漫道真如铁)》为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海南省文化交流促进会主编的《红色记忆(雄关漫道真如铁)》主要内容:

曾记否,当草鞋与意志丈量出来的两万五千里穿越一个伟大民族五千年的荣辱兴衰,革命的火种被一路播撒、一路点燃。人迹罕至的雪山、荒无人烟的草地被鲜血浸透,衬映出一段光辉的里程;万水千山早已被远远地抛在身后,一轮红日在黄土高原磅礴而起。满目疮痍的河山在1936年10月温暖如春……

曾记否,当生命和鲜血浸染的十几年光阴将一种记忆铭刻进一个伟大民族的历史画卷,革命的火焰从星火到燎原。这栏杆拍遍、易水悲歌般的呼号,这折戟沉沙、慷慨赴义的悲壮,这铁马冰河、枕戈待旦的苦战,这红旗漫卷、所向披靡的豪迈……腔腔热血、铮铮铁骨早已被融铸成一座不朽的丰碑,中华民族从苦难中百死后生的壮丽诗史凝结成了五星辉耀的红色记忆……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让我们重温历史,缅怀先烈,从中汲取力量,毅然前行。《红色记忆(雄关漫道真如铁)》对青少年有着极其深刻的教育意义。

目录

随军旋转逐西东 文/陈学桂

长征,永远的精神丰碑 文/张震

出生人死撼敌胆——记王克仁烈士 文/殷光涛

红树林里的红色记忆 文/周良彪

芦苇荡里电波声 文/翁履康

我送大军过长江 文/于春水

战火中打造出的“不世将才” 文/苏振兰 夏明星

怀念我的父亲“山西娃娃” 文/王兰英

血染芒砀山李黑楼 文/谢胜利

侦察员“小广东” 文/余德锋 章志敏

我的父亲马祥池 文/马爱莉

一盘辣子鸡 供稿/江西文明网

海口谈判 文/史丹

“连心锁”的故事 文/姬晓曦

见到“老乡”朱老总 口述/鲁世贵整理/陈战峰

抗日名将续范亭 文/红飞

51号兵站的真实故事 文/薛杰堂 夏义军 梁吉安 杨九华

令敌胆寒的抗日英雄——琼崖纵队骁将符志行 文/王勇 符嘉善

吕梁三捷 文/杨勇

大智若愚于文清 文/马永成

我的父亲冯仲云 文/冯松光

连长的入伍动机 文/唐万清

抗日英雄赵忠来 文/刘亮明

拯救独臂红军战士刘嘉伟 文/佚名

动地军歌唱凯旋—忆响堂铺伏击战 文/徐深吉 吴富善

桥边的故事 文/沈忠海

我与日军的五次战斗 口述/黄义成整理/黄海山

罗生特——新四军中的“白求恩” 供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父亲陈德明的一个战斗故事 文/陈卓飞

援西红军在我家 口述/田德林整理/田志刚

两战长生口 文/李聚奎 黄振棠

我的伯父冯平 文/冯子平

在古河抗日救国动员委员会的日子里 文/周建本

一双布鞋的往事 文/毕国华

母女“狼窝”历险记 文/马洪中

战斗在六连岭 文/李居民

红色特工阎宝航 文/阎明光

我的父亲徐海东 文,徐文惠

平凡而伟大的抗联母亲 文/于富媛

周婉云舍身保护游击队员 文/傅乐耘

严惩汉奸刘永贵 文/高杰

我的八路军生涯 口述/王修道整理,王黎芳

最后一份“救命粮” 文/潘平

刘吉尧智取华山 文/尚迎宾

半斤黄油 文/熊伯涛

一位老红军的生死历程 文/胡伟 吴爱民 梅险峰

试读章节

出生入死撼敌胆——记王克仁烈士

文/殷光涛

王克仁,原名王世友,1914年出生于黑龙江省穆棱县下城子西屯保安村一个中农家庭里。由于他从小聪慧好学,本族的一个叔叔不忍心让他一辈子当农民,就在他十岁时,为他请了一位老师,联合本村的两个家族一起办了一个私学馆。由于经济原因,私学馆只办了一年。十二岁时,堂叔资助他进下城子小学读书,毕业后在八面通第二完全小学校做堂役。

年轻的王克仁,很关心国家大事,对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的罪行怀着刻骨的仇恨。他决心不当亡国奴,要为抗日救国活动尽到自己的“匹夫”之责。平时,他除了做好杂活,细心地照料一些未成家的年轻教师的生活外,还积极参加教师们从事的抗日活动。1933年5月,他参加了李范五组织的反帝大同盟。在第二小学校共产党员的帮助下,逐步受到党的教育,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提高对抗日救国的认识。同年6月,中共穆棱县委书记李范五以小学教师的身份为掩护,在穆棱八面通第二完全小学校设立了县委机关,领导开展党的地下工作。这时,十八岁的王克仁主动承担抗日工作,参加党领导的各项抗日斗争,自觉接受革命思想和党的考验。不久,经李范五介绍,王克仁加人中国共产党。

王克仁人党后,党组织交给他的任务是:联系和掩护狍子沟反日会(反帝大同盟改称反日会)人员到八面通镇内开展活动,并向党组织及时汇报情况。狍子沟反日会员和他取得联系并在他的掩护下,利用夜间开展活动,召开群众会、撒传单、贴标语等。党组织为了防止反动当局的抓捕,让王克仁秘密通知反日会人员及时撤离八面通镇,到城外各农村进行活动。当反动当局发觉开始抓人时,却见不到反日会会员的影子。时过不久,狍子沟、百草沟、向阳、火车站等地的抗日活动又很快地活跃起来了。

1934年初,王克仁调到宁安县领导青少年抗日救国会,秘密组织起抗日少年儿童团。当时的条件是极其艰苦的,宁安县城郊区的老田头的瓜窝棚,既是他的宿舍,也是他的办公室和指挥部。在这里,他写标语,油印宣传品,到群众中广泛散发,鼓动群众参加抗日救国活动。他以一名新党员的青春活力和政治热情,夜以继日地工作着、战斗着,以其出色的成绩,展示了他优秀的组织领导才能。

1935年至1936年初,中共吉东特委在穆棱县下城子河西屯建立,王克仁任共青团吉东特委委员。正逢中共宁安县委遭敌特破坏,他不惧险恶,机智巧妙地摆脱跟踪的敌人,及时把危急情报反映给县委书记和中共吉东特委,并且主动去通知党团员迅速转移。由于他的机智果断,赢得了时间,使敌人企图一网打尽我地下党组织的阴谋遭到破产,保证了党组织和同志们的安全。

1936年,王克仁调任抗联第五军五团政委。由于他作战英勇,身先士卒,爱护战士,善于作思想政治工作。1937年,被调到抗联第九军二师任政治部主任。1937年3月19日,在抗日联军临时指挥部总指挥周保中的指挥下,第三、六、八、九军及四军先遣队步骑兵计七百六十余人,联合攻打松花江岸重镇依兰。王克仁率领部队参加了此次战斗。此战,共消灭日伪军三百余人,伤伪军数十人,俘伪军二十五人,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扩大了我军的声威,鼓舞了广大群众的抗日热情。

1938年春,日军在抗联活动的山区边沿制造无人区,企图切断抗联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天,伪宝清县长率伪军去双柳河一带烧房并屯。王克仁得知这一情报后,率领两百余人,埋伏在敌人必经之路黑牛王屯。下午3时,当伪军走进埋伏圈后,王克仁以枪响为令,并高喊:“打!”顿时,枪声四起。毫无防备的伪军被打得晕头转向,叫苦连天。抗联战士们越战越猛,几乎弹无虚发,天黑前,战斗就结束了。除少数敌人逃脱之外,多数敌人被当场击毙,横躺竖卧地倒在路上。6月22日,王克仁率领九军骑兵队,袭击宝清西郊马棚,获军马二十六匹。26日,王克仁部又会同五军骑兵一部,在宝清西花砬子,成功地袭击敌人运输大队,击毙和俘虏敌军二十八人,缴轻机枪两挺,其他枪支三十二支,弹药两千余发,军马四千匹。1938年秋,第九军各部分散活动。王克仁率队在黄鼠狼子沟一带被敌军尾随,当部队行至河边时,双方发生激烈战斗。王克仁当机立断,率警卫排阻击敌人,命令大部分战士上船渡河。他领战士们沉着回击,接连打退敌人三次疯狂进攻。在敌机枪封锁河面的紧急情况下,王克仁指挥战士急速上船渡河,安全突出包围圈,使敌人的围歼计划成为泡影。10月1日王克仁部和二路军总部直属队在周保中同志率领下,从下江地区西移到林口县,急需补充给养、冬服。通过伐木工人得到日军一支工程队的实力情况后,在工人协助下连夜偷袭日军工程队,获全胜,解决了急需的给养和服装。

1939年春,在中共吉东省委扩大会议上,王克仁被任命为抗联第五军政治部代理主任。根据省委和抗联二路军总部指示,王克仁和柴世荣军长率领抗联五军一部和教导团,突破日伪军包围向南挺进,迎接和集拢西征期间留在五常县境内的抗联各分队。首先,第五军兵分两路,由王克仁率先头部队,巧妙穿插,沿乌斯浑河左岸,隐蔽行军三昼夜。18日晨,通过龙爪沟,从林口的向阳车站,越过图佳线,向穆棱方向疾进。被敌人发觉后,王克仁率部假装奔袭密山县平阳镇。敌上当,急忙派重兵部署在梨树镇平阳镇附近,妄图一举歼灭第五军。当王克仁率先头部队行至梨树镇西北红石砬子时,突然沿山南行,从穆棱西部穿越铁路线,使敌部署落空。接着,我军以快速动作,于22日夜从容越过中东铁路,沿山向南前进。为摆脱敌人追兵,柴世荣、王克仁等商议设伏泉眼河。第二天,日伪军数百人果然追踪而至,王克仁指挥战士集中火力,狠狠打击日伪军,经过五个小时的激战,我军顺利转移。王克仁在率部冲锋时不幸中弹牺牲,年仅二十五岁。

P8-10

序言

对历史无知的人,没有真正的信仰可言;没有信仰的人,不可能拥有美好的理想,不可能胸怀崇高的情感,也就不可能担负起任何责任。用欲望文化代替历史教育,足以使一个国家的青年被腐蚀、使一个民族的希望被毁掉,使这个国家和民族被永世万代地奴役!

鉴于此,我们呼唤历史,唤回那段属于上世纪的“红色”历史,唤回那段炮火硝烟、颠沛流离的历史,唤回那冲天的狼烟留下的悲壮回忆、岁月年轮沉淀的斑驳痕迹。历史不应该被忽略,更不应该被遗忘,牢记那段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历史更是责任。为了那些不应该被忘却的记忆,为了那些不应该被丢弃的信念,于是就有了这套《红色记忆》丛书。

曾记否,当草鞋与意志丈量出来的两万五千里穿越一个伟大民族五千年的荣辱兴衰,革命的火种被一路播撒、一路点燃。人迹罕至的雪山、荒无人烟的草地被鲜血浸透,衬映出一段光辉的里程;万水千山早已被远远地抛在身后,一轮红日在黄土高原磅礴而起。满目疮痍的河山在1936年10月温暖如春……

曾记否,当生命和鲜血浸染的十几年光阴将一种记忆铭刻进一个伟大民族的历史画卷,革命的火焰从星火到燎原。这栏杆拍遍、易水悲歌般的呼号,这折戟沉沙、慷慨赴义的悲壮,这铁马冰河、枕戈待旦的苦战,这红旗漫卷、所向披靡的豪迈……腔腔热血、铮铮铁骨早已被融铸成一座不朽的丰碑,中华民族从苦难中百死后生的壮丽诗史凝结成了五星辉耀的红色记忆。

曾记否,新中国成立以来,又有无数英烈接过前辈用鲜血染红的旗帜,或壮怀激烈戍边卫国,或忠于职守鞠躬尽瘁,或绝甘分少奉献大爱,甘做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铺路石,成为和平年代民族复兴的荣光,把人民心中的红色记忆浸染得分外鲜艳,永不褪色。

这红色记忆,是信念不衰、志向不改的崇高气节;这红色记忆,是无私无我、生属苍生的博大胸怀;这红色记忆,是敢为人先、披荆斩棘的拓荒精神;这红色记忆,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告诫我们,人事有代谢,传承无绝期。缅怀先烈精神,继承先烈遗志,是社会的道德和民族的良心,是后来者须臾不可忘怀的本分。

老一代人把历史的真实交付给我们,我们有责任用真实还原历史,传承给下一代,把那段岁月与现在年轻人的生活连接到一起,使他们眼中的历史变得立体、真实、可靠,让历史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本丛书将那些流动的、随时会飘散在时间天际的事件凝固下来,希望透过这些文字、图片,感受到英雄们那坚定的革命信念,感受到那个年代澎湃的革命激情,真切体会那段“红色历史”。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让我们重温历史,缅怀先烈,从中汲取力量,毅然前行。  刘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色记忆(雄关漫道真如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海南省文化交流促进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257169
开本 16开
页数 1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5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海南
249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5: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