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雷塔拉克编著的《威廉二世时代的德国》探究了这个巨变乱世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外交的发展。同时,它也解释了为何历史学家常常颠覆前人对这一时期的研究。本书着重研究了威廉二世时期的历史巨变,关注对其五花八门的解释,解释了为何新研究仍对威廉二世时期情有独钟。
图书 | 威廉二世时代的德国/想象欧洲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詹姆斯·雷塔拉克编著的《威廉二世时代的德国》探究了这个巨变乱世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外交的发展。同时,它也解释了为何历史学家常常颠覆前人对这一时期的研究。本书着重研究了威廉二世时期的历史巨变,关注对其五花八门的解释,解释了为何新研究仍对威廉二世时期情有独钟。 内容推荐 詹姆斯·雷塔拉克编著的《威廉二世时代的德国》这本生动而又简明的新书用双重方法向学生及非专业人士来展现威廉二世时代的德国(1888—1918)。它探究了这个巨变乱世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外交的发展。同时,它也解释了为何历史学家常常颠覆前人对这一时期的研究。本书着重研究了威廉二世时代的历史巨变,关注对其五花八门的解释,阐释了为何新研究仍对威廉二世时代情有独钟。这本书有助于非专业读者批判地看待标准教科书结论之间的差异,并在越来越多的专业文献中拨云见日。 威廉二世时代的关键性发展变化常常被用来解读:1933年后的纳粹灾难。俾斯麦也在这一时代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但是本书认为威廉二世时代有其自身意义。对德国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再次考察为研究大众政治和新文化生活的兴起提供的基础。新研究也对德国社会和政治进行了深刻洞察,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探明它们是否导致了政治分化,走向僵局并最终引发了1914年的战争。 《威廉二世时代的德国》文笔流畅,将复杂的历史争端化为清晰明了的语句,简洁的图表使读者对重要的统计走向一目了然。文末的参考文献包含了最新的300本书籍和文章,可为读者进一步研读提供素材。 目录 前言/1 致谢/3 关于注释/5 地图/6 绪论/1 威廉时代德国的两面性/2 主要问题/5 本书体系/9 第一章 史学研究的转折点/11 20世纪50年代的共识/12 20世纪60年代的费舍尔之争/14 20世纪70年代的比勒菲尔德学派/16 修正主义学派的修正/21 第二章 现代的诞生/25 经济转型/26 社会不均衡和都市生活/34 独裁国家与大众政治/46 教育、少数派和两性关系/73 文化与“威廉模式”/89 第三章 耀武扬威:世界政策与大战/103 对外交政策的结构性影响/104 世界政策与战舰建设:德国“陷入包围”/111 七月危机/114 佛兰德斯恐慌,国内苦难/119 第四章 威廉二世时代的德国人面面观/133 皇帝威廉、朝廷和普鲁士容克/134 受过教育的和富有的资产阶级/140 下层中产阶级/146 工人阶级和工人文化/149 哪个德国?/152 总结/157 参考文献/16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威廉二世时代的德国/想象欧洲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詹姆斯·雷塔拉克 |
译者 | 王莹//方长明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2497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9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7 |
出版时间 | 2013-06-01 |
首版时间 | 2013-06-01 |
印刷时间 | 2013-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0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516.420.7 |
丛书名 | |
印张 | 6.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185 |
宽 | 13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9-2523 |
版权提供者 | Palgrave Macmillan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