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聒噪时,必须让自己闭嘴;太享受安静时,必须出去搅和在尘嚣中--这就是我知道的修行。这世界上,虽有是非,却不能有自己无法承受的自己 。
陈念萱编著的《不丹闭关人》这本书中说到:不丹,藏在喜马拉雅山脉间的小王国,在那里生活的人,不论僧俗,一生总要品尝一回闭关的滋味,这其中有何大不同,十多位刚闭关三年有余、从关房中走出来的人,将在书中分享他们的切身感悟。
图书 | 不丹闭关人 |
内容 | 编辑推荐 太聒噪时,必须让自己闭嘴;太享受安静时,必须出去搅和在尘嚣中--这就是我知道的修行。这世界上,虽有是非,却不能有自己无法承受的自己 。 陈念萱编著的《不丹闭关人》这本书中说到:不丹,藏在喜马拉雅山脉间的小王国,在那里生活的人,不论僧俗,一生总要品尝一回闭关的滋味,这其中有何大不同,十多位刚闭关三年有余、从关房中走出来的人,将在书中分享他们的切身感悟。 内容推荐 《不丹闭关人》的主编是陈念萱。 《不丹闭关人》主要讲述:在一波波受访的闭关人身上,我找到了一线希望:诚实、诚恳还不够,必须彻底又狠命地自我挖掘裸裎,乃至终于看见那最真实的自己,然后,看见并理解别人的存在;所有的闭关人几乎都这么回答我:“闭关前闭关后,都还是同样的我呀!没有差别……”然而,再抽丝剥茧地详细询问,便发现,那一点点难以觉察的不同,恰恰是最不起眼而最震撼人心的部分-一只是一个“忘我”而已。 目录 闭关前祈祷文 My prayer before retreat 自序在毫无分别中感受最大的震撼 闭关人 关房内外一线之隔,跟着心念一起翱翔也只在瞬间…… 1.你要去哪儿? 引言:太聒噪时,必须让自己闭嘴;太享受安静时,必须出去搅和在尘嚣中,这就是我知道的修行。这世界上,虽有是非,却不能有自己无法承受的自己…… 2.向亲友顶礼 引言:闭关前,避免声张,防止招致阻碍;而一切比想象中顺利太多,除了自己的恐惧以外,不但没人置喙,却是更多的鼓励,甚至还引来许多助力,在此深深感谢……闭关若有些许净化作用而产生了愿力功德,诸亲友皆同享之。 3.念菩提通浩瀚 引言:菩提心的定义,就是无论做什么,尤其是想要证悟成佛的动机,就是为了帮助众生;理由很简单,因为众生曾在生生世世的轮回之中,做过疼爱我们的父母与我们珍爱的子女。慈心,是看见众生与自己同样拥有成佛的种子;而怜悯许多人不知道自己就是佛,悲心生起,渴望为其寻求成佛之遗,便产生了智慧。 4.秘密并非如你所想 引言:看到“密”这个字,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亢奋起来。别着急,每一种法教,都分外、内与密,所以一直会有你期待却绝非你想象的秘密不断地呈现。多半,说的是更深层理解后的自在与解脱。而真正的秘密,其实只有一个:你就是佛!老子说:“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示于人。”请务必背得滚瓜烂熟,自然理解守住秘密的道理。 5.【缘起】闭关人的“一无所得” 引言:当然,不丹闲关人的“一无所得”另有原因。这也是莲师的法要之一,若有所学有所得,都是妄念。勤奋精进, …… 6.【质疑】藏传佛教是人体宇宙科学 7.【菩提心】渡人即渡己,大舍亦大得 8.【梦】游历量子奇境的启端 9.【别睡着!】空性的礼物 10.【嘘!】静下来,看清自己 11.【禅修】寻找享乐解药 12.【生死一体两面】女巫或空行 13.【理解】分秒变幻无穷的念头 14.【爱】松开我执,世界就是你的 15.【观空】“实无有法名为菩萨” 16.【空性与量子相对论】不在其时空不谋其真相 17.【人体】外松内紧的对立与融合 18.【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空性”无量功德 19.【如来所得法无实无虚】真相就在眼前 20.【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直抵“空性”般若智 21.【通达无我真菩萨】放下,走出来 22.【取相取法相取非法相】一念生净信 23.【入菩萨行论】读后:寂天菩萨无边菩提心 24.【空行法教】读后:莲师无瑕无碍心 25.《拙火之乐》读后:行者通达无碍心 26.量子力学:是《金刚经》最佳代言 27.掀一角禅修神秘面纱 28.相信的魔力 29. Dizzy Wizzy 30.似梦非梦不丹行 31.冈地珠固的菩提心 32.饮哲仁波切开讲《入菩萨行论》 33.噶玛罗卓三年三月三周又三关 34.德谦喇嘛的闭关收获 35.苏南喇嘛:找到心灵的安宁 36.堪布旺嘉:菩提心是根本 37.与堪布彭措畅谈一下午 38.堪布依喜嘉强调基础功夫 39.八十岁仍在修行的科卡 40.敦珠法王转世者 【关房周记】 【关房美食篇】 【结行回向后记】 试读章节 吸食毒品的人,在某种程度上,也有类似的经验,古老的印地安修行者,就经常借助各种毒品,进入甚深禅定,以达到近乎与神对话的境界。许多从事表演、作曲作词、艺术创作或创意工作的人,之所以染上毒瘾,便因为仰赖毒品的奇妙刺激,而逐渐失去了自我。 禅定,若真深入达到某种状态,其魔力更甚于毒品,那种虚无的神仙境地比上天堂还教人入迷。这也是莲师在空行法教里警惕修行者不可执著禅趣的原因,一旦着迷,便是入魔。原本是为了臻至空灵的无上层次,却因为太神奇又太享受而无法自拔,导致堕落。 真正懂得享受的人,都明白这样的简单道理,自制力非常重要,这也是禅修以戒律为依归与根本之道的最大原因,不懂得养成良好的习惯,就无法承受随之将至的快乐,这比加诸痛苦于你更残酷;因为苦教人成长,而享乐,轻而易举便让人坠入深渊。我在十九岁那年彷徨无依时,遇到一位帮人看八字的老将军,他说:“什么是富贵?含着金银汤匙出生的孩子,没有必要的生命经历与让入学习的磨难,长大后一脑门浆糊,处处仰赖别人服务,最终变成废物,这算是好命吗?什么是贱命,苦难大过他的承受力,而永远无法超越变成学习的力量最后劳碌终生,忧愁度日,仍不知何往,白走一趟,这便是苦命,我听进去了。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不丹闭关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念萱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山东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93709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7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0 |
出版时间 | 2012-03-01 |
首版时间 | 2012-03-01 |
印刷时间 | 2012-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1 |
丛书名 | |
印张 | 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210 |
宽 | 142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