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们该把自己交给谁(第2版)
内容
编辑推荐

《我们该把自己交给谁(第2版)》是一本真正讲述怎样的女人才是美丽的女人的书;这是一本真正讲述女人如何永葆美丽的书;这是一本引领女人坚强而优雅地走出忧伤和懦弱的书;这是一本引领女人诗意地畅游美丽精神境界的书。

“女性健康”的指标是衡量一个民族健康的重要指标。在女性的人生道路上,需要像这样一本拥有高品质内容的书来陪伴我们健步直前。

当年心作《女人可以不得病》是魔口夺命、向死而生的写真;今天,这本《我们该把自己交给谁(第2版)》,是作者潘肖珏苦心研究、实践五载的至诚。

内容推荐

五年里,乳腺癌,股骨头坏死,冠心病,三大顽症,一个紧跟一个,来势汹汹,她将以怎样的病弱之躯抵挡这难以逃脱的死亡厄运?

昔日她是事业的佼佼者,大学里的公关女教授,神采飞扬,意气风发;今日她自学成才,久病成医,一举成为众人信赖的养生健康顾问;她是电台的常客,病友的“座上宾”,经常接到来自病友求医问药的电话和电子邮件,她一直在实践着自己的心愿:济人病厄,愿天下人少生病不生病。

她也曾拥有婚姻家庭,但当不幸降临、爱情也随风而逝后,她默默地担当起与死神抵抗、与巨大的孤寂开战的重任,直至那一方塌下去的天空重现生机与彩虹……

当年心作《女人可以不得病》是魔口夺命、向死而生的写真;今天,这本《我们该把自己交给谁(第2版)》,是作者潘肖珏苦心研究、实践五载的至诚。

《我们该把自己交给谁(第2版)》是一本真正讲述怎样的女人才是美丽的女人的书;这是一本真正讲述女人如何永葆美丽的书;这是一本引领女人坚强而优雅地走出忧伤和懦弱的书;这是一本引领女人诗意地畅游美丽精神境界的书。

目录

第一章 生死线上的折返跑

 在病房里

病房里的女人心思

“零乳房”女人的追思

我和医生的对话

痛,是想出来的?

十万分之一,为什么不是我?

 研究乳腺癌

我的三把治疗利器

日子过得有点一惊一乍

永美,我的救命恩人

 本章话题:病了,把身体交给谁?

 点评嘉宾:沈善增(作家,儒释道研究专家)

 记者提问:秦畅(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席主持人,“金话筒”奖获得者)

第二章 又遭遇世界性烦恼

 股骨头坏死,降临我

直面选择:换不换“人工关节”?

如果发生一个“如果”

谁愿意为我治疗?

 踏上治疗的“长征”路

终于迎来“第一推动力”

感慨:思路决定出路

要找好医生,先当好病人

风雨回家路

半路杀出“程咬金”:“带状疱疹”找上门

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原来股骨头是可以不坏死的

 本章话题:我们怎么与医生打交道?

 点评嘉宾:孙小琪(《现代家庭》杂志总编辑)

 记者提问:秦畅(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席主持人,“金话筒”奖获得者)

第三章 我的第三个课题

 冠心病向我走来

冲冲助我“引火下行”

“我来救你”

 心脏病治本之路在何方

“你的心,没有放下。”

两元中药救治心脏急诊

治本之路:老爸典范

 本章话题:生病了,会首选中医吗?

 点评嘉宾:李芬华(上海市纪委副书记)

 记者提问:秦畅(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席主持人,“金话筒”奖获得者)

第四章 恩宠细胞:激发自愈力

 恩宠细胞的七大法宝

为什么要“恩宠细胞”?

恩宠细胞的七大法宝

“恩宠细胞”法宝一:悦耳和养眼

“恩宠细胞”法宝二:爱的滋润

“恩宠细胞”法宝三:愉悦的想象或回忆

“恩宠细胞”法宝四:感恩一切

“恩宠细胞”法宝五:干自己喜欢的事

“恩宠细胞”法宝六:坚定信念,激发神性

“恩宠细胞”法宝七:认可与被认可

 婚姻场中女人经

点亮心灯,走出抑郁

我的女人观

女人的生命观

婚姻场中女人经

儿子,妈妈当得“不合格”

外一篇:我家的三任保姆

 本章话题:女人要和自己的生命更好地相处

 点评嘉宾:林华(作家,女性问题研究专家)

 记者提问:秦畅(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席主持人,“金话筒”奖获得者)

第五章 医学的最高境界是养生

 饮食养生

医疗首选是饮食

黄金搭档营养佳

乳癌阴影口中消

养生首位脾胃和

花样粥香飘四季

 运动养生

深呼吸

以静生动

 环境养生

音乐调身心

寻找负离子

养生首先养阳气

 本章话题: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应变

 点评嘉宾:黄平(上海中医药大学医管处处长,五官科专家)

 记者提问:秦畅(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席主持人,“金话筒”奖获得者)

第六章 “长征”胜利,我的感恩

 感恩我的治疗医生

千里寻觅“铁杆中医”:彭坚医生

不显山不露水,却“针行天下”:韩建中医生

柔刚相济,游刃骨髓:刘玉超医生

他让我仰视:孙武权医生

感恩陆德铭医生

感恩胡建纲医生和楼行斐医生

感恩于文医生

 感恩我的父亲、母亲

 本章话题:懂得感恩,生命之树常青

 点评嘉宾:余明阳(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品牌策划专家)

 记者提问:秦畅(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席主持人,“金话筒”奖获得者)

附录1:读者评论

附录2:媒体报道

试读章节

我醒了。

好像睡了很沉很沉的一觉,浑身感觉怎么也动弹不得,似乎很累很累。

我的意识是:我这是在哪里?

但很快,我又睡过去了。

我又醒了。

我将脸稍稍往左边侧了点,朦朦胧胧地看见:这是一间很大的房间,一排一排的手推车上躺着一个一个笔直直的人,他们身上都盖着白被单,一动都不动。

“啊!全是死人?”第一个意识。

“这里是太平间?”紧接着的意识。

“我还活着,你们送错地方了!我是活人!”我想喊。但很快,又睡过去了。

我再次醒了。

我努力地在唤醒自己的意识。

我将脸稍稍往右边侧了点,清晰地看见房间的右面墙上的那只钟,它告诉我现在是10点50分。我终于明白了,我是在进行第二次乳房手术。“10点50分”,太好了!这个时间告诉我,我的左侧乳房肿瘤肯定是良性的!因为我第一次右侧乳腺癌的手术时间是五个多小时,要到下午1点半才苏醒的。能有这样的逻辑推理,说明我已经比刚才清醒多了。

“这是什么地方?我为什么会在这里?这里有没有医生护士?”我看见有一位穿白大褂的正往我这边走来,也许她看见了我的脸在动。

“林医生。”我认出来了,她就是我两个月前做右乳手术时的麻醉师。

“你怎么又来了?”她也认出我了。

“我左侧乳房又不好了。”我说着嘴里就感觉有异物,想吐,她赶紧用毛巾垫在我的右腮边,我边吐边又无意识了……

确认这是躺在自己的病床上时,我终于彻底清醒了。

刚才那一幕,太恐怖了!我之所以没有被吓死,是当时的身体不具备“害怕”的能力。

护士小姐来帮我量血压,她告诉我,我刚才是在苏醒室,而我做右乳手术时并没享有此待遇,因为那天该手术室只安排我—个手术,所以我是在手术室内苏醒的。

这是我在短短的5个月内的第三次全身麻醉,挨的第三大刀。这次手术前,担心的是自己患了双侧乳腺癌。而现在的结果是良性肿瘤,但这个好消息却让我高兴不起来。因为医生根据我左乳的乳腺质量和导管内的乳头状瘤的程度,最后还是采取了全乳切除。

我终于成了一个“零乳房”的女人!按理说,术前我有“全乳切除”的思想准备,但当自己真的面对活生生的事实时,心里却又“理性”不了了。

一个没有乳房的女人是什么女人?

就一个字:惨!

第二天早上,医生来检查伤口,换纱布。

解开胸前的绑带,撕开伤口的纱布,医生小心翼翼地用酒精棉球擦拭着近20厘米长的伤口。此时,我用眼睛证实了一下现实,“乳房没有了,永远没有了!”

“伤口很好,安心休养。”医生干完他的事,嘱咐一句,离开了病房。

病房恢复了安静。安静的病房让我安静地思和想……

一个男人的身边,如果躺着一个没有乳房的女人,而且是一个胸前卧着两条“铁轨”的无乳房的女人,这个男人会怎么想?我不知道,因为我不是男人。

患了癌症而其配偶或恋人提出分手的,为什么是乳腺癌患者居榜首?理由还需要说明吗?

不要这样狭隘地去评判男人、,或许男人有更充分的理由!给点理解吧,特别是当自己已经走在人生边缘的时候。

其实,在我的信息库中储存着两个非常感人的版本。

一个是美国青年版本:

这是两个美国人,男的叫肯·威尔伯,女的叫崔雅。我记得崔雅是在她36岁时相识了肯·威尔伯,双方一见钟情,2周后求婚,4个月后结婚。但就在婚礼前夕,崔雅却患了乳腺癌。

崔雅问肯对她失去一个乳房的想法,肯非常坦诚地告诉她:这当然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我会怀念你失去的那个乳房。但没什么关系,我爱的是你,不是你身体的某个部位。没有一件事会因此而改变的。

此时的崔雅对完全可以马上转身的丈夫的诚挚之语,内心还是充满了担忧:残缺不全、瘢痕累累、左右不均的我,对他还有吸引力吗?

也就在此时,肯突然调整刚才那种信誓旦旦的风格,说:我真的不介意,亲爱的,我看这件事的方式是,每个男人在一生中都被配给了享受固定的乳房尺寸,可以任他摸。过去的日子我有幸与你那超丰满、超性感的乳房共处,我想我已经用尽我的配额了。

崔雅笑了。

肯继续说,你难道不知道吗,我是属于那种对臀部比较有兴趣的男人,只要他们还没有发明臀部切除术,一切都好办。

这时的崔雅,像条蚕一样蜷在丈夫的怀里,肯热烈地用双臂柔情地抱着崔雅。两人对视得甜甜蜜蜜,而后笑得眼泪直流。

接下来的日子是完全出乎两个人的意料的。

5年里,崔雅由右乳肿瘤,逐步扩散至左乳,最后是脑部和肺部也都转移、恶化,终而不治。那天,肯是让崔雅躺在自己的怀里走的。

在这些煎熬的日子里,肯践行对爱的许诺,自始至终陪伴着妻子走过那漫长的苦厄。崔雅的身体虽受尽折磨,而心却能自在、愉悦,因为有肯的滋润和磁场在。他俩谱写了这个时代已少有的爱情诗篇。

送走了崔雅,肯·威尔伯干了一件事:将妻子的婚后日记,更确切地说是妻子病后的日记,加上自己的心路历程,写就了一本名为《Grace and Grit》(恩宠与勇气)的书。书一面市,就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20世纪90年代的一本畅销书。P8-11

序言

看潘肖珏的书,我看到了一位女性在面对自己诸多人生变故时的一种心境:淡定,思考;不畏惧,不乱方寸,每每都行走在正确的路径上。这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

读潘肖珏的文字,我体味到一种生命的活跃和灵魂的饱满:无论在悬崖边,还是在风雨中,抑或在阳光下……人,天生是软弱的,唯其软弱而犹能承担起苦难,才显现她争取成功和体验幸福的能力。

我们已经进入了大健康的管理时代。21世纪的健康管理包括身体的、心理的、环境的管理,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启动这一系统工程可以先从培育心灵土壤做起,而潘肖珏的《我们该把自己交给谁》,也许是您培育心灵土壤的水和养料。

开卷有益!

书评(媒体评论)

心由境生,境由心造,坦然生死,向死往生。这是何等的胸怀!置己生死而不顾,“为天下女人而写”,这是何等的情怀!但愿天下男人和女人在面临生老病死时,潘肖珏教授的书能给予生命的启迪。

——吴友富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这就是潘肖珏教授人生奋斗的真实写照,是她的至理名言!肖珏老师是良师、是大姐、是益友。她的顽强、她的信念、她的睿智、她的执着、她的成功,是我心目中学习的榜样,颂扬的英雄,美丽的女性!

——汪泓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教授

我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

我信奉,对逝去的尊重和对生活的追求;

我赞叹,女性细腻的博爱和伟岸的柔刚。

这是从肖珏娓妮道来中感悟的。

——李进 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教授

生癌并不可怕,怕的是精神崩溃。癌症不是绝症,用科学方法和自我心身调节,癌是可以治愈的。

——陆德铭 上海中医药大学前校长、教授

我是潘肖珏的手术医生,她对待疾病和对待感情挫折的心态,真如她书中所叙述的那样:思维积极、乐观豁达、笑做现实,最终冲出困惑的重围,展现了新时代女性的魅力人生!

——王平治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外科主任医生、教授

这是一本真正讲述怎样的女人才是美丽的女人的书;这是一本真正讲述女人如何永葆美丽的书;这是一本引领女人坚强而优雅地走出忧伤和懦弱的书;这是一本引领女人诗意地畅游美丽精神境界的书。

——王小鹰 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

佛教有言,烦恼能转即是菩提,大烦恼转大菩提。一场恶疾赢得一本书,对己是最有成就感的收获,对人是最富启迪的经验。精彩美丽的人生,由这样的收获与经验组成,写这样的书与读这样的书都是有福的。

——沈善增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

看潘老师文字感受真、善、美;听潘老师演讲胜读十年书。加油,潘肖珏,你是最美丽的女人!

——孔明珠 《交际与口才》杂志主编,作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们该把自己交给谁(第2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潘肖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9083767
开本 16开
页数 297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65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育儿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173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6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0: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