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慧缘姓名学宝典(经典珍藏版权威修订本)
内容
编辑推荐

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姓名学不仅是一个人的特定代号,而且关系到人一生的学业事业、健康长寿、婚姻家庭、人际关系,财运及官运的好坏等。

改变命运,请从改变名字开始。

慧缘大师编著的《慧缘姓名学宝典》是一本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关于中国人姓名学的知识性读物。它以通俗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中国人姓名的基本知识,还通过对历史和现代人取名规律的分析研究,对充分利用汉字形音义兼备的特点,给你自己,给你的孩子,也帮助他人起一个好名字大有帮助。

内容推荐

《慧缘姓名学宝典》是作者慧缘大师多年来对古今姓名学研究实践及教学的心得体会,经过长时间精心的酝酿、翻阅大量的资料和读书笔记终于整理完成。《慧缘姓名学宝典》的问世,不仅是向人们提供了起名的方法,其最大的愿望是希望通过对中国姓名学的挖掘整理能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姓名学是中国文苑里一枝绚丽的奇葩。本书精心整理了上千例历代人名,全方位地展示了人名的构思与创意,不失为一本集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的生活指南,将会给你的生活增添新意。

《慧缘姓名学宝典》中详细地介绍了“构思起名法”“意象起名法”“五格剖象起名法”“五行学说起名法”“周易/\卦起名法”“十二生肖起名法”“英文命名法”和“工商企业起名法”,还介绍了起名的禁忌法则。为了便于读者掌握,书后还编辑了中华人名小辞典。由于作者对姓名学的研究和见解比较独特,多年来曾为许多国内外的知名人士及其子女起名或改名,效果尤佳,受到了很高的赞誉。

目录

第一章 姓名学概论/1

 一、起个好名字不容易/1

 二、起名要讲究字义/2

 三、起名要讲究字音/3

 四、起名要讲究字形/4

 五、起名要尽量避免同姓名/4

 六、拆姓为名的起名习俗/5

 七、增减姓字笔画的起名习俗/5

 八、字义上以姓生名的习俗/5

 九、谐音以姓生名的习俗/6

 十、字形以姓生名的习俗/6

 十一、合父母二姓为名的习俗/6

 十二、起女名的一般习俗/6

 十三、起男名的习俗/8

 十四、出生地或父母祖籍地起名的习俗/9

 十五、以出生时间起名的习俗/10

 十六、以孩子出生时的状况起名的习俗/11

 十七、以仰慕起名的习俗/12

 十八、表示兄弟姐妹排行顺序的起名习俗/12

 十九、随意巧合起名的习俗/13

 二十、以梦兆起名的习俗/13

 二十一、以十二生肖起名的习俗/13

 二十二、以数理起名的习俗/14

 二十三、起贱名的习俗/15

 二十四、起小名的习俗/16

 二十五、起名用字避讳习俗/17

第二章 构思命名法/18

 一、构思的基础和起点是姓氏分析/19

 二、起名构思28法/20

第三章 意象命名法/52

 二、字义起名法/52

 二、字音起名法/52

 三、声韵起名法/53

 四、谐音起名法/55

 五、译音起名法/58

 六、利用成语起名法/59

 七、利用典故起名法/60

 八、引用诗文起名法/63

 九、用美词起名法/69

 十、寄托希望起名法/72

 十一、寄学识渊博之望起名法/73

 十二、寄济世安民之望起名法/75

 十三、盼望智力超群起名法/76

 十四、向往姿容俊美起名法/77

 十五、希望幸福富足起名法/79

 十六、希望健康长寿起名法/81

 十七、祝愿一帆风顺起名法/83

 十八、抒发职业爱好起名法/85

 十九、崇尚优良性格起名法/86

 二十、崇尚贤良品质起名法/87

 二十一、称颂坚强意志起名法/89

 二十二、因仰慕起名法/90

 二十三、以名言志起名法/91

 二十四、以长辈意愿起名法/93

 二十五、直抒胸臆起名法/95

 二十六、激励上进起名法/96

 二十七、传统习俗起名法/96

 二十八、以生地祖籍起名法/98

 二十九、以出生时间起名法/101

 三十、以物起名法/104

 三十一、以立意起名法/105

 三十二、以山川湖海起名法/106

 三十三、以出生时的特点起名法/107

 三十四、以天地日月起名法/108

 三十五、道德规范起名法/109

 三十六、改名字的方法/112

第四章 五格剖象命名法/117

 一、五格数理的意义和计算方法/117

 二、天格、人格、地格与疾病/120

 三、姓名测算事业成功一览表/122

 四、从姓名推算人际关系及社交能力一览表/127

 五、天、地、人格数理同性配置之特殊去势一览表/137

 六、数理运势诱导意义/137

 七、姓名配合吉数图/150

 八、数理运势诱导意义/165

第五章 五行学说命名法/185

第六章 周易八卦命名法/188

第七章 十二生肖命名法/190

第八章 工商业命名法/193

 一、招徕生意的名号/193

 二、塑造形象的名号/194

 三、企业取名的几种类型/195

 四、旅游业的名号/196

 五、房地产业的名号/197

 六、中华商用老字号欣赏/198

第九章 起名禁忌二十条/201

 一、忌用“丑陋”字起名/201

 二、忌用“凶坏”字起名/201

 三、忌用“恶劣”字起名/202

 四、忌用“嫌疑”字起名/203

 五、忌用“伤残”字起名/203

 六、忌用“赚人”字起名/204

 七、忌用“贬义词”起名/205

 八、忌用“狂妄”字起名/205

 九、忌用“粗野”字起名/206

 十、忌用“绕口”字起名/206

 十一、忌用“繁难”字起名/207

 十二、忌用“怪僻”字起名/207

 十三、忌用“过火”字起名/208

 十四、忌用“杂凑”字起名/209

 十五、忌用“委靡”字起名/209

 十六、忌用伟人、先贤之名起名/210

 十七、起名忌“直白”/210

 十八、起名忌“浅薄”/211

 十九、起名忌“俗气”/211

 二十、起名忌“异化”/212

第十章 英文命名法/213

 一、英文名字的含义/214

 二、英文直译命名法/215

第十一章 中华人名小辞典/223

 二画姓氏名/223

 三画姓氏名/223

 四画姓氏名/226

 五画姓氏名/230

 六画姓氏名/236

 七画姓氏名/243

 八画姓氏名/250

 九画姓氏名/253

 十画姓氏名/255

 十一画姓氏名/259

 十二画姓氏名/261

 十三画姓氏名/263

 十四画姓氏名/264

 十五画以上姓氏名/264

第十二章 姓名、字号、字辈趣谈/266

第十三章 取名常用字吉凶分析和笔画/271

附篇 印章相学与运势/337

试读章节

三十、以物起名法

以物起名,通常其物性质寓意其中。这种起名方法最为古老,源于古时的图腾观念。

“图腾”这个词生于美洲,意为“我之同族”。人类在原始社会过着群居的生活,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在汉石棺上画刻有人类始祖伏羲和女娲的蛇身人首像,这两个人是人类的始祖,当为人,蛇身表示他们的图腾就是龙。

《列子》中说:“黄帝与炎帝战于孤泉之野,帅熊、罴、豹……为前驱。”这里所说的熊、罴、豹等并非野兽,而是以一些氏族的图腾代其氏族而已。史书中炎黄二帝图像皆为鬼形,炎帝为牛首人身,黄帝为半熊半龙,真可谓“牛鬼蛇神”。其实,炎黄二帝皆为人类,所绘者以示其图腾而已。后来,图腾衍化姓氏,但图腾的思想却在商周,以至后代仍存于人们的脑海之中。如上古时鲧、伯翳、常娥等名字,就明显带有图腾色彩。以后有周代吕伯虎,春秋时的董狐、斐豹等人,命名皆与图腾观念有关。

战国以后,经万物性质分类使命名可借物寓意而逐渐脱离了原始的图腾观念。

以物起名,并非任何物都可以用作名字,像蚯蚓、甲鱼、蟑螂、大蒜、葱头等物,只能用于绰号,很少用于大名。即使可人名之物,也应分类归纳,慎而用之。

古往今来,人们以“玉”人名者甚多。《诗·秦风·小戎》中说:“温其如玉。”后来孔颖达把美德归纳为:仁、知、义、礼、信。他在《聘义》中说:“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粟,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孕尹帝达、信也。”战国时代的诗人宋玉、东汉末年起义领袖李玉、宋朝女英雄梁红玉、明朝开国大将蓝玉、明末抗清大将左良玉、清军机大臣张适玉等人,皆以玉起名。今天“玉”多用女名,盖取其“洁白无瑕”之意吧。其他如瑛、姗、琚、瑶、琼等字,古为男名用,今也多人女名。

大家都知道汉朝吕后原吕雉,雉就是“野鸡”的意思。为什么吕后要以鸡为名呢?原来,古人认为鸡是喜物,《韩诗外传》上说鸡有五德;文、武、勇、仁、信。书中写道:“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缚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权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鸡有此五德,君犹日沦而食之者,何也?则以其所从来者,近也。”也许正因为鸡久为案上物,人们渐而不以此物为名了。现在我们所说的“野鸡”,通常指那些行为不检点的女人。

另外,古今男女皆有以“蝉”人名的,因为人们认为蝉有五德:文、清、廉、俭、信。陆云在《寒蝉赋序》中说:“冠首以绣,文也;含气饮露,清也;黍稷不食,廉也;处不巢居,俭也;应候守常,信也。”

可见,以物人名,皆据物的性质,寓以思想含义,故以此法命名者古往今来绵延不绝。即使今天,新生儿以物为名的随处可见。如李虎、冬梅、桂花等。

三十一、以立意起名法

名字要有意义,表达思想。

起名字之前,先要确定准备在名字中寄寓什么意思。在一般的情况下,有些人往往把这个问题考虑得过于简单,无论雅俗,总在康、福、仁、显、智的概念下徘徊,然后选定一个符合该意思的词而名之。

其实,命名之前的立意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在实际起名的时候,往往有几种立意在脑中盘旋,还会互相交叉缠绕,令人拿不定主意。

把什么意思寄寓到名字之中,往往因人而异,但也有相同的。如果不假思索,贪图省事,从现成的字、词中拾捡,不是词不达意就是平淡无奇。

立意就是构思,要把灵感凝汇成语言,并非一件易事。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思想观点,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经济条件,不同的家庭成员和社会关系等,都会造成不同的立意。

书香人家,多望子女学业成就,命名为“冠柔”“文良”“明睿”之类;风云人物,多望子女胸怀大志,故名为“枕毅”“尧中”“宏远”之类;治业经商之家,多望子女一帆风顺,名作“吉昌”“惠昌”“化善”“曲成”之类……各人观点不同,对子女的期许也不同,立意也迥然各异。

这里谈“立意”,并非欲代人立意,而是从实用角度谈谈立意应注意的问题。

立意,就是把想使子女的名字表达什么思想,含有什么意义确定下来。万物之爱,莫过于母爱。这并不是说父亲不爱子女。父亲和母亲所不同的是:父亲常具有男性的冷静,属理智型;母亲常具有女性的热诚,属感情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期望或许有些不同,但对子女的爱心却是相同的。

近年来,人们给子女命名多重意而不重字,“涛”“丽”“大伟”“小敏”“小华”等名比比皆是,甚至一些俚俗的乳名也作“正名”使用。

乳名、亦称小名,父母为称呼方便而起,多含亲昵之情(如芳芳、小妮等);有的父母爱之过度,亲昵之词不尽表达爱意,或因文化低而讨吉利的,竞以反词呼之,如狗剩、肥仔、小蛋等,甚至还有近似绰号之更粗俗者。乳名一般使用时间较短,成年以后多不再用,即使仍呼之,也局限在一定范围以内。

正因如此,父母在给子女起名时,决不能只顾含义而忽视措辞用字,感情的表达需要知识、修养和一定的方式。

好的表达方式并非直来直去,而要深挚、委婉:让人觉得像诗句那样值得回味。某人得一千金,正值《毛主席诗词》发表,于是为女儿起名“红武”,合“不爱红装爱武装”之意,又暗喻生于武汉。这“红武”之名叫了三年,老父从福建来楚,为孙女名字大怒,以为女妖精之称,但又拗不过其子,乃苦思数日,将“红武”改为“丹戎”,既未改原意又令人感到诗意盎然。再如“神章”二字,意虽好,但叫起来不免滑稽,而改为“少惠”则意不变,名生华彩。可见,虽同样的立意,如何表达也至关重要。

在用字措辞方面,既可用粗犷、豪放、刚健、质朴之词,也可选择优雅清新,缠绵、精巧之字。字和词本身是死的,如何使用这些字和词却在人为,所以在立意之后,选择字词也是命名是否成功的关键。

三十二、以山川湖海起名法

生活环境、志趣爱好与给孩子起名往往紧密联系在一起。海边生子,希望他有大海的胸怀;山下生子,希望他像高山般雄壮坚强。孔子以丘为名,郭沫若以水(沫水,若水)为名。海洋、江河、湖泊、溪泉、涧流、池塘、崇山、峻岭、峰麓、嵩岳、山峦、丘陵、谷壑、岩石以及岱、岚、嶂等无不人名。以山水起名,特别是名山大川,多与出生地或父母的游历有关,但也不尽如此,更主要的是表达父母或自己的心愿。

山川湖海,雄伟壮丽,多姿多彩,云缠雾绕,风雨兴焉,以此取名,多带有象征意义。如云山、明山、如岱、松谷、梅溪、秋池、香海、月岩、仙麓、明湖、晴岳、玉溪、星河、雪峰、白石等。也有人名直取山水,明白清畅,简单易记。如胡大海、张大山、范长江、刘西湖、黄河浪、龙江水。

在我们周围,以山水湖海起名,最多见的是与出生地联系。如海生,岳生、岱生、山来等。不少名字直接取自名山大川。如一周姓男孩在黄山出生,叫周黄山;一李姓男孩出生在洪泽湖旁边,叫李洪泽,其他像泰山(东岳)、南岭、昆仑、长江、黄河、珠江、海河、东海、西海、南海、北海、黄海等均见于名中。  三十三、以出生时的特点起名法

在婴儿坠地的呱呱声中,父母久望的心情转入对孩子的观察、关心和热爱。此时,孩子的长相、性情、重量等生理特点和出生时的其他情况往往给父母和家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据此给孩子起名,也就成为最早流行,而今余风犹在的起名方法。

《左传》中记载有距今近2700年,古人关于命名的方法,其中就涉及长相等生理特征。其日:“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有信“以生名为信”,即以婴儿出生时的生理特征起名,如鲁公子友出生时,手掌上的纹路像“友”,于是就起名为“友”。晋成公出生时,屁股上有明显的黑块,以此起名“黑臀”。有义,“以德为名义”,德,作得解,即大人以为婴儿相貌非凡。独得天赋,据此起名。如周文王出生时,周太王见有圣瑞出现,认为周族当兴,于是给这个孙子取名“昌”。文王之子周武王出生时,据说周文王姬昌见其一派非凡之相,认为长大后必发兵诛暴,所以给他取名“发”。有象,“以类名为象”,即据婴儿外貌长相像什么取名。如孔子的得名据说是因为其父母求子心切,祈祷于尼丘而怀孕,孔子一生下来头又像丘陵形状,因此起名丘,字仲尼。

以小孩出生时的长相、性情等生理特征取名的’,多见于小名,也称乳名、奶名。实际上这也有一个发展过程。春秋时,有些王侯卿士的鼎鼎大名也是根据出生时生理特征起名的沿用或与此相联系。如楚公子黑肱、晋成公黑臂、卫大夫司空狗等。秦汉之后,名字渐尚文饰,人们长大后,往往觉得幼名太俗气,适宜于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为应付社会交际,于是另立正名。如三国人物里小名阿瞒的曹操;小名阿斗的刘备儿子刘禅。又如小名奴奴的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小名寄奴的南朝宋武帝刘裕。有些因生理特征而取的小名可用改谐音或加字取义的办法逐渐文饰,以后也就成为正式名字。例如我党最早的领导人之一,杰出的革命作家和领导人瞿秋白,1899年出生。由于他生下来时头顶上两个发旋,母亲叫他“阿双”,7岁上学时,以“双”谐音取名为“瞿霜”,然而大自然银白的霜雪,一般要到深秋季节才能降临,所以他自己又将“霜”字改为“秋白”。

以出生时自身情况命名,在不少地方常见的还有以重量起名。例如鲁迅小说《风波》中曾有九斤老太叨叨,意思是说她的后代八斤、六斤,一代不如一代,反映当地以出生重量起名的习俗,现实生活以重量起名多见于小名。如“七斤”,即出生时七斤,“六四”,表示出生时六斤四两,“七五”表示出生时七斤五两。假若仍用作大名(学名)即正式称呼,一般用谐音代替,如柳似、留斯、流思(出生时六斤四两),期午、启武(出生时七斤五两)等,不一一列举。

人长大后介入更大范围的社会生活,取一个严肃、庄重的名字固然重要,但以出生时性情、长相、重量等特征所取的小名自有其意义。它是父母、家人对子女的呢称,是父爱与母爱的自然流露,这在特定的范围内叫也显得自然、亲切、风趣和不拘一格。这种情况仍在民间家庭或亲属内小范围流行,如黑蛋、小囡、大眼、扁头、丫丫、七斤等,而有些好的小名长大后仍用之,以至成为学名。如出生时长得好看惹人喜欢称为小玲,大了仍称小玲。还有因小名影响更大故用而不改,最著名的莫过于汉光武帝刘秀。

总之,以出生时的特征,给孩子取名并从此呼之,表明了父母、家人因孩子出生的欢乐和对孩子的疼爱和寄托。许多人长大后废去小名,但小名与金色童年的多彩梦幻一起,成为永远伴随人生的美好回忆,而有些依然沿用或改取新名,使人对未来充满信心,从而去努力开拓新的生活。

P104-108

序言

姓名不仅是代表一个人的符号,而且还会关系人一生的事业、健康、婚姻、人际关系。由此可见,姓名对一个人来说是何等重要。

姓名作为社会上某一特定人物的代号,必然要与一定的历史、民族、文化、思想、地域、习俗相联系。也就是说,它是特定文化和心理的反映。

人的名字是什么?社会上流传着多种说法。有人说:“名字是用以区别于他人的称谓。”然而,称谓表示一种关系,如儿子称父亲为“爸爸”,学生称先生为“老师”,同志之间互称“同志”。这里的“爸爸”“老师”“同志”都是称谓一切具有这种关系的人,所以称谓是通用的,不是专用的。人名则不然,它不表示关系,也不是通用的,而是个人专有的。可见人名与称谓不属同一范畴。用称谓来界定人名显然不够准确。

有人说:“名字是区别社会成员的符号。”但它忽略了中国人的名字是由音、形、义一体化的汉字组成的,汉字同外文字母不同,每个汉字都有一定的含义或意义,由汉字组成的每个人名也都有各自的含义或意义。实际上,。名字除了具有“区别社会成员”的作用之外,还有方志、抒情、寄托、兴思、描摹、纪实等多种功能。好的名字内涵相当丰富,起一个好名字本身就是一门学问,绝不是“符号”或“标记”所能涵盖得了的。如果名字仅仅是“区别社会成员的符号”,那起名就简单多了,只要大家的名字不相同就行了。起名字之所以成为一种“学问”,就是因为它是复杂的、值得研究的。因此,一个好名字应该具有读音好听,书写好看,含义丰富,新颖独特等特点。

人名的研究已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叫“人名学”。它通过对人名与社会和时代的关系的研究,揭示姓名的渊源、种类、结构、历史发展及其现状,探讨姓名所反映的社会关系、经济发展状况、人们的社会要求和心理状态,各民族和各国间的交往,人群的迁徙流动,婚姻形式,生育观点等各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对文化学、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语言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帮助,对从事人事交往,行政管理乃至侦探诉讼也有一定价值,对指导现在人们如何给孩子起个好名字更有启发。总之,人名研究是一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新学科。

《慧缘姓名学宝典》是一本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关于中国人姓名学的知识性读物。它以通俗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中国人姓名的基本知识,还通过对历史和现代人取名规律的分析研究,对充分利用汉字形音义兼备的特点,给你自己,给你的孩子,也帮助他人起一个好名字大有帮助。

姓氏是血缘关系的标志,是表示家族系统的称号,是一个家族或部分有血缘关系的人的公用姓。但姓氏本身很复杂,有的姓氏出现很早,有的姓氏出现较迟,就一定意义说,新的姓氏还在不断产生。在2500多年以前,姓和氏并不是一回事。当时,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用来表示贵贱,姓用来区别婚姻。只是到战国以后,姓和氏才混而为一,原来的氏也成了姓。

中国人的名,或者说区别个体的私名,更为复杂。刚出生孩子有乳名,又叫小名;以后要取正式名,或者叫大名、学名、官名;成年时又要有与名相表里的字,又叫表字。一些学者或者有身份的人又有号,就是自号、别号。有的人有绰号。僧人、道士有法号、道号,作家有笔名,搞戏剧舞蹈的有艺名,做大官的活着有封号、官号,死后有谥号,皇帝有尊号、徽号、年号、庙号、陵号、谥号。说到具体的人名,有一个字的单名,有两个字的双名,还有多字的名。又有表示辈分、支派、长幼的专门用字或偏旁。各种各样的名字都有着各自的意义,如此等等。

人人都有名字,天天都在使用名字,然而真正了解名字意义的人并不太多。当您读过《慧缘姓名学宝典》一书,你可以对中国人名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还可以起出一个吉祥如意的好名字来。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华夏姓名史九曲十折,源远流长。在世界各民族的姓名文化中,堪称最独特、最丰富的典型代表。

中华民族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约四千余年,华夏人的姓名,在文字创立之前的远古时代就已诞生。那时的人名,仅是个人的语言代号。文字产生之后,姓名才具有了个人文字标志的功能。这时,过去的仍然活在人们口头上和记忆中的名字,才被记录下来,载人史册。比如盘古、女娲、伏羲、神农、黄帝、炎帝等,这些神话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的英雄,创世的巨人,他们的名字早在文字创立之前就流传在民间,只是到了文字产生之后,这些神话传说才被整理出来,记录下来。

文字的创立是前人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步人文明的标志。关于“姓”“名”等字的原始意义,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姓,人所生也……从‘女’从‘生’。”这是对“姓”的产生的阐释。前一句说,“姓”是与“生”俱来的。即人一生下来就有了“姓”。那么,“姓”是什么呢?

“姓”这个字是由“女”与“生”两部分构成的,这里的“女”即“母”,“女”“生”就是“生母”。人的命是“生母”带来的,人的“姓”也要从“生母”,即“生母”姓什么,子女就是姓什么,姓名学的研究者一致认为,华夏之“姓”产生于远古的母系氏族公社的时期。“姓”字的创造,反映了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历史特点。那时,同一个老祖母的几代子孙生活在一起,由这个血缘关系组合成的原始集体就是氏族。“氏族”这个名称是后人命定的,氏即姓,族即家族。氏族就是同姓同祖的大家族。氏族里的男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当时“母亲”是最神圣的,而始祖母则是氏族的主持者和领导者,起着维系氏族血缘团结的重要作用。生活在母权制时代,生命是母亲带来的,“姓”自然要与母亲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姓从“生母”的历史根源,也是“姓”产生子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历史印记。

上古时期创立姓氏的主导思想是以生母为本位,以女性为核心。许多有关姓氏起源的传说以及最古老的一批姓氏用字,都清楚地反映了这个基本意识。

实际上,中国人的名字,是一种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结合,是有其深刻的含义的。

中国人的名字,多数是由2~4个汉字组成的(包括姓氏)。这些汉字,可以组词,连语成句,可以摹状、抒情、言志,可以比喻、象征、用典,可以美声、造型、斗智,其表达功能是丰富多彩的。因此,人的名字绝对不是单纯的“称谓”“符号”或“代号”。好的名字可以是一幅画、一首诗、一支歌、一篇座右铭、一声美好的祝福;也可以是一片理想的彩云,一道真理的闪电。一阵夏日凉风,一场心灵的春雨。有的名字凝结着伟人之志,有的名字深含着哲人之思,有的名字构思巧妙,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好的名字音、形、义俱佳,智趣隽永,具有千古不朽的魅力,丝毫不亚于玲珑剔透的艺术品。

由于文学也是一种艺术,即语言的艺术,所以人们习惯上往往把艺术功能,也并人文学功能之中。这种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名字的功能已经明确,其内涵也就清楚了:名字应是个人独有的语言代号和文学标志,它除了表明个人家族、血缘中的承传及长幼关系之外,还有丰富的内容。好的名字应具有音美、义美、形美、文辞美、知趣美等多种优秀品格。应当成为具有永久生命力的艺术品。

至此,我们不妨把“美名”的内涵再推进一层。所谓“美名”。是从“审美”的角度提出来的。凡是具有义美、音美、形美、文辞美、知趣美、技艺美的优秀品格的名字,都能给人以美感、启迪和教益。这样的人名,都可以称为“美名”,以上是从理论上界定的。一个人名,很难同时具备上述的义、音、形、文、智、艺这“六美”。因此,在实践中可以这样掌握:以“义美”为必备条件,凡是再具有其他“五美”之一者,即可称为“美名”,从名字的功能的角度来分析,可以这样说;凡是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用文学功能的名字,都可以称为“美名”。以上两种关于“美名”的解释,都是对人的本名的评述,所以都是“美名”的本义。两种解释只是选取的角度不同,其“内涵”是完全一致的。

人名,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文学功能或艺术功能。人名艺术与每个人都有密切的关系。这一重要性一旦被人们认可,就会有巨大的动力和广阔的前景。

一个吉祥如意的好名字,可以给人带来欢喜,带来信心,带来好运,带来成功,带来吉祥幸福,还可以带来健康长寿,因此可见,拥有一个好名字是非常重要的。

慧缘

于北京钓鱼台国宾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慧缘姓名学宝典(经典珍藏版权威修订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慧缘大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702851
开本 16开
页数 3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0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10.2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5:4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