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主编的《美术史与世界性的构建》内容介绍:会议期间安排的简朴而有意义的参观活动,则以“花絮”的形式呈现。最令编者感到纠结的是,因本书篇幅所限,不能将所收到的论文尽数全文刊登出来,其中不乏优秀的篇章。有些代表会前就表示,提交论文但不作发言,将发言机会留给更多的年轻学者;还有些学者对年会非常关心,发来了论文,却因有更重要的事情而未能到会。
图书 | 美术史与世界性的构建(中国第四届高等院校美术史年会论文纪实)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陈平主编的《美术史与世界性的构建》内容介绍:会议期间安排的简朴而有意义的参观活动,则以“花絮”的形式呈现。最令编者感到纠结的是,因本书篇幅所限,不能将所收到的论文尽数全文刊登出来,其中不乏优秀的篇章。有些代表会前就表示,提交论文但不作发言,将发言机会留给更多的年轻学者;还有些学者对年会非常关心,发来了论文,却因有更重要的事情而未能到会。 目录 大会开幕式 周哲玮校长致欢迎辞:艺术与综合性大学 仲呈祥教授主旨演讲:艺术学研究与民族文化素质的提升 曹意强教授主旨演讲:艺术的构建性与世界艺术史大会 第一场 世界性与跨文化研究 理想与偶像——’85新潮时期美术史与思想史的一次交汇(杨振宇) 17世纪地图东传与维米尔的演绎(郭亮) 廿八宿形相考源——以大阪市立美术馆藏《五星及廿八宿神形图》为 中心(吴燕武) 安特生与中国彩陶研究(庄会秀) 吐火罗艺术对重构中亚艺术史的主导因素(史晓明) 第二场 世界性与视觉艺术研究 被扭曲的但托——对“艺术终结”论的一项必要的事实陈述(李军) 超民族主义:中国当代艺术新思潮(王端廷) 中国公共艺术的当代性与世界性——对于外来相关理论之影响的探析(翁剑青) 全球设计史何以成为可能(袁熙呖) 超越“他者”的眼光——程抱一的《虚与实:中国画语言研究》(张建军) 第三场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美术史研究 阿房宫:记忆与想象(郑岩) 归附与融入:唐代中外关系的艺术表现模式——唐墓壁画胡人仪卫图像解读(范淑英) 美术展览与艺术理想——以1943年“黄宾虹八秩纪念画展”为中心(张长虹) 画而称“写”的语义疏证(倪志云) 道家哲学与中国水墨(王邦雄) 关于7至9世纪中叶长安画家的社会地位与艺术观念之 变迁(毕斐) 第四场 国际视野下的外国美术史研究 注意力与视觉性的建构——乔纳森·克拉里和他的视觉研究(沈语冰) 变化中的语境——试析写实主义艺术:从西方到东方的观念演变(邵亮) 中国画风影响下的金弘道花鸟画([韩]金宝敬黄戈) 从公元前5世纪的神庙建筑看古希腊艺术的性别特征(中子辰) 从俄罗斯大学美术馆建设透视我国大学美术馆之不足(齐彬) 第五场 国际视野下的风格、形式研究 强化个性与简化形式——东西方现代艺术的普适特征(王镛) Malerisch,Picturesque和入画的——沃尔夫林“基本概念”英译解读(潘耀昌) 20世纪中西绘画比较中的风格问题(樊波) 作为风格术语的风与格——一个关于“艺格敷词”与艺术史学科的中国案例(郭伟其) 由心到物:西方美术形式观念的逻辑(刘德卿) 第六场 国际视野下的美术史方法论研究 柯律格、方闻之中国艺术史研究方法论启示(陈池瑜) 女性主义在世界美术史研究中的实践——以央美毕业论文为例(李建群) “艺术科学”与专业艺术史——20世纪初期美国艺术史学(张坚) 图像学与中国版画研究(陈研) 外来史学分类与研究方法对中国设计史研究的借鉴 作用(夏燕靖) 艺术社会生态观对中国水墨绘画风格的诠释(胡懿勋) 大会闭幕式 邱瑞敏院长致闭幕辞 陈平教授作会议总结 尹吉男教授致辞 樊波教授代表下届主办方发言 大会交流论文 《纪录片(卢浮宫>的叙述策略:探讨以中国艺术评价标准评述 西方艺术的可能性》(朱青生) 《天津泥人张彩塑与晚清民国博览会》(张鹏) 《月份牌画、城市大众文化与世界性的构建》(陈瑞林) 《作为一门学科的“中国当代书法史”研究——基于“史学史”的学术反思》(祝帅) 《作为话语的图像:抗战美术与“长城”形象之现代建构》 (吴雪杉) 《从大文化的角度来看建构中的美术史》(刘建荣) 《中国现、当代美术教育中的外来影响与自我嬗变》(刘玉睿) 《唐代大雁塔与西安大雁塔》(赵农) 《艺术空间的边缘与中心——从俄国一苏联前卫美术看美术世界的空间性》(茹雷) 《“气”与“光”的纠结——关于中西方绘画美学体系之源流与变异的思考》 (王非) 《刍议旧工业建筑改造中“再设计”观念的应用》(曹晓亮) 《艺术创新三段论》(肖清风) 《略论西安东岳庙主殿壁画的题材渊源》(高明) 《韩国花鸟画发展史述略——兼谈中国花鸟画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影响》(黄戈) 《般若庄严——龟兹壁画人体饰物中的域外影响》(范晓轩) 《日本菱川师宣浮世绘版画艺术缘起论》(高云龙) 《中华学艺社与中国现代美术传播》(李超) 《美国博物馆经济的来源与构成》(马琳) 《艺术社会史研究的早期范例——豪泽尔的(艺术社会史>》(刘向娟) 《中国早期楼阁式佛塔型制源流研究》(张同标、赵玲) 《东方的意象西方的反应——钱伯斯东方园林理论试探》(陈平) 大会花絮 编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美术史与世界性的构建(中国第四届高等院校美术史年会论文纪实)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118276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9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28 |
出版时间 | 2011-10-01 |
首版时间 | 2011-10-01 |
印刷时间 | 2011-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120.9-53 |
丛书名 | |
印张 | 3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