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献与文学考论》共收录伏俊琏先生有关先秦文献与文学方面的论文29篇,有的早付诸剞劂,或为学界所关注;有的是近作,尚未及刊布流传,包括《浅谈司马迁对“离骚”的解释》、《屈原诗歌的情感形态、意义及局限性》、《美的企慕与欲的宣泄:屈原、宋玉、司马相如美人赋散论》、《屈原司马迁异同散论》等。
| 图书 | 先秦文献与文学考论/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先秦文献与文学考论》共收录伏俊琏先生有关先秦文献与文学方面的论文29篇,有的早付诸剞劂,或为学界所关注;有的是近作,尚未及刊布流传,包括《浅谈司马迁对“离骚”的解释》、《屈原诗歌的情感形态、意义及局限性》、《美的企慕与欲的宣泄:屈原、宋玉、司马相如美人赋散论》、《屈原司马迁异同散论》等。 目录 《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丛书》序 自序 清华简《部夜》与西周时期的“饮至”典礼 敦煌《诗经》残卷概说 诗骚短札 浅谈司马迁对“离骚”的解释 屈原诗歌的情感形态、意义及局限性 美的企慕与欲的宣泄:屈原、宋玉、司马相如美人赋散论 屈原司马迁异同散论 谈《离骚》受祝辞的影响 《老子》的作者及其成书时代 《司马法》的作者、性质及篇数 《孝经》的作者及其成书时代 商鞅及《商君书》研究的一点想法 《仪礼》“握手”考 读《易传》札记 《周易·大象传》:孔子及其后学的治世理想 《史记》老子韩非合传与老子的“道” 先秦两汉“看图讲诵”艺术与俗赋的流传 从先秦文学和敦煌文学看文学与仪式的关系 “狸猫换太子”故事源头考 韩朋故事源流考 淳于髡和他的论辩体杂赋 师旷与小说《师旷》 先秦赋钩沉 我国自嘲杂赋的源头 《史记》中保存的先秦俗赋 研究伏羲文化的一点思考 略论先秦时期对外文化交流史的重建 谈先秦时期的“诵” 《汉书·艺文志》“黄帝书”考 编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先秦文献与文学考论/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伏俊琏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6008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0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85 |
| 出版时间 | 2011-10-01 |
| 首版时间 | 2011-10-01 |
| 印刷时间 | 2011-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8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6.2-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9.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28 |
| 宽 | 148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8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