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美国宪法对中国近代宪政的影响及其评价/海南大学法学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陈秋云编著的《美国宪法对中国近代宪政的影响及其评价》一书,系统而具体地探讨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变革过程中美国宪法对于中国制度设计与构建的影响,并从制度移植与文化传承角度提出了国家制度与民族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具体路径。

内容推荐

陈秋云编著的《美国宪法对中国近代宪政的影响及其评价》讲述了:美国宪法自19世纪30年代开始通过多种途径被引入中国以来,对中国近代宪政思想与实践的发生、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清末宪政改革发生前,各种对美国宪法的解读与介绍因各自政治立场而迥异,最终在力量博弈中清廷占主导地位,清末宪政改革实践为维护清廷的权益而拒绝了美国宪法。辛亥革命后,因孙中山等革命党势力的主张,美国宪法在总统制、联省自治、民生保障以及司法制度等方面对民国宪政实践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阅读《美国宪法对中国近代宪政的影响及其评价》,回顾与反思美国宪法在近代中国的引介与影响,对我们今天的政治体制改革有其积极意义。

目录

第一章 美国宪政思想在清末的传播与阻隔

 第一节 美国宪政思想在清末的传人途径

一、来华西人的译介

二、商人、游客与留学生的宣传 

三、清末官员的考察

 第二节 美国宪政思想在清末思潮中的具体体现

一、国人始译介

二、渗入改良派、维新派和革命派的政治主张

 第三节 清末美国宪政传播的阻隔和未采用的因由

一、实际情况:立足之本的缺乏、皇室权益的丧失、军事要求的

殊途

二、传统文化的排斥:地方自治与大一统、个人本位与社群主义

三、传播:以宗教为载体的桎梏、语言的障碍、地理的隔断以及

国势的吸引

第二章 民国行美国宪政之基——孙中山民生思想

 第一节 行美国宪政之先行问题:市民阶层

一、美国市民阶层的发展概况

二、市民阶层对美国宪法的影响:减少激进主义、引发现代宪政价值、

提供宪政实用主义

三、清末中国市民阶层的情况

 第二节 民国行美国宪政之基:民生思想

一、“民生思想”的概述

二、以“民生”作概括的缘由

三、“民生”思想——儒家思想的反用,求富的实践品格 

 第三节 民生思想的具体实践和发展问题

一、“民生”的实践之路:以商为纬、振兴实业、国民经济资本主义

现代化方案和类宪制层面的体现 

二、“民生”发展的问题脉络:统制经济的走向、美国宪政失壤

 第四节 民生思想与美国宪政的距离

一、进化与建构:哈耶克的困惑、宪政的难题、孙式的橘生淮南

二、手段和目的理性:被催促着的富国强兵心态、手段与目的的倒置

三、多元与大同:社会利益多元化和奔向大同社会的民生

第三章 美国联邦制对中国近代宪政的影响

 第一节 回顾:联邦主义于中国际遇始末

一、缘起:“地方自治”的呼吁

二、蓬勃: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颇具联邦制色彩”

三、低回:袁的打压、孙的反复、墨水瓶中的波澜

第四章 总统制对中国近代政制改革的影响

第五章 司法独立在民国时期的实践

结论

附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美国宪法对中国近代宪政的影响及其评价/海南大学法学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秋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824097
开本 32开
页数 2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6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外国及港澳台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0.2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71.21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5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3:4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