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王陵之谜/CCTV考古中国
内容
编辑推荐

《考古中国》分为“王陵之谜”、“祖先之谜”、“古墓之谜”、“迷城之谜”、“宫殿之谜”、“古国之谜”、“彩陶之谜”七本书,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中国在二十世纪的部分重大考古发现,那些千百年前被埋藏在地下的文物宝藏将把人们带入一个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世界中,那些令人称奇的文物用它们的方式揭开了一个个尘封的历史秘密。本书为《王陵之谜》,由CCTV《走近科学》编著。

内容推荐

  自从进入阶段社会以后,人类“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十分浓烈,有钱人的丧葬渐渐进入奢侈。居于社会之巅的帝王们,他们对于丧葬自然比一般百姓更加看重。这些身为天下至尊的帝王们,没有一个不想长生不老,他们延续现世生活的欲望是十分强烈的。于是很多人在生前,凭藉着手中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巨大的财富,营建他们的万年寿域,希望生前享受到人间的荣华富贵到了阴间仍能继续。于是一座座帝王陵寝被建在壮丽辉煌的风水宝地上,留给后人一部部遐想万千的史话。

《王陵之谜》为CCTV考古中国系列之一,由CCTV《走近科学》编著。。

《王陵之谜》内容包括吉颅悬疑、沉默的辉煌、窥棵秦陵、秦公大基、火基贵妇、王陡疑云、发现曹操基、劫后宝藏、玉碎奇魂……

目录

吉颅悬疑

沉默的辉煌

窥棵秦陵

秦公大基

火基贵妇

王陡疑云

发现曹操基

劫后宝藏

玉碎奇魂

浙川楚基

试读章节

1974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西安工作站保存了一批重要的人骨遗骸,他们属于4000年前的古代人类,出土于甘肃。

穿孔吉卢贞

韩康信,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鉴定古代人类的专家,被特别邀请到西安。因为这个行业的人都相信,鉴定如此古老的人骨遗骸,没有人比他更加权威。

在这里,一颗头骨引起了韩康信的注意。

韩康信:当时也没有特别地去想这个东西,只是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开这么大口。

年轻的韩康信丝毫没有意识到,一个长达30年的谜团由此形成了。9年以后,1983年6月的一天,韩康信接到青海考古所的电话,请他到一个叫民和的地方,鉴定一处考古发现。

到了青海民和县,韩康信临时布置了一个工作点。青海考古队在这里发掘出一处400O年前的墓葬群,出土了大量的人骨遗骸。此时,考古队员又送来了一批人骨。刹那间,时间仿佛被这一幕凝固了。一个头骨卜有一个洞,韩康信下意识地怀疑到会不会是出土时考古队员不小心弄破了头骨。

韩康信:考古的人说,这不是他们弄的,挖出来就是这样的。

猛然间,韩康信对自己的经验产生了怀疑。他鉴定的人骨数量至少已经上万,人为弄破的头骨他也曾见过,但与眼前的头骨完全不同。

韩康信:头骨上的洞非常圆,而且洞口的截面非常的整齐,就像现代工厂里的钳I用钻子钻金属器具的钻孔一样,特别整齐。当时觉得挺奇怪的.不知道怎么挖出来的。

让韩康信吃惊的事情接踵而来。他又发现了2颗有洞的头骨,洞的形状更加离奇,一个椭圆形,一个长条形。这一次,韩康信心中产生了一连串的疑问:9年前在西安看到的那个头骨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这只是一个孤立偶然的事件吗?韩康信决定将头骨带回北京。

几个月来,那些神秘的空洞成了韩康信的一个心结,在这几位4000年前的古人身上,到底曾经发生过什么?这些奇形怪状的孔洞究竟是怎样造成的?作为一位资深的古人类学家,韩康信百思不得其解。

韩康信:那些骨头并不像受过创伤或打击以后破裂了。骨头并没有裂开,只是开了个天窗?这是怎么打出来的呢?

让韩康信感到棘手的就是孔洞的形状,什么样的武器能在头骨上砸出这样圆润的缺口?如果是在今天,人们会想到枪伤,但在4000年前,连铁器都还没有出现。

韩康信:如果不是人为的,没有其他原因可解释。有时候动物,比如老鼠咬人骨头,也可以咬出洞来。但是,啮齿类动物咬骨头是为了磨牙,上下咬。里面外面都会留下有咬的痕迹,但这个不是。

排除人为暴力所致,还有怎样的人为原因?难道是有人存心想在人的脑袋上钻洞?这似乎更加蹊跷,中国人向来对头颅的重视胜过心脏,何况在几千年前的蛮荒年代,谁又敢这样做呢?然而,还有一种情况可能存在,那就是在人死后,出于某种原因特意在头上钻洞。

韩康信:我在一些资料上看到过,在古代的欧洲有在人头骨上钻洞的风俗。

正如韩康信在资料上见到的那样,欧洲古人类出于对人骨的崇拜,在死后的人的头上钻洞取骨。

韩康信:钻洞的目的就是要取骨片,在中间穿一个孔,把它磨光了,甚至在上面搞一点装饰,然后穿起来,做一些小的装饰品或纪念品,辟邪用,西方有这种解释。

青海发现的有洞头骨,会不会也正如欧洲人的古老信仰一样,是某种人骨崇拜的结果?

1989年9月,新疆考古所急电,和静县察吾呼沟发现一群3000年前的古墓,有遗骸八百多具,请韩康信连夜赴疆考察。到了新疆,让韩康信更加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韩康信:收集了八十几个头骨,其中有十几个头骨上有穿孔,有些头骨上有好几个洞,不单是一个洞,有圆的,有方的,但是洞都比较小。

在一个还未成年的男孩头骨上面竟然有4个孔洞,2个圆形,2个正方形。韩康信立刻联想到了青海的头骨,而眼前这触目惊心的男孩颅骨,难道也能用人骨崇拜来进行解释吗?在这次清理工作中,韩康信一共发现了14个有洞的头骨,大大小小的孔洞竟然有58个。而且每个孔洞的边缘都非常整齐,用手摸还能感觉到骨质的棱角,就像是用某种锐利的工具在头骨上切割出来的。

韩康信:我认为还是死后经过某种尸体处理,在骨头上直接刻的,刻的原因就是想取一块小的骨片。

6年前就曾经做过的猜测,到如今又一次得到了印证。几千年前,在中国的西北,我们的先民们也许的确存在着某种古老的信仰——人骨崇拜。

然而,在此之后的短短两个月,事情的进展完全超出了韩康信的想象。

头骨的发现本来只是韩康信的一个意外收获,但是10年来,在不同的地区屡屡发现奇特的古人头骨,韩康信认为应该着手整理,对外发表这项研究成果。然而,韩康信意识到曾经看过无数遍的青海头骨与新疆的头骨是完全不同的。新疆头骨的洞口边缘有一个垂直的截面,而青海头骨孔洞的边缘却是十分光滑圆润,洞口边缘就像被打磨过一样。

韩康信:如果是人工垂直刻的话,边缘是直角形状.这个边缘摸上去棱角清楚。但是青海的头骨,它的边缘是圆钝的,摸上去是圆的,感觉不一样。不是那个刻上去有棱角的感觉。

同样是头骨上的洞,一个光滑圆润,一个棱角清楚。青海的头骨远远不像新疆头骨那么简单,如果是在人死后用工具切下骨头,那应该留下整齐的切面才对。显然,死后取骨以及人骨崇拜的说法已经无法解释。难道这是骨头生长愈合的痕迹吗?想到这里,韩康信心里更加不安,如果真是那样,那就意味着,这3位男子头上孔洞形成的时间,不在死后,而在生前。

新疆头骨的出现将韩康信对青海头骨的所有推测全部推翻,从终点打回起点。这时已是1991年的初冬,韩康信研究头骨的事情在考古所传开。有人认为,这并不是他的主业,何苦一定要探个究竟呢。而有的人却一直在等待事情的结局。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王陵之谜/CCTV考古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CCTV走近科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951587
开本 16开
页数 1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3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78.84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89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4: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