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周易与养生之道/周易人生智慧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周易》六十四卦以环环相扣、相互作用、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圆状循环之象,教人如何对待人生,走好人生,圆满人生;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周易》乃是用醍醐之浆,提振人的思想、人的面貌;用智慧之泉,浇灌生命之树、生活之树。

屈子娟、彭丽编著的《周易与养生之道》将中华养生文化与《周易》的养生理论结合,从生命科学的视野,透视了《周易》所潜藏的养生大道和具体的摄生之方,揭示了中华传统的养生之学的坚实理论基础,为在新世纪焕发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力与青春做丁大胆的有益的尝试。

内容推荐

《周易》的最后定型当在春秋战国甚或秦汉之际。后世将它列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现代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瑞士人荣格对其推崇备至,誉为“人类唯一的智慧宝典”。

《周易与养生之道》由屈子娟、彭丽编著,是“《周易》人生智慧丛书”系列之一,以平视的角度、平易的手法、平实的语言,来讲易说易——既讲古人的故事,也说今人的故事;既讲中国人的故事,也说外国人的故事;既讲社会上的故事,也说身边人(包括父母妻儿、同事朋友)的故事。

《周易与养生之道》透视了《周易》所潜藏的养生大道和具体的摄生之方,揭示了中华传统的养生之学的坚实理论基础,多侧面多层次地娓娓道来,期以金针度人,澡雪精神。

目录

情多最恨花无语,云自无心水自闲——《周易》中的心理养生

一、形而上下:形神合一,表里山河

二、受之以离:以情胜情,月上高楼

三、入而后说:移情易性,挪动乾坤

四、日中则昃:睡中三昧,夜阑自知

谁吸百川嘘青壁,泻如长虹走昆仑——《周易》中的脏腑养生

一、天地氤氲:春风无限好,肝胆两自由

二、日中见沫:夏雨复雨人,心结千千了

三、兑以利贞:秋水共长天,气爽润金肺

四、山上有泽:冬日须暖阁,后土护玄牝

五、大哉乾元:五色聚元元,采气补昆仑

春江悠然拭明目,涛声依旧撞天鼓——《周易》中的五官养生

一、日月丽天: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二、习坎有孚:言提其耳,不失其信

三、象日随风:沉陟徐徐,鼻息悠悠

四、兑亨利贞:红唇皓齿,百媚丛生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成几曾死——《周易》中的形体养生

一、兑为辅颊:艳若桃花,和若春风

二、至柔至静:玉乳凝脂,和悦吉祥

三、草木丽土:香雾云鬟,诸阳聚会

四、巽在床下:肌骨相柔,户枢不蠹

五、畅于四支:亭亭玉立,惊为天人

青山月冷鸟有伴,蓝田日暖玉生情——《周易》中的环境养生

一、四时不忒:少壮能几时,四时善颐养

二、待时而动:人行日月间,起居须有方

三、寒暑相推:风吹芳兰折,冷暖当自量

四、必反其家:十里望家园,蓬门为君开

五、天地之情:山川相迎送,兴歇在自然

试读章节

三、人而后说:移情易性,挪动乾坤

《周易》有《兑》一卦。“兑”即“说”或“悦”,喜悦、欣悦之意。《序卦传》说:“入而后说之。”这意思是讲,进入可以栖身的地方后,就会有喜悦;不过这栖身之处有时须由他人导引方能寻到,方能进入,这就是《兑》卦上六爻辞所说的“引兑”(引诱他人相与欣悦)。祖国传统医学即善用“引兑”之法来转移病人的精神,改变其性情,以解除心理障碍。传统中医称之为“移情易性”,又称“移精变气”。这一般适用于多疑苦虑,情深恋笃,久慕不遂等心理障碍(或称“心魔”)。

在古代,主要是通过“祝由”方法达到移情易性。《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借黄帝之口说:“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祝”,古通“咒”;“由”,“从”也。“祝由”的意思,就是治病不以药方,而以符咒或语言道出病因并给人治病,使“邪不伤正,精神复强而内守”。由于远古时代科学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畏惧自然力,敬畏鬼神祖先,往往把疾病现象看成是鬼神祖先对自己的惩罚。人们遂通过某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敬畏和虔诚,求得鬼神祖灵的保护、宽宥,以祛病消灾。“祝由”即是其重要方式。从表面看,祝由是同鬼神迷信联系在一起的,但从治疗的本质和效果看,祝由却是和现代心理疗法相通的。《周易》之《巽》卦的九二爻辞说:“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大意讲,顺从卑居在床下,若能仿效祝史、巫觋以谦卑侍奉神祗的祝由之法,便可大获吉祥,定无咎害。汉初枚乘所写的《七发》,叙述了一个吴客完全运用语言调动起身染重疴、一蹶不振的楚太子潜在的精神力量,使之“涩然汗出,霍然病已”的故事,充分说明了精神力量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移情易性还可以通过改变人的行为方式或改变原来的生活环境来进行。例如传统养生家们即把音乐、舞蹈、绘画、书法、吟诗作赋等行为方式,视作陶冶情操、排解忧思、解除焦虑的良好手段。传统养生家们还认为:有些人之所以产生心理障碍,是与特定的环境因素有关的。比如丧偶、失恋者的悲思情绪,就是由于触景生情,睹物伤心。这时,如果有条件,当尽可能地使这些失偶、失恋者暂时脱离原来的环境,或帮助他们改变原来的环境格局和环境气氛,这样便可转移他们的情性,使他们忧郁的心灵得到调养和抚慰。因此,移情易性,使患者原来的不佳情绪来个乾坤大挪动,当是一种积极的并被实践证明为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

现举清人魏之琇《续名医类案》所载“移情易性”或称“移精变气”三例为证。

1.明末清初的名医傅青主(即傅山)曾治~妇人,妇因嫉恨其夫有外遇,气郁不畅。一日,忽患腹痛,辗转在地,痛不可忍。傅青主问明病因,便随便开了几味药,让病妇在床前用杵捣药,并言:必捣千杵以上,药效方佳。病妇捣了一阵,腹痛渐消。

傅青主说:“此法为移情易性法,不在于药饵,主要在于移情。”病妇气机不畅,故可出现气逆腹痛。傅青主用移情法,使病人注意力转移到杵药上,这样使原来的气机逆乱逐渐平息了。  2.有一男子名沈君之,终日畏死,忧心忡忡,广求巫卜,遍访名医,终是无效。某医者一方面用药治疗,一方面用语言开导,当日病人略觉舒心。次日病人再来诊,某医说:“刚刚占卜过,不出十日必死。”旋即将其留居家中,以壮其胆;又带他去山中拜谒禅师,学习禅法。病者念禅一百天,心病俱除。禅师说:学禅一事,能内忘思虑,外息境缘,不为生死所惑,这是对症下药。

此人病起于畏死,学禅之后,移情于念禅之上,新环境、新接触的人及禅经都使他耳目一新,忘却旧虑。因此,病能得愈。

3.有一官员,由京城调到边远地区任职,十余年都未能返回。后来,他又急又恼,遂成心疾,每次发作,如狂如痴;不发病时,精神不振。有人告诉他真空寺有老僧,不用符药,能治心疾。官员便前去拜访。老僧说:相公之病,起于烦恼,生于妄想。禅家之人,不患妄想之生,惟患斩断妄想太迟。如果不去作过分的追求,怎会产生烦恼?老僧让官员独居一室,扫空万缘。官员静坐月余,心疾全消。

此例,官员盼望得到重用,施展才干,但又长期不能回朝廷任职,内心纠结。老僧用禅家之言,让其消除非分之念,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官员是通过静坐,移去心头之虑,使病患得愈。

据报道,当代美国某学者观察过1300多人的情绪与疾病的关系,发现后来患癌症者都是十分好胜、十分要强的人。这些人的情绪易于波动,一遇到挫折便悲观失望,由于无处发泄,形成精神压力,导致机体各方面功能紊乱。这与上例官员的情况很相似。对这种人,移情易性的心理疗法无疑是管用的。

P17-20

序言

大约在公元前1066年,有一位叫姬昌的周人被商纣王捉来关在茭里。他就是后来的周文王。据说此时的姬昌已经是一位耄耋老者,却不气馁。他利用在商朝国家监狱的七年时间,以心忧天下之志潜心研究,在伏羲先天八卦的基础上,用蓍草推演出后天八卦,初步形成尔后影响中国文化三千年的《周易》之《经》部。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孔子被这部奇书吸引而日夜苦读(遂有“韦编三绝”关谈传世),并为此发出“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的由衷感叹。孔子把他的学习心得连同前人对《易经》的看法汇编成书,这就是《周易》之《传》部的雏形。一般认为,《周易》的最后定型当在春秋战国甚或秦汉之际。后世将它列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现代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瑞士人荣格对其推崇备至,誉为“人类唯一的智慧宝典”。

东汉郑玄注《易》,提出“三易”之说,即简易、不易与变易,以变易(变通、变化)为核心要义。《周易》就是讲变通、变化的哲学,观照人的生命和生活,关怀人的生存发展。 《周易·系辞上传》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讲的就是生命、生活中的辩证法,生存、发展中的对立与统一。《周易》合《经》、《传》两大部分之力,讲“自强不息”,善待自己,修身养性,“乐天知命”;讲“厚德载物”,善待他人,察微知著,“变通趋时”。《周易》六十四卦以环环相扣、相互作用、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圆状循环之象,教人如何对待人生,走好人生,圆满人生;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周易》乃是用醍醐之浆,提振人的思想、人的面貌;用智慧之泉,浇灌生命之树、生活之树。大哉《周易》!关哉《周易》!

今天大家耳熟能详的不少成语,如“自强不息”、“居安思危”、“韬光养晦”、“否极泰来”、“三阳开泰”、“革故鼎新”、“洗心革面”、“义结金兰”、“殊途同归”、“求同存异”等,都出自《周易》。汉代有学者说过,《周易》是让人一辈子享用不尽的大书——仅《谦》一卦,就大可以保国,小可以保身。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享用好这部大书,进而得以与人和谐,与自然和谐,我们特约请一批易学专家,以平视的角度、平易的手法、平实的语言,来讲易说易——既讲古人的故事,也说今人的故事;既讲中国人的故事,也说外国人的故事;既讲社会上的故事,也说身边人(包括父母妻儿、同事朋友)的故事,从而形成这套学易讲易小丛书。丛书细分为《<周易>与养生之道》、《<周易>与夫妻之道》、《<周易>与经营之道》、《<周易>与人生之道》、《<周易>与处世之道》凡五部,多侧面多层次地娓娓道来,期以金针度人,澡雪精神。

参加本丛书编撰工作的,除各书作者外,吴进、王晓琳、何俊华、干永昌、李君惠、朱小农、雷英、李霜琪、李蕾等同志也帮助搜集资料,或参与审校,以不同的方式对本书的编辑出版提供了帮助,特对他们的辛勤工作予以感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周易与养生之道/周易人生智慧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屈子娟//彭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0085093
开本 32开
页数 2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1.5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08
147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0: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