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创造学与创新方法
内容
编辑推荐

袁张度通过几十年创造学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独树一帜、符合中国国情的创造学观点和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创造学与创新方法》。本书共分十五章,主要介绍了创造学科的兴起与发展,创造性思维学,创造教育的实践,创业与创造,创造性功能测评,创造技法等内容。

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创造学与创新方法的培训教材,对于我国广大创造学者和有志于创造学研究的有识人士来说,该书的基本理论、内容、观点、思维方法也是值得借鉴与研究的。

目录

序/1

前言/1

第一章 创造学科的兴起与发展/1

 一、创造与创新理论的问世/1

 二、世界各国对创造学的研究和运用/4

第二章 创造学理论框架/26

 一、创造学理论框架的建立/27

 二、创造学理论框架的组成/28

第三章 创造与创新/48

 一、创造与创新的属性及特征/49

 二、创造与创新的相异性与相融性/55

 三、创造与创新在实践中的意义/61

第四章 创造性思维学/67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与特征/68

 二、与创造性思维有关的思维方式/72

 三、创造性思维在实践中的作用/79

 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83

第五章 创造性环境学/88

 一、创造性环境哲学/89

 二、创造性环境的具体内容/91

 三、改造不利于创造的环境/112

第六章 创造教育的实践/116

 一、创造教育的形彬116

 二、推行创造教育的重要性/117

 三、创造教育的主要内容/121

第七章 创业与创造/148

 一、个人创业推动社会进步/149

 二、抓住创业的黄金期/151

 三、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153

 四、创业的失败/169

第八章 创造性开发学/178

 一、创造性开发学的主要任务/179

 二、开发创造性的时代意义/180

 三、创造性开发的相关因素/182

 四、创造性的开发/197

第九章 创造性功能测评/202

 一、创造性功能测评的意义/203

 二、我国实行人员功能测评的历史/206

 三、创造性功能测评的内容及方法/210

 四、实践中的人员功能测评/217

第十章 国家创新体系/222

 一、国家创新体系的含义/223

 二、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225

 三、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231

 四、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完善/247

第十一章 文化的交叉融合与创新/258

 一、文化的概念/258

 二、我国的传统文化/259

 三、交叉文化的融合与创新/263

 四、创造精神中的文化/268

第十二章 创意/273

 一、创意的含义与产生/273

 二、创意产业/276

 三、创意的实践/280

第十三章 创造技法/292

 一、创造工程/293

 二、创造技法的概念/294

 三、常见的几种创造技法/295

第十四章 创新方法/325

 一、创新方法的概念/325

 二、创新方法与创造技法的联系与区别/326

 三、常见的几种创新方法/326

 四、控制方法/340

第十五章 金融危机后的创造力经济/362

 一、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及教训/362

 二、迎接创造力经济的新形势/368

 三、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新使命/377

参考文献/381

跋/38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创造学与创新方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袁张度//许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54625
开本 16开
页数 3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6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305
丛书名
印张 24.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69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8: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