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国人物心理分析与职场生存
内容
编辑推荐

NLP大师刘备PK多重人格的曹操;自恋的关羽与冲动型人格的张飞桃园结义;患有焦虑症的周瑜壮志未酬身先去;个人主义倾向的吕布陷入诚信危机……

三国争霸,群雄逐鹿,哪些人格特质会决定人生成败,影响历史进程?

一个全新角度的三国新世界,心理分析助你洞察人心。

内容推荐

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解读“三国”人物的行为表现。对三国时期的君主统帅、文臣谋士、武将枭雄等各方面人物,进行了人格方面的多角度深入剖析,并以相辅或相反的案例来说明人格完善的重要性,以望对现代社会中尤其是职场人士的心理完善起到以史明鉴的作用。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君主统帅篇

 第1章 曹操(上):多重人格难以捉摸

 第2章 曹操(下):豁达人格延年益寿

 第3章 刘备:自我期盼终成大业

 第4章 孙权(上):弹压用人稳坐江山

 第5章 孙权(下):人格分裂前后两人

 第6章 曹丕:自卑情结视亲若仇

 第7章 袁氏兄弟:优越过剩自取灭亡

 第8章 刘禅:依赖他人无所作为

 第9章 孙皓:反叛社会残暴荒淫

第二篇 文臣谋士篇

 第10章 诸葛亮(上):追求完美力不从心

 第11章 诸葛亮(下):移情偏见酿造冤案

 第12章 司马懿:b型人格不求完美

 第13章 张昭:高压沟通适得其反

 第14章 郭嘉:激励劝说心悦计从

 第15章 贾诩:逆向思维屡出妙计

 第16章 曹植:自我升华文采飞扬

 第17章 杨修:自作聪明招惹灾祸

 第18章 祢衡:极端自恋目中无人

第三篇 武将枭雄篇

 第19章 关羽:成也自恋败也自恋

 第20章 张飞:冲动暴躁终误性命

 第21章 赵云:自谦低调善始善终

 第22章 魏延:自我陶醉不知祸伏

 第23章 周瑜:过度焦虑劳心折寿

 第24章 吕布:缺诚寡信反复多变

 第25章 曹洪:安全缺失聚财自慰

第四篇 三国人事聚焦篇

 第26章 三国最佳说客大盘点

 第27章 三国战场奇谋大盘点

 第28章 三国最佳父亲大盘点

 第29章 三国超常儿童大盘点

 第30章 三国梦析透视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第1章 曹操(上):多重人格 难以捉摸

曹操(155—220)

魏武帝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二十岁举孝廉而入仕途,建安二十一年进封魏王。曹魏建立后,曹操被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在政治军事方面,数十年间,曹操先后击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集团,征服乌恒,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其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政领袖,还是一位慷慨的诗人和忧患的哲人,其诗均古题乐府,气韵沉雄,慷慨悲凉。其文亦清峻通脱。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在三国人物中,曹操无疑是对时局影响最大的人物,也是最受争议的人物。据相关史料记载,曹操的为人处世也变化无常,难以捉摸。这其实是他自信、自卑的双重人格的突出表现,那么曹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双重人格呢?

多重人格是情感、思想及言行不协调

在心理学上,人格是个人特有的情感、思想及言行的总和。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而当这些成分彼此失调的时候,人就会形成双重或多重人格。

多重人格的突出特征为:(1)一个人可以具有两种或多种的人格模式,分别在不同时间里出现;(2)在某个特定情境或时间段内,个人会有一种突出的人格模式,称为主体人格;(3)此时个人所有的情感、思想及言行都按其主体人格的方式活动,不会显出另一人格的痕迹;(4)个人在某种情绪或精神刺激的作用下,会改变为另一种人格模式,其一切情感、思想及言行都按照新的人格模式行事。一般说来,人格多样化是自我完善的表现,但人格的极端化则是人格缺陷的表现。

曹操待人宽容而严苛,乐观而刻薄,率真而猜忌

回顾《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史料,他的为人时而宽容大度,时而严苛暴戾;时而乐观豁达,时而阴暗刻薄;时而率真坦诚,时而猜忌多疑。如此极端化的行为表现,决定了曹操的双重人格,可以说,他的一生都是在自信与自卑之间寻找平衡。

曹操的自卑首先来自于其不明不白的身世。曹操的父亲是曹嵩,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曹腾虽贵为费亭侯,却自幼是一个宦官。而在当时的社会,宦官是被人歧视的阶层,深受那些出身名门的官僚士大夫的轻视。曹操的小名叫“阿瞒”,它可谓是曹操父祖对宦官出身之自卑情结的写照!它深深植根于曹操的潜意识中。

曹操的自卑也来自于他的相貌。东汉末年、魏晋时期的人都很重视个人的仪表风姿,曹操个子不高,相貌一无可取之处,这也给曹操带来了难以磨灭的自卑感。《三国志》中对于同时代重要人物的相貌都给予了正面描写,特别在谈及刘备和孙权的长相时,都描述他们具有帝王之相,但对曹操的相貌却是只字未提,就是在《三国演义》中,也只有短短八个字“身长七尺,细眼长髯”。难怪匈奴使者来朝拜他时,他会自卑到让相貌出众的崔琰顶替他,自己充当卫士站立一旁,由此留下了“捉刀”的典故。

曹操的自卑还来自于他极度的猜疑。最能反映曹操多疑性格的事件是他逃亡途中杀吕伯奢一家。吕伯奢是曹操的老朋友,曹操逃亡至此,伯奢一家欲备食款待。曹操听到磨刀的声音,以为伯奢要杀他,就在晚上把伯奢一家给杀光了。此外,太尉杨彪@与袁绍结亲,曹操怀疑他要谋害自己,诬蔑杨彪以忤逆大罪下狱,后经孔融力保才免于被杀。但其子杨修后来还是未能幸免于难,被曹操所杀。  相较于隐性的自卑感,曹操的自信更流于外表。例如,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南征,宛城的张绣向他投降。不料,张绣后来突然反叛,并在乱军杀了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爱将典韦。建安四年,张绣再次向曹操投降,曹操并没有借此报仇,反而执起张绣的手,为他盛宴欢迎,而且让其子娶张绣的女儿,拜扬武将军,表现了非同寻常的气度。

还如,曹操做兖州牧时,张邈叛逃,同时劫得部将毕谌之母、弟、妻、子,曹操同意毕谌去寻家人,毕谌叩头表示没有二心。不料毕谌一出门就投奔了吕布。等到曹操攻破吕布,活捉毕谌时,众人都以为毕谌必死无疑,但曹操却褒赞他忠孝,又以毕谌为鲁相。

P2-4

序言

《三国演义》当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畅销的书籍之一。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它吟诵畅言,批评论断。但这些评论大多是从文学或史学的角度来加以评述,从未有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加以点评。笔者作为一名心理学者,意欲填补这样一个空白,来个“世语新说”,点论一番三国人物的性格特点。

例如,在蜀营中,诸葛亮具有明显的完美主义人格,这给蜀汉的朝政留下了诸多后患。其中最大的后患是他将克复中原的重任全部压在自己身上,经年在外作战,这不仅使他操劳过度,过早地离开了三国舞台,也使他疏于督教刘禅,使后主变成一个胸无大志的昏主。此外,关羽具有强烈的自恋倾向,表现为自恃勇武,倨傲不敬,这为他后来败走麦城埋下了伏笔。张飞则具有冲动型人格障碍,这使他性情粗暴,动辄杀人,也为他后来被刺身死留下祸根。

在魏营中,曹操具有自信与自卑的双重人格特质。自信时,他为人开朗幽默,豁达潇洒,这为他赢得了不少的仰慕;自卑时,他为人沉郁险恶,睚眦必报,这也使他担上了千古的骂名。曹丕则具有突出的自卑情结,待人刻薄寡恩,猜疑心重,特别是对待曹植等自家兄弟,这为后来司马篡魏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相比之下,司马懿则颇具B型人格的特点,他隐忍有术,待人从容,堪称是“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典范。

在吴营中,孙权具有明显的人格分裂特点。早年的孙权,待人诚恳,为人豪爽,其大胆用人曾创造了一系列的辉煌。晚年的孙权却日益自以为是,刚愎自用,这为后来东吴的皇位继承混乱乃至灭亡埋下了伏笔。张昭堪称具有偏执型人格障碍,他在与孙权的沟通中常常固执己见,不知变通,把孙权折腾得低声下气,没了君主帝王的尊严。难怪当丞相职位空缺时,无论百官怎样推荐张昭,孙权都不松口答应。

凡此种种,都可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重新审视、解读三国人物的行为表现。

在此书出版之际,我深深地感谢我的助手孙珠蓉小姐和梁潇先生,他们为此书的整理、编辑和资料收集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没有他们的这些投入,本书不会如此顺利地完成。同时,我也十分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李欣玮编辑。

最后,我想强调,本书中的观点是一家之言,或是一得之见,我不敢奢望它们会成为权威之见。充其量,它们只是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借此引起人们的关注与评论。所以,我衷心欢迎大家对本书提出批评建议,以在日后的写作中加以调整、修改。

明代文学家杨慎有诗云:“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希望笔者在书中的一得之言,也会给您这番感觉。

谢谢您的兴趣!

是为序。

岳晓东

2010年9月于香港寓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国人物心理分析与职场生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岳晓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320036
开本 16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413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6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3: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