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听戈说职场(野生状态)
内容
试读章节

芙蓉姐姐终于找到了她职业生涯的真正落脚点。在话剧《唐朝也有流星雨》中,芙蓉一人扮演了杨贵妃、潘金莲、秋香、慈禧等几个角色。一个演员在一部戏里分别扮演不同年代、不同身份,不同经历、不同年龄的几个角色,换了别的演员一定会获得“角色跨度之大、难度之高、堪称挑战表演极限”的美誉。但目前,芙蓉显然不能奢望获得这样的评价,人们根本不用进剧场看她的表演,就会下他们能够想到的最难听的结论。

尽管依然需要在每个角色中展示她S型体态的招牌动作,但芙蓉咬字清晰、台词流畅、走位准确、激情高涨、表演投入。也就是说,她具备了一个职业演员的基本素养。作为一个头一次参加舞台剧的演员,芙蓉的表演可圈可点。“卖力”是看过芙蓉话剧处女作观众的共识,这个词在职场里叫“敬业”。

芙蓉被当成一个笑话从网络走红,在成为一个真正的喜剧演员之前,这个笑话必定要跟她很多年。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芙蓉从演话剧开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职业定位,并且依据这些年来芙蓉显现出的强烈的表演欲、卓越的抗打击能力和强烈的成就动机,我们为什么不能相信芙蓉最后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乃至表演艺术家呢?既然前三级片演员可以“把脱下去的衣服一件件穿起来”并最终成为戛纳电影节的评委,为什么我们不能相信芙蓉最终可以登上春晚的舞台呢?当然,那将是一条异常艰辛和曲折的职业发展之路。但这种成功反倒更能赢得尊重,舒淇已经通过自己十几年的努力证明了这一点。

就像成功的企业家不会避讳自己年轻时曾极力回避的贫寒出身,也许若干年后芙蓉做客《艺术人生》,也不用忌讳自己初入演艺界被人鄙夷的口水和眼神。

当我们不再把芙蓉当成一个其貌不扬却自我感觉极好的女孩而当成一个职业演员的时候,我们的评价标准会发生本质的变化,尤其是对于一个不依靠容貌取胜的演技派演员。

做演员最重要的一条是自信并能毫无心理障碍地展示自己,这是芙蓉的最强项;做演员非常重要的就是不怕别人的评头论足,这也是芙蓉的先天优势;做演员比较重要的是要有出人头地的强烈愿望,这一点由芙蓉从陕西义无反顾地来北京闯荡便可以证明;做演员相当重要的是要有强烈的学习劲头,这一点从芙蓉蓉坚持在北大旁听努力考研的经历得以验证,做演员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丰富的人生体验,这一点芙蓉已经绰绰有余;还有,做演员头等重要的是要敬业,同时这也是做所有职业头等重要的因素,这一点芙蓉通过她的第一部舞台剧给出了答案。剩下的只有一条未知因素,那就是——坚持。

所有失败的职业生涯,最后几乎都可以归结为在年轻的时候没有找到自己适合并且热爱的职业。而所有成功的职业生涯至少要必备合适和热爱中的一条,绝无反例。芙蓉是幸运的,她碰到了同时符合两个条件的机会并且牢牢地抓住了。每天演一场两个多小时的话剧要比在一个什么开业仪式上摆两个“炮斯”费力得多,收入也要少得多,芙蓉知道她要的是什么,所以懂得选择和放弃。

在现实中,大部分人因为自己的教育程度、专业背景、工作能力,通过一定的招聘程序进入一个行业、加入一个组织、从事一个岗位。也有不少人在获取这个职位的时候,在别人眼里就是一个笑话。比如因为什么特殊的关系本来不符合条件却被硬安插进来的,比如因为某种机缘巧合被临时抓来充数的,比如因为机构的撤并调整下岗又被勉强换岗安置的,比如像芙蓉这样被一种莫名其妙的力量毫无准备就被推在那里的等等。当中学文化的吴士宏从清洁工被提拔成销售经理的时候,当打零工的王宝强第一次做主角的时候,当身高不够的雷锋成为战士的时候,还有成千上万个我不便举出姓名但开始时依靠家庭的背景谋得某个好职位的成功人士——在第一天上班的时候,他们的身后无不是凌厉的白眼和等着看笑话的窃笑。

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人总是理不直、气不壮、自矮三分。一些人在不同经历、不同程度的努力之后选择放弃,于是就真的成了笑话。而芙蓉的神经大条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学的来的,但她的态度和执著却是可以努力学习的。

初入职场,最大的敌人是羞怯。对于那些完全通过正常途径获得职位的人来说,有足够的时间来靠实力慢慢地获得认可和尊重,一整套严格的招聘程序恰好是你能力的背书,这个程序越严格,背书的有效期就越长。而芙蓉们则没有这样的时间,既然已经是一个笑话,那么让笑话闹得更大可能是你真正被接受的唯一途径。你可以没有能力,但一定不能没有勇气。在把笑话闹得更大的过程中,对你职业生涯产生最大影响的那个人可能就出现在看热闹的观众里。和其他看客不同的是,他不仅看到了你的可笑,还看到了你的可爱和可塑,他甚至可能看到了你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其他价值。你闹出的笑话越大,碰到这个人的可能性就越大,为什么不试试?

谁都有可能成为别人的笑话,只不过芙蓉的笑话是一个我们以前所不熟悉的一种新形态的笑话罢了。笑话的根源来自于你有所谋求的那个职位和你之前显露出来的才能相差太远。其实,在社会的各种职业中,真正完全依靠专业教育和文化素养才能获取成功的并不是全部,甚至不是大多数。通过招聘程序寻找合适的人选仅仅是因为这是一种成本最低、效率最高也最公平的方法,而不一定是最科学的方法。说白了,就是一种通过短跑测试来寻找长跑运动员的方法,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试用的都是这种方法。而芙蓉们是通过某种途径有.意或者无意绕过了这个门槛,并且这个过程被发现、被放大、被笑话。但有一句古话,叫做“知耻而后勇”,似乎就是说给美蓉们的。

对于芙蓉的职业前景,我充满期待。P14-18

书评(媒体评论)

俞敏洪:

刘戈的感悟来自于当下的社会现实。从一则新闻、一桩八卦、一段趣闻这样的点开始,通过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的思考拉长为人生态度的长线,最终渲染成为一个密布坎坷泪水委屈和欢笑的面。这面中,有你我熟悉而又陌生的影子。

目录

菜鸟的困惑

迈过职场的第一道门槛

考公务员未必是好出路

芙蓉姐姐的职业生涯

组织的规则不是你的规则

逃离大城市

想转行要趁早

好职业是干出来的,不是选出来的

洗菜工也许是个好工作

过来人的纠结

MBA,越念越傻吗?

创业:从“美国梦”到“中国梦”

李开复无法模仿

跳,还是不跳

职场中年的现实和未来

新来的,你以为你是谁

老板总是对的

做干将,不做才子

管好自己的老板

和老板你也敢吵架?

不认同,就离开

牛人也会变鸟人

我们都是猪八戒

做骨干,还是做心腹?

女孩的烦恼

小心密友变仇敌

要饭碗,还是要爱情?

做杜拉拉,还是做郭海藻?

美女可以走多远?

“双乳对称”为什么成为招聘条件?

同为职场女,相煎何太急

潜规则,不是谁都玩得了

遭遇性骚扰:你会告吗?

态度决定一切

阿凡达的背叛

实现梦想从职业开始

请尊重自己的职业

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偷菜”也会丢饭碗

谢谢你的时间

责任也是利益

扎伊迪的鞋和梅兰芳的纸枷锁

寻找野生状态

战斗在办公室

LV的职场

有人际关系简单的地方吗?

和谁在一起比在哪里更重要

你的功劳被抢了吗?

让谣言来得更猛烈些吧!

说谎的代价

偏见造就“鸟人”

别做职场大嘴

序言

我是在长江边上长大的。看惯了江上的白帆,吃惯了江里的美味。长江美味要数“拼死”也要吃的河豚。现在野生河豚越来越稀少,只有网箱圈养的河豚了。野生河豚的价格,据说要比家养的贵出十几倍。其味道之差别,更是不可“同豚而语”。我的味蕾可以作证。

给刘戈的新书《听戈说职场——野生状态》写序,自然想起了长江河鲜野生与家养的天壤之别。因为这正是刘戈新书给大家揭示的一个道理:那些处于“野生状态”的员工,不仅会比“囿于安乐”的员工更多危机感、动力,也更会给企业带来价值和利润,并取得其职场或者人生上的更大成功。

刘戈整出一本职场指导书,既让我意外,也符合情理。刘戈是CCTV著名的策划人——《绝对挑战》、《对话》等节目都曾经让入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我曾经在《绝对挑战》节目中做过常设嘉宾,因此和他结识。常年在媒体工作,大量接触社会和普通求职者,刘戈的新书对于职场中的各路人马,有着非常新鲜和切实的指导意义。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我为芙蓉姐姐设计人生》,我觉得那是一篇非常精彩的文章。而刘戈的新书,也提到了芙蓉姐姐。2006年的时候,我曾经说要送给芙蓉姐姐新东方的听课证,帮助她考研——当然我写得很明白,有许多人根本不适合考研,而正是考研耽误了芙蓉姐姐的发展。但斗转星移,与芙蓉一起出现的网络红人早已消失在大众视野之际,芙蓉姐姐不仅事业风生水起,出演话剧、电影.还登上了《时尚先生》,“尽显知性女性之美”。哼唧。

根据刘戈的分析,如果把网络红人们的浮沉看做一个危机四伏的丛林,芙蓉正是以一种“野生”的状态,才获得了如今的成功。正如刘戈所说:“芙蓉姐姐终于找到了她职业生涯的真正落脚点。”她以s造型进入大众视野,以“狂言”为大众所知,但她并不止于此:参加各种代言,为自己的生涯奠定经济基础;不停地拍摄各种图片.而且总是配合当下的潮流——如世界杯期间的足球风。她不停刺激大众眼球,永不会让大家对她感到陌生;她又不停地寻找机会,贴近主流的艺术样式——音乐、电影、话剧……她以一种永不懈怠的压力感、危机感不停探索,不停寻找自己的机会。芙蓉姐姐这种不拘一格、四面出击、八方来风,正是刘戈书中所谓的“野生物种”的经典代表。

在《寻找野生状态》一篇中.刘戈讲述了一个野狼变成“家养动物”的故事:

从野生到家养的褪变,只用了一年时间。

但喜欢被豢养却是我们的本能。求职的时候,大部分人会尽量选择声望高、体量大、福利待遇好的机构。和动物不同的是,人类在大多数情况下会按照经济学的原理来权衡利弊,这被称作理性,在现代社会,我们在理性的指导下生存。所以我们要找到让我们足够安全的雇主,这样,进入某种形式的牢笼就成了大多数人不可避免的选择。

享受安乐,趋利避害。一直是我们的本能。但这样一种“理性选择”,必然会导致我们缺乏危机意识,从而使生存意识薄弱,变革的意愿变小.创新的动力变弱.也就越容易在竞争的洪流中遭受挫败。所以,刘戈同时给我们这样的建议:

那么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呢?就是尽量地保持身上的野性,尽量延缓生存能力退化的时间,甚至有时候要有意识地给自己寻找一种野生状态。

勇于冒险、不贪安逸、接受挑战、敢于创新,这些成功者的通用要素,就是“野生物种”的基本基因。

刘戈的书告诉我们:不论你处于职场中的哪个级别.只有保持了身上的“野性”,维持自己作为职场中的“野生物种”,才有可能不被淘汰,才有可能获得此前期许的成功。

现在,放下书,照照镜子,看看你的身上,还保留着多少职场的野性?

内容推荐

几千几百年以来,社会的存在状态虽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是“竞争”的生态环境却从未改变。当年有初生牛犊,如今有职场菜鸟;古代有君王臣子,现代有老板员工。本质上来说,我们跟原始社会狩猎的祖先没什么区别,都要凭自己的本事,谋一份生活。但是,许多人的“本事”在和风、温室里消耗殆尽,丧失了最原始的野生状态,也就丧失了最关键的“竞争力”。

此书中,刘戈分析职场困境、描摹职场众生,你总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最重要的,他几乎对于每种困境都有睿智、明确的指点。这些指点来自于他在职场浸淫二十年,更来自于他在《绝对挑战》、“雇主调查”中的经验,让人受益匪浅。

编辑推荐

在这本书中,刘戈并没有教条地去告诉读者“你应该怎么做”、“你应该如何选择”,而是结合现实中的案例或者他所经历、见证过的事件进行分析和评论。他所谈到的内容,几乎涉及了职场中的所有热点,也给所有职场人,特别是职场新人和那些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的“迷茫人群”提供了大量的借鉴。比如在“考公务员”和“逃离大都市”这两个问题上,他鲜明地提出“不想做官就不要考公务员”和“因为买不起房而逃离大都市是愚蠢的选择”两个鲜明的观点,其中细致地分析了一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与职业生涯的关系以及机会成本和未来前景的线性相关,让人耳目一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听戈说职场(野生状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633286
开本 32开
页数 2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8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94
131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5: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