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木兰从军(中国古代孝义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中国人把孝视为人的天性。少女木兰跨战马提长枪替父从军,体现了中华英雄儿女对祖国忠诚,对父母尽孝的高尚情操。虞舜、刘恒、黄香、曾参、蔡顺、陆绩……留下的耐人寻味的故事,让人感动,直至千年。

内容推荐

在浩瀚的中国历史中,励志成才、尊师重教和明理重义的经典故事不胜枚举。我们撷取了一些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经典历史故事。并配以幽默、风趣和夸张的漫画贯穿故事全文,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本套丛书既可作为青少年增长见闻的课外读物,亦是对课本的有益补充,同时也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性格培养与情操养成大有裨益。

目录

孝感动天

黄香温席

卧冰求鲤

亲尝汤药

木兰从军

考叔念母

婉言劝孝

李密陈情

杜环奉常母

鹿乳奉亲

哭竹生笋

蔡顺分桑葚

老莱娱亲

闻雷泣墓

怀橘遗亲

百里负米

弃官寻母

曾参受杖

卖身葬父

试读章节

一、孝子黄香传

湖北省云梦县城北有一个村叫黄孝村,东汉时中国的大孝子黄香就出生在这里,葬在这里。在我国民间,黄香扇衾(qin)温被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广为流传。黄香小时候家中十分贫寒,他九岁时,母亲不幸去世。他对母亲十分怀念,便在母亲坟前盖了一个墓庐,白天帮父亲劳作,夜晚在墓庐里一边守墓,一边挑灯夜读,足足守了三年。不仅如此,他对父亲格外孝敬。夏日炎炎,他为父亲摇扇驱蚊解暑,直到父亲入睡,方才回墓庐学习:严寒冬日,黄香总是先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焐热后,再请父亲入睡,唯恐父亲受凉。

在我国古代第一部孝子故事集《二十四孝》中,黄香被推为首位,有诗赞道:“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儿童知子职,知古一黄香。”

黄香到了十二岁时,江夏太守刘护听说了他为人孝顺的事情,对他十分欣赏。为此,刘护将他召为门下随从,对他另眼相待。黄香家中贫苦,没有仆人,凡事都自己亲身去做。他吃苦耐劳,尽心尽力奉养父亲。在这种情况下,他最终变得精通经书典籍,能写一手好文章,以至于京城人都称赞他是“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由于黄香既有才,又行孝,受到当时皇帝的赏识,被授予郎中的官衔。到了元和元年,汉肃宗亲自下诏,允许黄香到皇宫东观阅读没有读过的书。有一年,正逢千乘王加冠。皇帝在中山官邸会见群臣,特意把黄香介绍给阶前众多亲王和皇子:“你们都认识一下:这就是传说中那位被称为‘天下无双’的江夏黄童啊!”左右人听说过他孝顺的名声,没有不对他另眼相看的。

后来,黄香被皇帝召到安福殿谈论政事,被授予尚书郎官职。他忠于职守,多次向皇帝陈述政事的得失。皇帝对他的进言非常满意,对他的赏赐也非常优厚。但是黄香并不因此就得意洋洋,反而更加谨慎小心。他经常独自一人住在尚书官署,勤奋工作,甚至不出官署大门。皇帝听到他勤于工作的事迹,对他更加信任。有一次,东平清河地方发生了一件“妖言狱”大冤案,受株连的有上千人。当时由黄香负责办理此案。他明察暗访,公断了这起冤案。那些受株连的无辜者全部获释,他们无不感激黄香的恩德。

汉安帝时,黄香被任命为魏郡太守。郡内原有官家的田地,官府每年雇人种植,能收获谷粮几千斛(hu)。黄香说:“做官的人既然已经吃了国家的俸禄,就不应该和百姓争利益。”于是下令把这些地都分给百姓。那一年国内发生了大面积水灾,魏郡也没能避免。当地百姓被水灾祸害,没有钱买粮食。黄香了解情况以后,就把自己的俸禄和所得到的赏赐全部分发给穷人救急。当地的富裕人家受到感召,也纷纷拿出家中粮食救济穷人。这一年,魏郡百姓没有因为饥饿而逃荒。黄香因此得到了当地百姓的一致赞誉。

黄香的一生,以孝子、贤人驰名于世。他的著作相当多,有赋、笺(jian)、奏、书、令五种。清代进士蔡振中曾在拜谒(ye)黄香墓时题诗一首赞日:“南国无双土,东京第一流。风霜余孝魂,爵秩贲(ben)荒丘。姓字樵人识,笺书国史留,更行琼葬处,千载哭忠侯。”

二、云梦“盘鳝”

湖北省云梦县有一道鲜嫩可口、风味独特的美食佳肴——“盘鳝”。据说这道菜同东汉著名学者、孝子黄香有着一段美妙的传说。

一天,黄香从山上打柴回来,见路上有一条两三尺长像蛇一样的“长虫”快要干渴而死,就将它带回家放进屋后的小河沟里。那“长蛇”见了水后就活了过来,感激似的向黄香点了三个头,就钻进了河底。

一年,黄香的父亲突然患了一种面黄肌瘦、四肢无力的怪病,无论是远近闻名的郎中前来诊治,还是黄香自己精心调理,父亲的病就是不见好转!黄香为此急得不思茶饭,人也瘦了不少。

一天夜晚,“长虫”突然托梦给黄香,说它本是玉皇大帝身边的一个黄龙童子,因为偷吃了太上老君八卦炉里未炼到火候的仙丹,发了疯地在天庭里乱窜乱咬,被玉皇大帝贬下凡间,变成一条无牙齿无舌头无鳞片的长虫,起名“鳝鱼”。

P18-22

序言

我们呱呱啼哭而来,或许将来也在啼哭中离去。然而,有一样东西不会灭亡,那就是在中华大地上流传了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则是这一恢弘文化的载体。

老百姓不论识字不识字,几乎每天都在读历史,古时候有茶余饭后的闲聊,地方戏曲的表演,现在还有小说、电视、电影……人们从各种各样冉勺渠道获得了他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观念,代代相传,懂得了忠奸善恶,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和责任。

其实,篇章累牍的“正史”历来与老百姓无缘。在老百姓眼里,故事是如此的生动,史书是如此的枯燥。为此,我们经过幽默的解读,把历史从“正史”的枯燥中解脱出来,以新颖的角度来观察和表现,原来所谓“正史”也可以变得幽默而有趣!

我们编写的《点读历史》以幽默风趣的漫画形式来贯穿故事全文,达到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给读者以激励和启迪: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知识点插入,增长见识,让读者在饱览经典历史故事的同时,丰富知识,以古鉴今。我们的努力,是让读者自己从历史知识的传承当中,真正体会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且能从中得到乐趣!

因此,就让我们以轻松的状态走进历史,来发掘里面闪烁灿烂的钻石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木兰从军(中国古代孝义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瀚海荡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037970
开本 16开
页数 1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小学生(5-1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8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3: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