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文论经典流变(礼记乐记的接受史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薛永武编著的《中国文论经典流变(礼记乐记的接受史研究)》以时间为顺序分上下编,梳理了《礼记·乐记》自先秦至现当代的接受史,上编主要是对《礼记》从宏观的视野上进行提纲挈领的阐释,对《礼记》的形成及其基本内容,对《礼记》的“历时性”阐释与接受以及《礼记》的现代阐释与意义生成,进行动态的审视。下编主要研究先秦音乐理论与《乐记》的思想渊源。

目录

·上编·

《礼记》的阐释、接受

与《乐记》的作者辨析和学科定位

第一章 《礼记》的形成及其基本内容

 一 《礼记》的形成

 二 《礼记》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 《礼记》的历时性阐释与接受

 一 《礼记》在汉代的阐释与接受

 二 《礼记》在三国、晋和南北朝时期的阐释与接受

 三 《礼记》在隋唐时代的阐释与接受

 四 《礼记》在宋元明时代的阐释与接受

 五 《礼记》在清代的阐释与接受

第三章 《礼记》的当代阐释与意义生成

 一 《礼记》对礼的发生学叩问

 二 《礼记》对礼的文化阐释

第四章 《乐记》的作者辨析及其学科定位

 一 《乐记》的作者辨析

 二 《乐记》的学科定位

·下编·

《乐记》的接受史研究

第五章 先秦音乐理论与《乐记》的思想渊源

 一 孔子以前的音乐理论与《乐记》

 二 孔子与《乐记》

 三 庄子与《乐记》

 四 《吕氏春秋》与《乐记》

第六章 荀子《乐论》与《乐记》

 一 荀子《乐论》与《乐记》的关系

 二 荀子《乐论》与《乐记》的异同

第七章 《乐记》在汉代的形成与接受

 一 陆贾的礼乐思想与《乐记》

 二 《淮南子》与《乐记》

 三 《春秋繁露》与《乐记》

 四 司马迁、刘向与《乐记》

 五 班固《汉书》与《乐记》

 六 《三略·下略》、《韩诗外传》、《论衡》与《乐记》

第八章 《乐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接受

 一 阮籍《乐论》与《乐记》

 二 嵇康《声无哀乐论》与《乐记》

 三 刁雍《兴礼乐表》对《乐记》的接受

 四 沈约《宋书》对《乐记》的接受

 五 刘勰《文心雕龙》对《乐记》的接受

第九章 《乐记》在隋唐宋时期的接受

 一 《乐记》在隋代的接受

 二 《乐记》在唐代的接受

 三 《乐记》在宋代的接受

第十章 《乐记》在元明清时期的接受

 一 《乐记》在元代的接受

 二 《乐记》在明代的接受

 三 《乐记》在清代的接受

第十一章 《乐记》在现当代的接受

 一 杨荫浏对《乐记》的接受

 二 吕骥对《乐记》的接受

 三 叶朗对《乐记》的接受

 四 蒋孔阳对《乐记》的接受

 五 蔡仲德对《乐记》的接受

 六 其他学者对《乐记》的接受

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文论经典流变(礼记乐记的接受史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薛永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25610
开本 32开
页数 3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3
出版时间 2012-04-01
首版时间 2012-04-01
印刷时间 201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图书小类
重量 0.3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609.22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7: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