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锡璋等编著的《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精)》重点介绍了1928年以来的殷墟发掘与研究,二里冈商文化与郑州商城的发现与研究,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及夏文化的探索,偃师商城、安阳洹北商城以及商代其他城址、重要遗址和墓葬的发现与研究,夏商时期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发现与研究。本书适合研究历史、考古、文博和美术史的专业人员及爱好者阅读。
| 图书 | 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精)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杨锡璋等编著的《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精)》重点介绍了1928年以来的殷墟发掘与研究,二里冈商文化与郑州商城的发现与研究,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及夏文化的探索,偃师商城、安阳洹北商城以及商代其他城址、重要遗址和墓葬的发现与研究,夏商时期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发现与研究。本书适合研究历史、考古、文博和美术史的专业人员及爱好者阅读。 内容推荐 约公元前21世纪初,中原出现的夏王朝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继之而起的是商王朝,夏商承替延续千年之久。中国古代文明由早期形成阶段至夏商时期趋于成熟并走向繁盛,创造出独具特征的绚丽灿烂的青铜文化,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对其后数千年间中国社会的基本走向产生了深刻影响。 近、现代考古学提供的丰富材料,极大地拓展了认识夏、商文明的视野。以田野工作为基础的考古学研究,成为重建夏、商信史的主要途径。杨锡璋等编著的《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精)》系统介绍了20世纪夏商考古的发现和研究成果,及其为探索夏、商历史,重现夏、商文明所做出的贡献。 《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精)》重点介绍了1928年以来的殷墟发掘与研究,二里冈商文化与郑州商城的发现与研究,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及夏文化的探索,偃师商城、安阳洹北商城以及商代其他城址、重要遗址和墓葬的发现与研究,夏商时期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发现与研究。书中以“偃师商城之始建为夏、商王朝交替界标”说为基点,论证了夏、商文化关系和难解的夏、商文化界定问题;进而追溯了二里头文化之前的早期夏文化和先夏文化;还讨论了夏、商文化与周边地区文化的关系及其历史意义。作为系统论述夏商时期考古学的著作,《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精)》阐述了关于夏商考古研究的任务、特点与方法以及相关的思考,展望了夏商考古学发展的前景。 《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精)》适合研究历史、考古、文博和美术史的专业人员及爱好者阅读。 目录 《中国考古学》总序 绪论 第一章 夏文化探索 第二章 二里头文化 第三章 先商文化探索及相关问题 第四章 商代早期的商文化 第五章 商代中期的商文化 第六章 商代晚期的商文化 第七章 商代的经济、技术、文字和艺术 第八章 夏、商王朝周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 附录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杨锡璋//高炜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44288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668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996 |
| 出版时间 | 2003-12-01 |
| 首版时间 | 2003-12-01 |
| 印刷时间 | 2011-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69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43.5 |
| 印次 | 2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66 |
| 宽 | 197 |
| 高 | 4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45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