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大师经典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大师告诉我们,科学与艺术——一切和我们生存有关的知识——都可以是非常有趣的。 由卢梭所著、张庆博翻译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可以激起您的阅读兴趣,从而让您不至于与这些想象力比迪斯尼还奇特有趣的“经典”擦肩而过——他们类似于央视的“百家讲坛”,属于钻石级的于丹、易中天。不同的是,和于丹们相比,这些大师的经典,经历了历史的严格考验,更加“恒久远”。

内容推荐

你买到卢梭所著、张庆博翻译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得到的不仅是纸张、墨水和胶水,你得到的,将会是一个全新的人生。爱、友谊、幽默和大海里夜航的船——天地之间,都在这本书,这本真正的书里!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阐发了卢梭的政治哲学思想,为《社会契约论》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他整个政治学说的导言。这是一本充盈着智慧的书。它的每行,都渗透着作者苦苦的求索。卢梭的思辨如蛟龙,从各个角度逻辑清晰地阐释为什么人类的进步史就是人类的堕落史。读着它,就像走一条蜿蜒的路,即使他不告诉你结果,下一个拐角出现时,也往往应验你的想象,于是思路渐渐明晰,海阔天空的世界呈现在眼前,与顾影自怜相异,与日常细碎不同……

目录

献给日内瓦共和国

本论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作者附注

试读章节

我要论述的是人,而我研究的问题启示我,应当向人们讲清楚:一个畏惧发扬真理的人是不会提出这个问题的。所以,我虽然才疏学浅,但在曾经给我鼓舞的贤者前面,依然要论述人类的起源这个问题。如果能够不辜负这个论题,能够让各位评判员满意,我将会感到荣幸。

我认为在人类中存在两种不平等:一种是自然的或生理上的不平等,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种平等是基于自然和生理因素,由年龄、健康、体质以及心智上的差异而产生的;另一种是精神上的或政治上的不平等,它起因于人群间的一种共同协议,尽管它在形式上有很大的差别,但它存在的根源是由人们认可和同意的。它包括某一些人由于损害别人而得以享受的各种特权,譬如:比别人更富足、更显贵、更有权势,或者让别人服从自己。

我们没有必要追问,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自然方面的不平等,因为它的字面意义里,已经包含了这一问题的答案。我们更没有必要追问,这两种不平等有没有实质性的联系。因为,这就等于在问是不是所有发号施令的人一定比服从命令的人更优秀,是不是人们的体力或智力,才能或品德总和他们的权势或财富相称。这样的问题,交给奴隶们讨论,让他的主人听,或许还可以,让有理性、追求自由和真理的人去探讨显得有点不合适。

那么这篇论文究竟要论述什么呢?它是要指出在人类社会的演进中,在什么时候,权力取代了暴力,法律取代了自然规则;是要说明到底经过了怎样的变化,才使得强者能够决意为弱者服务,人民愿意牺牲自己的实际幸福,去换取一种空想的安宁。

研究过社会基础的哲学家们都认为要研究人类,就应追溯到自然状态,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这样做。有些人不加思考便毫不犹豫地设想,在自然状态中的人,已经有了正义和非正义的观念,但他们却不能解释为何生活在自然状态中的人会有这种观念、这种观念对他有什么用处;另外有一些人在提到自然权利时,就认为每个人都具有财产所有权,但他们却没有对最核心的东西——“所有”这个词进行阐释。还有一些人先赋予强者统治弱者的权力,然后就断定,政府是由此产生的,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原始人要理解“权力”和“政府”等名词的意义,需要经过多么漫长的时间。总之,所有这些人不断地在讲人类的需要、贪婪、压迫、欲望和骄傲的时候,其实就是把从社会里得来的一些观念,直接嫁接到自然状态中去了。总之,他们看上去是在论述野蛮人,而实际上描绘的却是文明人。甚至现代的许多学者,他们承认自然状态的存在,可是一读《圣经》,他们就觉得人诞生后就直接从上帝那里获得了智慧和教导,而没有经历过自然状态;如果我们像其他的哲学家一样,对摩西的著述深信不疑,那么我们就会觉得人类没有在自然状态中生活过,即使洪水发生之前也没有,除非他们因某种非常事故重新坠入其中。反对这种说法的观点通常会遭到激烈地批判,而且很难被证明。

所以我们首先要把一切事实撇开,因为这些事实是与我所研究的问题毫不相干的。我们不应当把在这个主题上所进行的一些研究都认为是历史真相,而只能认为是一些假定和有条件的推理。这些推理与其说是适于说明事物的真实来源,不如说是适于阐明事物的性质,这就像我们的物理学家对于宇宙的形成所作的那些推理,是不能当做宇宙形成的事实的。宗教让我们相信:上帝自己刚把人类创造出来,就立刻使人摆脱了自然状态,他们是不平等的,因为上帝愿意他们那样。但是宗教也没有禁止我们根据人和他所处的环境来推测,要是让人类顺其自然的发展,他将会变成什么样子?这正是我要论述的问题。由于我的论题涉及整个人类,所以我尽量采用一种适宜于各国人接受的方式,或者说撇开时间和地点,只探讨人。我假想自己正在古雅典的学院里,正背诵老师留给的作业,评判员是柏拉图和克塞诺克拉特,听众就是整个的人类。

啊!人啊,不论你身在何方,不论你有什么样的观点、意见,请关注吧!这是你的历史,我确信自己曾经读过他;但我不是在你爱撒谎的同类所写的书里面读的,而是在永不撒谎的大自然里读的。自然是不会撒谎的,或许,即使有一点点的东西可能不太真实,那是我在无意中夹杂了自己的观点。

我所探讨的时代距今已很遥远了,你已改变了最初的样子,而且改变很大!我所要给你描述的,是你这一种类的生活。这种描述是依照人的本性进行的,这种本性已经被你后天的教育和习惯所破坏,但是还没有被彻底破坏掉。我觉得有这样一个时代,人愿意停留在那里,你将会追寻你愿意整个人类在那里停留的那个时代!如果你不满意现状,种种因素预示着你的后代也将会有更大的不满,因此,你可能愿意倒退到那个时代。这无疑是对你先祖的赞扬,对同代人的批评,也会使不幸生在你以后的人感到震惊。P20-21

序言

“真正的书”与“夜航的船”

“天哪!你卖给人一本书的时候,你卖给他的不仅是12盎司的纸张、墨水和胶水,你卖给他的是一个全新的人生。爱、友谊、幽默和大海里夜航的船——天地之间,都在一本书,一本真正的书里。”

编完最后一本“大师经典”,看着这一叠叠等待起航的稿件,我很自然地想起美国作家莫里(Christopher Modey,1890—1957)的名言。“全新的人生”、“真正的书”、“夜航的船”——一还有什么能比这些词语更能说明这些图书的意义?人类漫长的精神成长史上,产生了无数伟大的人物和伟大的作品,他们把笔触深入人类的心灵,用“爱、友谊、幽默”搭建了一个供我们灵魂栖息和漫游的精神世界,让我们“在这漫游途中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周国平语),笔底充满关怀,使我们的人生“夜航”从此不再孤单。

此刻,我_边像即将远航的水手一样仔细检视着发稿前的每一个细节,一边想着该向乘坐这班“航船”的读者朋友说些什么“编者的话”。

中国人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当我们享用着现代文明孵出的各种“鸡蛋”的时候,追根溯源,居然发现,绝大多数“母鸡”都跟一个年轻、伟大的国家有关。所以,本期的“大师经典”从《美国的故事》开始。让我们一起搭上这一班“夜航的船”,一起周游世界、穿越时空,开始一次愉快的环球之旅吧。

从现在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出发吧!

第一站,美国费城,主题:“现代”孵化器。

250多年前,当曹雪芹在京西寒舍写下《南鹞北鸢考工志》,沉浸在风筝的“扎、糊、绘、放”四艺中的时候,远在大洋彼岸的费城,一位年长曹先生不足十岁的中年男人也迷上了风筝。他将系上钥匙的风筝,用金属线放飞到天空密布的云层中,被雨淋湿的金属线,将闪电引到了手指与钥匙之间。

也许在这时,大观园的美眉们,也将她们的美好愿望,托付给一只只纸鸢送上青云。

当时地球上最聪明最博学的两个人,分别为自己的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一个凭着天生的敏感,写出了一部注定不朽的哀婉祭文;一个则凭着天生的智慧,为新时代的开始放出最美的礼花。一个由锦衣玉食而穷愁潦倒,深爱自己的文化却走投无路、郁郁而终;一个则由清贫困苦而功成名就,在历史提供的新舞台上大展拳脚、造福人类。

他们的人生就像是自己分别代表的两个帝国、两种文化此后命运的缩影:一个如日薄西山,被迫在改革与崩溃中蹒跚摇摆;一个则如日出东海,一路在光荣与梦想中高歌猛进。

费城的那个人叫本杰明·富兰克林。他向苍天要电,是“电时代”最卓越的奠基人;他向暴君要权,是著名的《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他的人生,在《富兰克林自传》和《美国的故事》中,都有栩栩如生的再现。

第二站,意大利威尼斯,主题:富贵险中求。

经过20多年的游历,经过一场残酷的战争,被关在战俘营的马可·波罗,终于有时间可以回顾自己九死一生的传奇人生了。一位作家记录了他的故事,于是有了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马可·波罗游记》;一位地理学家根据书中线索,绘制了最早的世界地图;一群看了这部书的欧洲人,先后踏上了航海、探险、发现新大陆的旅程。对于这部真正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的通俗畅销书,作者是这样介绍的:“皇帝、国王、贵族、骑士和其他所有人们,如果你们希望了解东方各国、各地区不同的风土人情,那请阅读这本书吧……众所周知,自从上帝创造亚当以来,无论异教徒、萨拉森人、基督教教徒,或是其他种族的人,都没有看见或听说过如此多的奇闻逸事……”

更重要的,这位威尼斯商人、探险家,在中国元朝生活了17年,书中的中国,不仅是主要描述对象,还是一个天堂。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他曾经站立的地方,好奇的目光扫过的地方,也许就有你的故乡。

第三站,日本,主题:军国的背影。

对于一般的中国人来说,武士道关乎一段惨痛的记忆,留下的印象多是“膏药旗”加“武运长久”,是疯狂的屠戮和自虐。2010年,一位年轻的中国历史学者写完《明治维新——改变日本的50年))'特意将前言写成《引言:<武士道>——日本人想要告诉世界的话》。在这篇《引言》里,作者没有介绍自己的作品,而是向读者推荐并详细解读了一部有关日本文化的经典作品——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作者指出:“要了解明治维新,要了解日本史,要了解日本这个民族,对‘武士道’这三个字,恐怕无法抱着虚无主义的态度嗤之以鼻,而是要正视它的存在,通过它去解读日本人在明治维新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中的民族心态和民族行为。”

在“日出之国”,听听“日本人想要告诉世界的话”,也许对不少人来说,真是一次感受“全新人生”的良机,希望您能有机会听到新渡户稻造的声音。

还有卢梭和路威:《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以及《文明与野蛮》。

我就不再絮叨了,相信您在这次愉快的“洲际旅行”中,一定能从这个多彩世界呈现给我们的各种不同的面孔中,读出深刻的内涵,一定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见识,一定有足够的聪明和智慧,破解形成我们“不平等”的各种“文明与野蛮”。

“在月球遥望地球,我看不到任何国界,我觉得地球就是一个整体,我的整个思想也就开阔了。”这是美国最后一名登月者尤金·塞尔南说的一句很经典的话。登月,是“美国故事”的最新版本。我们虽然没机会在月亮上回望故乡,但我们同样可以具备那样的胸怀和眼光。正是这些大师,用他们不朽的经典,为我们搭建了一艘永不沉没的“夜航的船”。

和尤金一起登月的宇航员约翰·杨说:

“啊!你见过一个地球之后,你也就什么都见过了。”

通过这次愉快的“环球旅行”,经过这么多的“大师”指点,您将见到什么?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吾“师”,不亦乐乎?

世界很小很小,心却很大很大。

编者

2012年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大师经典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卢梭
译者 张庆博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4100303
开本 16开
页数 1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2-02-01
首版时间 2012-02-01
印刷时间 2012-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565.26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39
17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6:5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