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第一章 恢复性司法的伦理审视
第二章 被害化和恢复性司法:道德背景和政治后果
第三章 探寻犯罪人康复的一种恢复性模式:实践的理论化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
第四章 恢复与家庭:教育学的见解
第五章 恢复性惩罚和惩罚性恢复
第六章 国家、社区与恢复性司法:异见、崇古和断章取义
第七章 构建恢复性体制
第八章 恢复性法理探究
第九章 法与恢复性司法:一种整合的、系统的进路
第十章 法与恢复司法:社会伦理基础和司法基础研究
参考文献
索引
| 图书 | 法与恢复性司法/恢复性司法译丛 |
| 内容 | 目录 导 读 第一章 恢复性司法的伦理审视 第二章 被害化和恢复性司法:道德背景和政治后果 第三章 探寻犯罪人康复的一种恢复性模式:实践的理论化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 第四章 恢复与家庭:教育学的见解 第五章 恢复性惩罚和惩罚性恢复 第六章 国家、社区与恢复性司法:异见、崇古和断章取义 第七章 构建恢复性体制 第八章 恢复性法理探究 第九章 法与恢复性司法:一种整合的、系统的进路 第十章 法与恢复司法:社会伦理基础和司法基础研究 参考文献 索引 内容推荐 “恢复性司法”从一个鲜为人知的术语,迅速跃升为在“刑事司法向何处去”之争议中占据核心地位的理念。但也正因为其成为争议的主流话语,也就随之出现了新的紧张关系和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要在法与基于非正式商议的恢复性司法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结合点。 洛德·沃尔格雷夫编著的《法与恢复性司法》之目的是从各个不同维度对该问题加以分析,探索恢复性司法的社会基础和伦理基础,研究恢复性司法与康复、惩罚之间的关系,并从宪政民主的角度审视将恢复性司法发展成为应对犯罪之主流措施的可能性。《法与恢复性司法》所处理的问题包括: 非正式程序如何与正式程序并行不悖? 自愿与强制之间的关系如何才算适当? 如何使恢复性司法程序、原则与法律标准、法律保障及法律规范相协调? 恢复性应对措施与依法裁决的刑罚如何平衡? 编辑推荐 洛德·沃尔格雷夫编著的《法与恢复性司法》目的是从各个不同维度对该问题加以分析,探索恢复性司法的社会基础和伦理基础,研究恢复性司法与康复、惩罚之间的关系,并从宪政民主的角度审视将恢复性司法发展成为应对犯罪之主流措施的可能性。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法与恢复性司法/恢复性司法译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比利时)洛德·沃尔格雷夫 |
| 译者 | 郝方昉//王洁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5304774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0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66 |
| 出版时间 | 2011-06-01 |
| 首版时间 | 2011-06-01 |
| 印刷时间 | 2011-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8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914.0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8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5 |
| 高 | 2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11-4388 |
| 版权提供者 | The Editor and Contributors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