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抄底逃顶实战技巧(股市第一生存法则)/郝鸿雁实战操盘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作者郝鸿雁为自身证券投资人,尤其擅长短线投资,在散户中有一定影响,至今已出版过五本同类图书,均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抄底和逃顶向来是股市操作的难点,即便你深悟K线、分时图、均线、量能等各种重要指标,但如何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确实最终确定获利多少的关键操作步骤。本书便从实战出发,结合作者多年股市操盘经验,利用各种盘面指标和所产生的特征,综合讲解这两个关键操盘环节的各种技巧个判断标识,能使广大中小散户从最简单的盘面迹象下手,切实从乱象丛生的股市中增大获利系数,赢得足够的操作空间。

《抄底逃顶实战技巧(股市第一生存法则)》文字通俗易懂,配有大量的图片和案例,即便是没有任何操盘基础的投资者,通过对本书的学习,也可以进行独立操作获利。对于有经验的投资者来说,也可以优化原有的操盘技术,巩固盘口买卖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投资操作水平。

当前股市正处于底部酝酿时期,随时有走牛的可能,所以,《抄底逃顶实战技巧》的上市正好契合当下股市行情,正还可以指导广大中小散户读者辨识个股底部形态并顺利抄底待涨,并在阶段行情或即将到来的大行情中顺利判断逃顶,保有胜利果实。

内容推荐

《抄底逃顶实战技巧(股市第一生存法则)》由郝鸿雁所著是,要想在股市中长期生存下去,首先学会卖,然后才是学会买。这里所说的卖,是指逃顶;而买,就是指抄底。当顶部临近或是已经到来时能及时撤退;当底部形成后,要敢于买入。虽然逃顶和抄底看似简单,但操作起来却是难之又难,向来是股市操作的最关键点。

由于顶部和底部都是在形成之后投资者才会恍然大悟,在形成的过程中,许多人或是心理处于纠结状态而错过操作时机,或是忍不住市场诱惑、不守操作纪律而失误操作。这样一来,要么是深套在山顶,要么是持币在谷底。即便你已在股市征战多年,深悟K线、分时图、均线、量价等各种重要指标,深悟基本面分析,但顺利逃顶、顺利抄底也绝非易事。

作为“郝鸿雁实战操盘系列”丛书的第二本,《抄底逃顶实战技巧(股市第一生存法则)》便从实战出发,结合作者多年操盘经验,利用各种盘面指标和所产生的特征,综合讲解这两个关键操盘环节的各种技巧和判断标识,从而使广大投资者能在对抄底、逃顶全面认识的基础上,从最简单的盘面迹象下手,切实从乱象丛生的股市中理清思路,增大获利系数,赢得足够的操作空间。

目录

前言 / VII

上篇 抄底

第1章 底部的初步认识 / 3

 1.1 什么叫底部 / 3

 1.2 底部的特征 / 4

 1.3 利用政策消息辨别底部 / 7

第2章 底部形成时的各种K线形态 / 11

 2.1 单根见底K线 / 11

 2.2 见底K线组合 / 32

第3章 底部形成时的各种技术形态 / 53

 3.1 V形底 / 53

 3.2 双底 / 56

 3.3 头肩底 / 59

 3.4 三重底 / 69

 3.5 岛形底 / 74

 3.6 塔形底 / 77

 3.7 圆弧底 / 80

第4章 利用均线进行抄底 / 83

 4.1 利用短期均线抄底 / 84

 4.2 均线处于纠缠状态时的抄底时机 / 99

 4.3 中长期均线形成黄金交叉时的抄底时机 / 100

 4.4 均线系统形成多头排列时的抄底时机 / 104

 4.5 周、月线图中均线形态发生改变时的抄底时机 / 106

第5章 三种底部 / 111

 5.1 短期底部 / 111

 5.2 中期底部 / 117

 5.3 长期底部 / 120

第6章 底部的识别与确认 / 123

 6.1 利用乖离率确认底部 / 123

 6.2 识别假的底部形态 / 125

 6.3 筑底失败与假的底部的区别 / 128

第7章 如何抄底 / 133

 7.1 什么是抄底 / 133

 7.2 抄底的原则 / 134

 7.3 抄底的技巧 / 136

 7.4 成交量对抄底的作用 / 141

 7.5 如何把握抄底机会 / 144

 7.6 利用趋势线抄底 / 154

 7.7 利用MACD指标底背离抄底 / 157

 7.8 利用布林线指标抄底 / 159

 7.9 如何识别反转与反弹 / 163

下篇 逃顶

第8章 顶部的初步认识 / 169

 8.1 什么叫顶部 / 169

 8.2 顶部的特征 / 169

 8.3 利用政策消息辨别顶部 / 171

第9章 顶部形成时的各种K线形态 / 173

 9.1 单根见顶K线 / 174

 9.2 见顶K线组合 / 188

第10章 顶部形成时的各种技术形态 / 203

 10.1 倒置V形 / 203

 10.2 双顶 / 205

 10.3 头肩顶 / 207

 10.4 多重顶 / 212

 10.5 顶部岛形反转 / 214

 10.6 塔形顶 / 216

第11章 利用均线逃顶 / 221

 11.1 均线死亡交叉 / 221

 11.2 死亡谷技术形态 / 223

 11.3 均线空头排列 / 225

 11.4 均线处于纠缠状态时的逃顶机会 / 227

第12章 在短期顶部形成时均线的应用 / 229

 12.1 利用5分钟周期均线短线逃顶 / 229

 12.2 利用60分钟周期均线短线逃顶 / 233

 12.3 股价有效跌破5日均线时卖出 / 235

第13章 中长期顶部 / 241

第14章 顶部的形成及识别 / 243

 14.1 顶部形成时成交量的变化 / 243

 14.2 识别真假顶部 / 247

第15章 逃顶的时机及技巧 / 251

 15.1 逃顶时机 / 251

 15.2 利用上升通道逃顶 / 252

 15.3 利用MACD顶背离逃顶 / 256

 15.4 利用乖离率逃顶 / 259

 15.5 利用布林线指标逃顶 / 261

附录 / 263

 一、历史上影响中国股市的大事及其影响 / 263

 二、逃顶抄底口诀 / 267

试读章节

底部,是指股价由下跌走势转为上升走势之前的一个转势区间,当股价在这个转势区间内波动时,便是筑底的全过程。从形态上划分,底部包括我们常常见到的双底、头肩底、潜伏底等;从时间上划分,底部又有短期底部、中期底部和长期底部之分。我们在判断底部是以何种形态出现时,首先要知道此时股价是短期的底部还是中长期底部,然后再去判断股价见底的形态。短期底部多是以V形形态出现,中期底部多是以双底、头肩底等形态出现,长期底部则多是以潜伏底、圆弧底形态出现。

通常情况下,筑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便是短期底部也不会在一两个交易日内完成,因此投资者在确认底部形态时,不要急于进场操作,而是要等到趋势明朗之后。

有很多投资者认为,既然可以利用技术分析去判断底部成立,那为什么不去抄底,而是非要等到股价向上突破之后,这样不是买不到最低点了吗?其实提出这种问题的大多是新股民,急于进场的也大多是这部分投资者。而有较丰富投资经验的投资者是很少会抢着抄底的,因为他们知道底部是最难测的,只有回过头来看,才能知道前期的走势究竟是不是底部,也只有在股指或股价成功向上突破之后,才能确认底部成立。在没形成突破之前,任何底部形态也只能看做是疑似底部。既然是疑似底部,就会存在变数,而我们又不是主力资金,无法操纵股价,因此只能去选择一个安全的买点,才能避免遭受损失。

P3-4

序言

投资者要想在股市中长期生存下去,首先要学会卖,然后才是学会买。这里所说的卖,是指逃顶;而买,就是指抄底。当顶部临近或是已经到来时,能够及时撤退;当底部形成后,要敢于买入。逃顶和抄底看似简单,但操作起来却是难之又难。股市中有句谚语:“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卖比买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卖得好,才能躲避风险保住利润,而买点把握得再好,如果把握不好卖点,那么什么都将是浮云。

由于底部和顶部都是在形成之后投资者才发现原来股价已经见底或是见顶,在底和顶形成的过程中许多人的心理都处于极度兴奋或是过度恐慌中,因此往往错过了最佳的买进和卖出时机。本书是通过个股的各种走势变化对顶部和底部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来帮助投资者解决抄底和逃顶的难题。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内容为抄底,下篇内容为逃顶。两篇内容全部从技术分析角度出发,利用各种分析手段帮助投资者寻找抄底和逃顶的机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抄底逃顶实战技巧(股市第一生存法则)/郝鸿雁实战操盘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郝鸿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33350
开本 16开
页数 2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6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0.91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2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8: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