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最好的杂文大全集(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张保林主编的《最好的杂文大全集》内容介绍:杂文是随感式的杂体文章,一般有短小活泼、犀利讽刺的特点。内容无所不包,格式丰富多样,有杂感、杂谈、短评、随笔、札记等。杂文也是广大读者喜欢的文体之一,特别是针对社会热点、历史事件发表看法的作品和抒发闲适心情、调侃世事百态、文字幽默风趣的小品随笔。近些年来,杂文的受欢迎程度已经逐步赶上甚至超过了大部头的文学作品。

内容推荐

在中国的文学长河中。从来没有哪一种文体像杂文这样,有着凤凰浴火般传奇的经历。古典文学中的诸子百家、唐宋八大家、明清时期的性灵派和桐城派等等,都著有许多鞭辟入里的论述古文。“五四”时期,鲁迅以及其他作家继承了这种优良的文学传统,同时接受了欧美尤其是英国随笔式文体的影响。有意识地使用欧美散文随笔创作的风格进行破旧立新,使中国杂文发展为一种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或表现作者思想观点的文艺性论文。张保林主编的《最好的杂文大全集》所选200余篇作品代表着杂文创作的最高成就,或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或求索真理、剖析人生……一起来翻阅《最好的杂文大全集》吧!

目录

亚洲

 中国

 印度

 日本

北美洲

 加拿大

 美国

欧洲

 奥地利

 捷克

 英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波澜

 罗马尼亚

 俄罗斯

试读章节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日老大帝国,再则日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任公日: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泼兰地酒;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任公日: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任公日:伤哉老大也。浔阳江头琵琶妇,当明月绕船,枫叶瑟瑟,衾寒于铁,似梦非梦之时,追想洛阳尘中春花秋月之佳趣。西宫南内,白发宫娥,一灯如穗,三五对坐,谈开元、天宝间遗事,谱《霓裳羽衣曲》。青门种瓜人,左对孺人,顾弄孺子,忆侯门似海珠履杂还之盛事。拿破仑之流于厄蔑,阿刺飞之幽于锡兰,与三两监守吏或过访之好事者,道当年短刀匹马驰骋中原,席卷欧洲,血战海楼,一声叱咤,万国震恐之丰功伟烈,初而拍案,继而抚髀,终而揽镜,呜呼!面皴齿尽,白头盈把,颓然老矣。若是者,舍幽郁之外无心事,舍悲惨之外无天地,舍颓唐之外无日月,舍叹息之外无音声,舍待死之外无事业。美人豪杰且然,而况于寻常碌碌者耶!生平亲友,皆在墟墓,起居饮食,待命于人;今日且过,逞知他日,今年且过,遑恤明年。普天下灰心短气之事,未有甚于老大者。于此人也,而欲望以拿云之手段,回天之事功,挟山超海之意气,能乎不能?

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立乎今日以指畴旨,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秦皇汉武,若何之雄杰;汉唐来之文学,若何之降盛;康乾间之武功,若何之炬赫!历史家所铺叙,词章家所讴歌,何一非我国民少年时代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陈迹哉!而今颓然老矣。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处处雀鼠尽,夜夜鸡犬惊。卜八省之土地财产,已为人怀中之肉;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岂所谓“老大嫁作商人妇”者耶?呜呼!凭君莫话当年事,蕉萃韶光不忍看。楚囚相对,岌岌顾影;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国为待死之国,一国之民为待死之民,万事付之奈何,一切凭人作弄,亦何足怪!

任公日: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是今日全地球之一大问题也。如其老大也,则是中国为过去之国,即地球上昔本有此国,而今渐澌灭,他日之命运殆将尽也;如其非老大也,则是中国为未来之国,即地球上昔未现此国,而今渐发达,他日之前程且方长也。欲断今日之中国为老大耶,为少年耶?则不可不先明“国”字之意义。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地球上之有完全成立之国也,自百年以来也。完全成立者,壮年之事也;未能完全成立而渐进于完全成立者,少年之事也。故吾得一言以断之日:欧洲列邦在今口为壮年国,而我中国在今日为少年国。

夫古昔之中国者,虽有国之名,而未成国之形也,或为家族之国,或为酋长之国,或为诸侯封建之国,或为一王专制之国。虽种类不一,要之其于国家之体质也,有其一部而缺其一部,正如婴儿自胚胎以迄成童,其身体之一二官支,先行长成,此外则全体虽粗具,然未能得其用也。故唐虞以前为胚胎时代,殷周之际为乳哺时代,由孔子而来至于今为童子时代,逐渐发达,而今乃始将人成童以上少年之界焉。其长成所以若是之迟者,则历代之民贼有窒其生机者也。譬犹童年多病,转类老态,或且疑其死期之将至焉,而不知皆由未完全、未成立也,非过去之谓,而未来之谓也。

且我中国畴昔,岂尝有国家哉?不过有朝廷耳。我黄帝子孙,聚族而居,立于此地球之上者既数千年,而问其国之为何名,则无有也。夫所谓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朝有朝之老少,国有国之老少。朝与国既异物,则不能以朝之老少而指为国之老少明矣。文、武、成、康,周朝之少年时代也,幽、厉、桓、赧,则其老年时代也;高、文、景、武,汉朝之少年时代也,元、平、桓、灵,则其老年时代也。自余历朝,奠不有之。凡此者谓为一朝廷之老也则可,谓为一国之老也则不可。一朝廷之老且死,犹一人之老且死也,于吾所谓中国者何与焉?然则吾中国者,前此尚未出现于世界,而今乃始萌芽云尔。天地大矣,前途辽矣,美哉我少年中国乎!P1-2

序言

杂文是随感式的杂体文章,一般有短小活泼、犀利讽刺的特点。内容无所不包,格式丰富多样,有杂感、杂谈、短评、随笔、札记等。杂文也是广大读者喜欢的文体之一,特别是针对社会热点、历史事件发表看法的作品和抒发闲适心情、调侃世事百态、文字幽默风趣的小品随笔。近些年来,杂文的受欢迎程度已经逐步赶上甚至超过了大部头的文学作品。

在中国的文学长河中,从来没有哪一种文体像杂文这样,有着凤凰浴火般传奇的经历。

古典文学中的诸子百家、唐宋八大家、明清时期的性灵派和桐城派等等,都著有许多鞭辟人里的论述古文,同我们现代杂文的风格非常相像。这些古文小品直面社会,直面人生,闪烁着一针见血的理性光芒。例如方孝孺的《蚊对》、韩愈的《马说》《师说》、柳宗元的《三戒》、皮日休的《原谤》、刘基的《卖柑者言》、姚鼐的《议兵》等等,数不胜数。

“五四”时期,鲁迅以及其他作家继承了这种优良的文学传统,同时接受了欧美尤其是英国随笔式文体的影响,有意识地使用欧美散文随笔创作的风尚破旧立新,使中国杂文发展为一种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或表现作者思想观点的文艺性论文。杂文是独特的,它不同于古代散文、欧美随笔的随意挥洒,而是以思想性、论战性见长;艺术上言辞机警,常借助形象比喻来议论人或事,有强烈的震撼力。

说到这里,不得不再一次提到一个伟大的名字——鲁迅,鲁迅先生的杂文,无疑有开创性意义,其思想的深刻、观察的犀利、分析的透辟、语言的凝炼、风格的刚健、文采的自然清新等,至今都无人可与之比肩。而他直面人生、忧济黎元、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猛士姿态和他的披荆斩棘、开辟新途的先驱者形象,更是光耀文学史的一柱火炬,他的“鲁迅式杂文”已成为思想文化宝库中珍贵的一部分,是对两千年中国史循环论的揭破——“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王羲之《兰亭集序》),是对迥异于其他民族的中华民族心理的“诛心之论”。为什么到现在还有个别人害怕读鲁迅先生的文章,这就是最重要的原因——他不但要针砭时弊,更要竭力撕破那流传了两千多年的“世”弊黑幕。鲁迅先生不仅要对同时代的社会负责,更要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负责。

如今的杂文不仅是匕首、是投枪,更是社会感应的神经,诊断痼疾的良医。杂文家可以中外古今旁征博引,纵横上下独抒己见;也可以选择各种途径发表言论,传统纸媒有形、网络平台超快。一句话,现代杂文的生命力在于植根社会,贴近民生,关心自己时代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写时评、杂感绝不蜻蜓点水,逞一时之快;写随笔、札记也不闭眼论道,对白纸空谈;说的是实实在在话,表的是真真切切心。

正因为杂文是深深植根于社会的土壤之中,所以杂文品质的提高与繁荣,离不开杂文家对时代环境、社会风气和民生疾苦的关注、思考、透视和分析,对人的命运与自然、宇宙的由衷关怀,没有这样的思想境界、犀利眼光和深厚涵养,就难有情文并茂的好杂文。同样的,一篇优秀的杂文也如同哲学规律一样适用于任何一个时代。有一个笑话:一个伟大的杂文家逝世一百年纪念仪式上,人们正在对他进行悼念,此时,从来没读过作家作品的国王拿起了作家的书……随后,国王命令焚毁这个作家所有的作品,大臣惊问其故,国王说:“我知道他骂的究竟是谁了。”

有人说杂文的内容太杂,讥谈时事,品味人生,赏析文化,怀旧感叹,所以很难界定它的范围,一不小心就把它归人散文一类了。有人说杂文的魅力在于杂,杂而多彩,杂而多趣,杂而多识,能以对话的方式谈哲学,能用诗体撰述人生哲理……信手拈来,随手写就。也有人说,杂文也许是最考验作者学问功力的一种文体,一篇好的杂文有时涉及哲学、文学、历史乃至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不能要求杂文家样样精通,但至少要触类旁通。还有人说……说的人多了,所以一字概括日“杂”。

“杂”首先体现在文体不受约束,怎么写着方便,怎么写着有味儿,就怎么写,可以是寓言体、新闻体、对话体、断想体,也可以是什么都有的混合体。其次是语言的选取自由,可以满篇文言,之乎者也酸死读者;可以评书快板,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可以夹杂方言,如村头闲聊;可以夹杂英文日语。直喻、反讽、赞扬、鞭挞、幽默、抒情,只要得体,均可为我所用,蔚为大观。最后是风格多变,尖刻的、典雅的、冲和的、温醇的、俊逸的、隽永的、瑰丽的、睿智的、幽默的、端庄的……千人千面,个个不同。在编者看来(至少在中国),一流的作家、学者不一定当得了一流的杂文家,可一流的杂文作家通常是一流的作家、学者。

鲁迅说,他写杂文是“绝望的抗争”;粱启超说,他写杂文乃是“情动于中,发而为文”;林语堂说,他的杂文是“内心的宣示”;徐志摩说,著文原是有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感情”……正是有这样一种感慨,国事、家事、天下事,才事事关心;或赞扬,或批判,或探索,总是乐此不疲,精力充沛。与中国的杂文家高度的政治敏感力比较起来,欧美的作家更关注人自身的一些东西,比如人性、生活状态、人与自然的共存等等,具有更多的审美性和愉悦性。此外,在编者看来,从关注的广度和思考的深度上比较,欧美的作家也是要略胜一筹的。不过,说到底,尖锐、泼辣、幽默是受大众欢迎的三大风格;耐读、可信、解气是杂文雅俗共赏的三大条件。这个见解是对是错,自然需要读者们自己去阅读去比较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最好的杂文大全集(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保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9076140
开本 16开
页数 42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700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9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16
丛书名
印张 2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86
197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2:5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