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想事做事成事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在实践层面上很好地诠释了做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帮助读者去挑战个人效能的高度,从而为所服务的组织和所处的社会作出贡献。

全书以“七个习惯”为线索,结合大量的、不同人的工作和生活中的事例来对其加以解剖,勾勒出了一幅在中国社会背景下个人效能的群像图,以“想事—做事—成事”的理论架构来提问,力图理解践行“七个习惯”的原则和方法的精髓。其内容可谓生动、精彩、深刻。希望读者读完此书,能从此书中获得力量去实践“七个习惯”,成为高效能人士,从而造就个人成功,提高组织业绩,推动社会进步。

内容推荐

我们渴望在生命的每个阶段都能成功,成就高效能。作为“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门全球经典课程的认证讲师,作者告诉大家培养主动积极、以终为始、要事第一的好习惯,积累个人成功的基础习惯;培养双赢思维、知彼解已、统合综效的好习惯,建立公众成功的良好习惯;培养不断更新的好习惯,最终实现在不断更新的习惯中高效腾飞。不论个人成功、公众成功,还是实现高效腾飞,其核心理念是用七个习惯的思维去想事,用七个习惯的执行力去做事,最终用七个习惯的魄力去成事。

目录

序一:挑战个人效能高度,实践“七个习惯”/001

序二:如何善用此书/004

Ⅰ 习惯成就卓越/001

 好习惯,帮我叩开成功的大门/004

 打造职场通行证/013

 他为什么住别墅?而他为什么仍是蚁族?/015

 高效执行力的秘诀/020

Ⅱ 积累个人成功的基础习惯/027

 习惯一:主动积极/031

“主动”改变生活/034

坏上司是一所学校/038

让身体适应床/045

选择的权力永远在自己/049

唤醒自己心中的天使/055

做团队中的“太阳”/057

 习惯二:以终为始/063

有目标,才有奋斗的方向/067

百万年薪是怎样炼成的?/071

为梦想“分期付款”/077

去罗马的路不止一条/082

高效,才能卓越/085

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090

 习惯三:要事第一/095

给忙碌的工作找个平衡点/098

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吗?/102

找到要事/104

摆脱琐事/109

要事第一的方法/111

急事缓做的方法/116

有“准备”地毕业,才能更好地就业/120

Ⅲ 建立公众成功的良好习惯/125

 习惯四:双赢思维/131

把握理解和支持的尺度/134

“邮件门”背后的“两败俱伤”/141

不要恐惧,要和谐/144

互利才能共赢/146

 习惯五:知彼解己/151

只体谅没勇气,幸福迟来多少年?/154

如何唤醒他人心中的天使?/157

不懂倾听,主持人闹笑话/162

同理心倾听是客户沟通的润滑剂/165

一句“NO”,美联航为天价拒赔“买单”/168

 习惯六:统合综效/173

统合综效的欢喜冤家/176

统合综效三步法/178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183

Ⅳ 在不断更新的习惯中成就高效能人士/187

 习惯七:不断更新/189

做雄鹰还是做蜗牛?/192

差等生的蜕变/194

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因特网”/196

不断更新,助你再次腾飞/199

后记:想事一做事一成事,让每个人都更有能量/205

试读章节

好习惯,帮我叩开成功的大门

能力实质上是习惯经年累月的积淀。查·艾霍尔曾说:“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习惯左右着生活,决定着命运,影响着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好的习惯能让一个人平步青云,坏的习惯也可能会让一个人一蹶不振。

我们不要做习惯的奴隶,而要做习惯的主人,在现实生活中不断破碎自己、修正自己、完善自己,才能塑造出一个全新的、走向成功的“新我”。然而从破碎自我到走向新我是一个需要毅力的过程,完成这一蜕变不是一点点毅力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极大的毅力,才能够迎来“天高任鸟飞”的高远境界,才能够活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的精彩人生。可见观念改变,习惯就会改变;习惯改变,性格就会改变;性格改变,命运就会改变;命运改变,人生就会迎来成功。

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35岁以前养成的习惯决定着你是否会成功。一个人若想成功,就要及早培养有利于成功的好习惯。习惯一旦形成,就会主宰一个人的生活观念,支配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控制一个人的行为模式。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一位没有继承人的富豪死后,将自己的一大笔遗产赠送给远房的一位亲戚,这位亲戚是一个常年靠乞讨为生的乞丐。这名接受遗产的乞丐立即身价大涨,成了百万富翁。新闻记者便来采访这名幸运的乞丐:“你继承了遗产之后,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乞丐回答说:“我要买一只好一点的碗和一根结实的木棍,这样我以后出去讨饭时方便一些。”

乞丐的地位改变了,但思维和习惯还没有改变,所以他的理想还是乞讨的理想。只不过以前端个破碗、拿根破棍子沿街乞讨,现在高级一点,拿着好一点的碗和结实的木棍去要饭,他依然还是一个要饭的乞丐。这也恰恰应了那句俗语:“乞丐即使穿了龙袍也成不了太子。”之所以如此,全因习惯使然。

可见习惯对我们的影响之大,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影响着我们的效率,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5%的行为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

根据行为心理学的研究结果:3周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3个月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3个月就会变成习惯性动作,形成稳定的习惯。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即便是打破常规的创新,最终也可以演变成为习惯性的创新。

亚里士多德说:“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所以,在实现成功的过程中,除了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成功欲望,有信心、有热情、有意志、有毅力等之外,还应该搭上习惯这一成功的快车,实现自己的目标。

有个动物学家做了一个实验:

他将一群跳蚤放入实验用的大量杯里,上面盖上一片透明的玻璃。跳蚤习性爱跳,于是很多跳蚤都撞上了玻璃,不断地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过了一阵子,动物学家将玻璃片拿开,发现虽然所有跳蚤依然在跳,却都已经将跳的高度保持在接近玻璃即止,以避免撞到头。结果竟然没有一只跳蚤能跳出来——依它们的能力不是跳不出来,只是它们已经适应了环境。

后来,那位动物学家又在量杯下放了一个酒精灯并且点燃。不到五分钟,量杯烧热了,所有跳蚤迅速发挥求生的本能,再也不管头是否会被撞痛(因为它们以为还有玻璃罩),全部都跳出了量杯以外。

我想,人类之于环境也是如此。人类在适应外界大环境的同时,也创造出一个适合于自己的小环境,然后又习惯陛地把自己困在自己所创造的小环境中。所以,习惯决定个人活动空间的大小,也决定了个人的成败,养成好习惯对于每个人的成功都非常重要。

但是另一方面,随着环境的变化,即便是一些好的习惯也会过时,也会成为你前进的障碍。这时你要善于利用条件(如点燃酒精灯),主动积极地打破旧有的习惯,离开自己的舒适区,从而养成一个更好的习惯。塑造新我是习惯的一个更高的层面,即打破旧有习惯养成新习惯的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去体会和历练!

所以柯维博士告诉我们——我们首先养成习惯,然后习惯造就我们!

下面提供给大家的,是一个学员竞聘一个重要职位时的演讲稿,供大家参考。这篇演讲稿里,他展示了主动积极、以终为始和不断更新这三个习惯,这使他成功竞聘成为一个多达150人的团队的班长。通过这个事例,大家从中可以体会到习惯的力量和好好应用这门课程将带给你的效能的提高。

小草,很平凡,但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们做人也应该像小草一样不怕阻力,在任何困难面前都坚强不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的一棵小草一×××。因为有我,我们的班组将会发光发亮。

今天我们先谈谈如何当好班组长。我认为成功的班组长要具备三个要素:“授以渔”、“凝聚心”和“要更新”。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

所以,作为班组长首先应该逐渐提高自己的水平,运用“授以渔”的传教方式,让员工掌握新的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员工的学习兴趣,掌握工作技巧,在自主学习中摸索、创新工作方法,帮助员工轻而易举钓到大鱼。

第二个要素是“凝聚心”,讲的是团结。最聪明的人最善于团结人。讲团结,依靠的是人们相互间的理解、谅解与化解,这体现了一个人的胸怀和素质。

先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有一位仙人,变成一个渔翁,一手提着一筐鱼,一手拿着一根鱼竿,坐在山路上等人。等谁呢?原来他知道有两个人在山里迷路,已经几天没有吃上东西了,他等在他们必经的路口,想考验考验这两个人在生死关头能否团结合作。果然,有两个饥饿的人向他身边走来,两人同时发现了鱼和鱼竿。渔翁答应给每个人一样东西。要到鱼的人急忙就地点火开始烧鱼吃,不过两天就把鱼吃个精光,再也找不到食物了,最后可怜巴巴地饿死在空空的鱼筐旁。另一个人呢,他只有找到湖才能钓到鱼,所以他提着根鱼竿继续忍饥挨饿地往前赶路,又走了两天,终于看到湖水了,他也累得走不动了,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寰。

仙人看到这种结局后非常失望,因为事情的发展不该是这个样子的。只要两个人拿到鱼和鱼竿后,不各奔东西,而是商量着一起寻找湖泊,这样每天靠鱼充饥,他们就能坚持着走到湖边,很快就会钓到鱼。如此团结协作带来的共赢,才是他们真正的生命保障。

同样,在班组管理中也需要这种“凝聚心”。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在个人、团体的力量对比上就能体现出来。小溪只能泛起破碎的浪花,海纳百川才能激起惊涛骇浪,个人与团队的关系就如小溪与大海。每个人都要将自己融入集体,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团队精神的核心就是协同合作。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这样两句话:“人的巨大的力量就在这里一觉得自己是在友好的集体里面。”“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集体常常都比他更聪明、更有力。”所以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

第三个要素是“要更新”。还是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天,树林中有一个卖力锯树的人。

“你在干什么?”一个路过的人问他。

“你没有看到吗?”锯树人不耐烦地回答,“我要锯倒这棵树。”

“你看来已经筋疲力尽啦,你干了多长时间啦?”

“五个多小时了,”锯树人回答,“我是筋疲力尽了,这是件重体力活。”

“你怎么不停几分钟,先把锯磨快?我可以肯定这样做会使你锯得更快!”

“我没有时间磨锯!”此人断然说,“我忙得哪有时间磨锯?”

磨刀不误砍柴工,忙碌不是拒绝提高工作效率的借口。很多时候,过分的忙碌正是因为没有找到有效的工作方法。适时停下来,磨快自己的“锯子”,反而能加快迈向成功的步伐!

想要油灯长明,就得不断往里加油。优秀的班组要懂得不断更新,才能达到共赢;在工作各方面都能获益,才能达到统合综效。

感谢公司让我们相遇,感谢领导给了我信任;给了我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给了我施展才华的舞台。

谢谢!

其实,所谓“授以渔”、“凝聚心”和“要更新”指的就是主动积极、以终为始和不断更新这三个习惯。这位学员能成功,不仅仅在于他在稿中展示了三个习惯,还在于他把三个习惯上升到工作愿景之中,为未来做了规划。他在讲稿中对三个习惯的应用,就是他工作能力的展现与升华。所以他能在众多学员中脱颖而出,成功竞聘为150个人的团队班长。

主动积极不仅仅指一个人行事的态度,更意味着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主动积极的人从不消极被动,而是能够理智嗔重地选定价值观,有着“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的气魄。

主动积极的人面对问题时,知道成功是靠自己争取来的,守株待兔只会荒废人生。机会来临时,如果狐疑不决,机会就会转瞬即逝。天生我材必有用,只有主动积极才能做命运的主人。山不向我走来,我要走向山;海不向我移动,我却奔向海。

对积极主动的人来说,他不会让“社会的天气”影响到自己,不受人和事物的控制。无论外部的环境是花香满径,还是阴雨绵绵,都不会对他有影响,因为他心中有自己的天地。

以终为始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首先搞清楚最终的目标是什么。一个人没有目标,就会漫无目的地流浪、徘徊。一个人只有确定了目标,才能更陕步人成功者的行列。很多初入职场的大学生付出了很多努力,依然难以成功,就是因为没有确切的目标。

成功的关键,不仅仅在于你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你走了多少崎岖的路,还在于你是否选对了奋斗目标。一个人找到自己奋斗的目标,才能激发起自己的热忱和信心,承载起使命感与责任感,做自己生命的舵手,把握内心的罗盘,驶向希望的、成功的彼岸。

不断更新是指人要有进取心,要不断磨炼自己,提升自己。昨天活着的是过去的“旧我”,今天努力的是一个改变的“新我”,明天奋斗的是一个更新的“自我”。这样每天都会成长,每天都有进步。没有谁能一步登天,即使伟大如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也用了三年的时间,成功没有捷径可循。

不是任何人掉进山谷,三个月出来之后都能纵横天下,只有虚构的神雕大侠杨过;不是任何人从猴子腹中取出一本书,练完后都会神功盖世,只有虚构的明教教主张无忌。那些虚构的武侠小说中的人物,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因为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要积小流以成大海,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微尘以成高山;有一分耕耘,才会有一分收获。  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就是不断更新自己。只有不断更新自己,提高自己,才不会意志消沉,才不会感到人生乏味,才不会缺乏灵感;只有不断更新自己,才能拥有创造力和活力,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情趣,因改变而快乐,因成功而喜悦。

寻找工作的大学生或者是初入职场的人,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变化万千的社会,都不能很快适应。只有积极培养主动积极、以终为始和不断更新这三个习惯,并在这三个习惯中升华自己,才能在初入职场之际掌握住自己的第一块金子,进而获取更大的成就,拥有多姿多彩的人生。而一个职场老手、事业有成的人,也会面临“事到中途难”、“二次创业”等问题,这个时候同样也更需要培养这样的习惯,才能获得持续的成功。

P4-12

序言

我是睿仕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陆强,本公司负责《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在中国同名课程的独家代理。

由史蒂芬·柯维博士撰写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已出版二十余年了,由睿仕管理在中国独家代理的同名课程也已开设十年有余,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如此长盛不衰的个人效能书籍及其配套课程是极为罕见的。但人们在叹服其理论之深邃、影响之深远、应用之广泛的同时,也深感学习研讨之要义在于付诸实践,而每每谈及于此总觉得缺乏足够的案例和生活事例加以参照。

史振钧先生的这本书在实践层面上很好地诠释了“七个习惯”,帮助读者去挑战个人效能的高度,从而为所服务的组织和所处的社会作出贡献。

作者以“七个习惯”为线索,结合大量的、不同人的工作和生活中的事例来对其加以解剖,勾勒出了一幅在中国社会背景下个人效能的群像图,以“想事—做事—成事”的理论架构来提问,力图理解践行“七个习惯”的原则和方法的精髓。全书的内容可谓生动、精彩、深刻。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每个社会组织都被要求以更少的资源创造更多的价值,随之而来的是每个人的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看到,学生乃至幼儿都面临着考试升学的压力,负担沉重;员工面临着日益提高的绩效目标的压力,精神紧张;退休老人面临着高通胀和低收入带来的经济压力,并且在高昂的医疗费开支下备受煎熬。城市中的居民受到房价暴涨后的压迫,农村的人们为了在城市中谋得一个有高工资、有保障的工作而四处奔波。

但是在社会生活的重重压力之下,我们也能看到巨大的发展机遇。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选择不同的教育机构,公办、民办、中外合作办学,乃至选择出国留学;员工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有更多的机会发挥个人特质和潜能;老年人在社会日益进步的环境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中的老百姓在保障房机制下加快了住房条件的改善;农村的人们也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受益。可以这么说,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也是造就社会精英的时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社会发展规律并没有改变,反而有所加强。这些变化的关键在于如何实践。

如果说柯维博士的书给了我们一个原则,课程给了我们方法,那么本书无疑是给了我们经验——这将给所有的读者以实践的信心和力量。

希望读者读完此书能与我有同感,并从此书中获得力量去实践“七个习惯”,成为高效能人士,从而造就个人成功,提高组织业绩,推动社会进步。

陆强

2010年9月18日

后记

讲师这个职业,是一个给人“赋能”,让人更快前进的职业。他通过对别人的教导、知识的分享,使得别人能够更具能量,从而克服工作中、生活中所面临的困难。

作为一个讲师,我的人生使命就是”让您前进得更快”!通过出版这本书,告诉大家更多更有效的想事、做事、成事的方法,从而赋予大家更多的能量,让更多的人能够分享这份感动、让更多的人前进得更快、让公司更兴旺、让社会更和谐!

现在,仔细回忆,由我传递出去的能量而使得别人“前进得更快”的例子越来越多:

我八年如一日地锻炼身体。坚持,已经成为很多人的转型人(榜样),正激励着更多的人去获得”可持续成功所需的能量”:

通过本书的“主动积极”的方法,帮助很多人走出了”找工作难”的困境,帮助很多职场白领重新获得上级的支持;

通过本书的“以终为始”的方法,亲眼看到一些不会游泳的人很快就学会了游泳(甚至不用三天),改掉了自身的很多毛病,更快地达成了自己的工作生活目标;

通过本书的“要事第一”的方法,使得更多的人从“忙”(心亡)状态中得到了解脱;

通过本书的“天使卡”,使得更多的人获得了更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本书的“双赢思维”,使更多的人懂得了如何获得和谐的家庭关系、母子关系和上下级关系;

通过本书的“知彼解己”,使更多的人懂得了如何唤醒他人心中的天使;

通过运用“统合综效”的方法,成功解决了朋友“手机店经营不下去”的问题,让这个朋友感觉到了能量。国家出台的“三网融合”方案让电信运营商感到很沮丧,通过这个方法的运用,我们又找到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通过持久的“不断更新”,使很多人找到了生命中的贵人,使很多人明白了学校里的差等生也可以成为“亿万富翁”。

以上这些都是本书能量的具体体现,但仅仅是其中一个很小的部分。相信通过本书的出版,更多的人将感到这些“想事、做事、成事”的方法的力量,而且这些能量将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前进得更快!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潜伏着巨大的能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天使,本书就是让大家发现并运用这种能量,从而成就自己的事业!

这本书的出版还要感谢“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门经典课程的大中华区总代理睿仕管理顾问公司,感谢大中华区陆强总裁和王璐小姐,他们积极联系富兰克林·柯维公司,包括柯维博士本人,积极联系这本书的国内版权代理,积极联系出版社,积极宣传本书,希望更多的人获得这些能量,也可以说是他们对“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门课程的热情和信念促成了这门课程的传播!

本书的出版还要感谢我所在的中国移动公司,这是一个处于风口浪尖的公司。它所在的行业日新月异,它所引领的信息化浪潮正在渗透到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靠着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全体移动人的努力,它已经跻身《财富》世界500强第77位。

正是基于这个舞台,“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门课程所传达的道理才能与最轰轰烈烈的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出最动人的故事,给大家以震撼和能量。当然还要感谢广东移动培训学院和我的讲师朋友们、学员朋友们和我的同事们,是与他们在一起的实践促成了这本书的诞生!

当然,还要感谢我的家庭、我的父母、太太和儿子。在此期间,是他们承担了更多的家务,给我一个个宁静的夜晚,让我挑灯夜战,奋笔疾书,享受这种心灵对话所带来的平和和激动,让我更具能量。太太更是我的第一读者,即使是在自己硕士论文答辩期间,即使是在孕育我们的儿子期间,也不忘给我提出很多有用的建议。可以说我们的儿子在未出世之前就已经在接受“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门课的能量了。所以,当上帝把这个宝贝赐予我们的时候,当我们要给这个小家伙起名字的时候,当大家意见极难统一之时,我们全家几乎一致同意我提出的以史伟德泽(思一为一得一则)作为他的名字的建议,希望他能成为一个有思想、有作为、有成就、守原则的人,成为一个能想事、做事、成事的人,当然,更希望他能够“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能把这种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想事一做事一成事,让每个人都更有能量!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首先养成习惯,然后习惯造就我们!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创始人 史蒂芬·柯维

这本书在实践层面上很好地诠释了“七个习惯”,帮助读者去挑战个人效能的高度,从而为所服务的组织和所处的社会作出贡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课程中国独家代理 睿仕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 陆强

像国学一样,本书能很好地唤醒你我心中的天使。

——著名国学大师 傅佩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想事做事成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史振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37852
开本 32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10
14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8:4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