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张锡勤教授多年以来发表的诸多文章中精选出来的,能够代表张锡勤教授几十年的学术生涯发展概况的重要文章的汇集。本书主要收录了张锡勤教授在各个时期发表的近四十篇论文,既能够反映张锡勤教授学术生涯发展的脉络,同时也是近几十年中国哲学界演变的一个反应。
| 图书 | 一得集(张锡勤文选)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张锡勤教授多年以来发表的诸多文章中精选出来的,能够代表张锡勤教授几十年的学术生涯发展概况的重要文章的汇集。本书主要收录了张锡勤教授在各个时期发表的近四十篇论文,既能够反映张锡勤教授学术生涯发展的脉络,同时也是近几十年中国哲学界演变的一个反应。 目录 论陆王心学中可能诱发“异端”思想的因素 颜元思想简论 中国近代哲学变革论纲 中国近代哲学变革的背景和特色 严复对中国近代哲学变革的影响 对近代“心力”说的再评析 略论中国近代的进化史观 也论“俱分进化”论 严复历史观散论 中国近代“文化革命”论纲 论儒学在近代的命运 论戊戌时期的“孔教复原” 论康有为对儒学的改造 论戊戌时期的宗教热 论中国近代新学家对基督教的态度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对“奴隶性”的批判 论中国近代的“国民性”改造 梁启超《新民说》论纲 中国近代新学家论人的重塑 20世纪初“国民”问题讨论述评 论中国近代的自强精神 戊戌思潮论纲 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戊戌思潮的继承与超越 批判与创新:五四与戊戌的共同精神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稿》绪论 尚公·重礼·贵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的贵和精神与和谐社会构建 儒家义利观再评析 试论儒家的“教化”思想 “三纲”漫议 论宋元明清时代的愚忠、愚孝、愚贞、愚节 “天理”、“人欲”小议 论中国近代“道德革命”中的理性精神 论传统公私观在近代的变革 论传统义利观在近代的变革 梁启超的伦理思想 论“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新道德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小考 《中国伦理道德变迁史稿》导言 后记 篇目索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一得集(张锡勤文选)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锡勤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129312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5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80 |
| 出版时间 | 2010-08-01 |
| 首版时间 | 2010-08-01 |
| 印刷时间 | 2010-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61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8.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黑龙江 |
| 长 | 231 |
| 宽 | 155 |
| 高 | 21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