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早年生活1927-1970)
内容
编辑推荐

加布里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出生于1927年3月6日,生于哥伦比亚的阿拉卡塔卡,小说家,写作语言为西班牙语。作为一个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2011年11月21日,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子榜单“外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马尔克斯以1100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荣登外国作家富豪榜首富宝座,引发广泛关注。

这本《加西亚·马尔克斯传(早年生活1927-1970)》(作者依兰·斯塔文斯)介绍了其生平事迹。

内容推荐

这本《加西亚·马尔克斯传(早年生活1927-1970)》(作者依兰·斯塔文斯)介绍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生平事迹。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早年生活1927-1970)》分为、阿拉卡塔卡、文学青年、逗乐的人、新地平线、魔幻现实主义、银屏、无法入睡的马孔多、聚合等八章内容。

目录

谢辞

序言

第一章 阿拉卡塔卡

第二章 文学青年

第三章 逗乐的人

第四章 新地平线

第五章 魔幻现实主义

第六章 银屏

第七章 无法入睡的马孔多

第八章 聚合

后记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对我来说,当作家是一件大好事,因为遇上写作,我就成了粗人。我不得不严格要求自己,不然八个小时也写不出半页东西;我与每个字角力,最后无一例外总是以文字的胜利告终,但我是固执的人,所以才能在20年里出版四部作品。我现在写的第五部比其他作品写得还慢,因为如此众多的逼债人没给我留下几个小时的空闲,还因为我的神经痛。

我从不谈论文学,因为我不知文学为何物,再说,我相信,即使没有文学,世界依然如故。同理,我还知道要是警察不存在的话,世界将大不相同。因此我认为,如果我不当作家,当个恐怖分子的话,那么我对人类可能更有用’。

以上印象派风格的小传是加西亚·马尔克斯闭门谢客后在墨西哥城他称为La cueva de 1a Mafia(魔巢)的书房里写就的,足以说明他对文学一贯的冷嘲热讽,把文学视为严肃但又不牢靠的职业。此外,还说明他在遣词造句上极为谨慎的态度。但以上镜子般的四段文字最有价值的成分依然是作者独特的声音:加西亚·马尔克斯把自己的名字描述成谜语,把自己的职业说成诅咒。他强调说,他是作家,但不是出于他的选择——他更喜欢当变戏法的——所以从事写作实属被迫。他坦言最喜欢的还是魔术:双手轻轻一抖就能创造幻觉的艺术,能把超自然的变成自然的,自然的变成超自然的。虽然加西亚·马尔克斯对读者说他总在与文字不停地角力,但他又不希望与文字离得太远,因为文字是他仅有的东西之一:文字与朋友。文字当然也是朋友。通过文字他想达到的唯一目的是:被他爱的人所爱。

最后,在加西亚·马尔克斯上述辛辣的小传里,他在追问,如果不当作家的话,当一个恐怖分子是不是对他和人类更好些。这是这位作家的终极梦想:当颠覆者,因重新制定游戏规则为后人铭记。恐怖分子这几个字选得不太好,但他不过是打个比方,并不是说要诉诸暴力,胁迫社会。相反,他这个比方是把比喻当成了劝说:以隐晦的、旁敲侧击的、令人迷惑的方式告诉大家,他要通过文学来颠覆成法。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3月6日上午9点出生在加勒比海哥伦比亚阿拉卡塔卡那座小镇上,那天是星期六,外面又热又湿,因为一场暴风雨正朝海边逼近。传言说他真正的出生地是里奥阿查——瓜希拉省的省会,因为他母亲怀孕后大部分时间是在这里度过的——但后来证明传言不实。很多年以来,他的出生日期都被错误地定在1928年3月6日,华盛顿国会图书馆引用的也是这个日子,此外,数十卷参考书也是如此。这一混乱是很多因素造成的。没有出生证明等官方文件,他又是一个大家庭里的孩子。再说,他自己在这个问题上似乎也脱不了干系。

排行仅在他身后的孩子说过,多年来“始终相信出生在1928年9月8日,是在母亲九月怀胎之后。但1955年加比托(马尔克斯)在《观察家》上发表了《水手的故事》,结果和皮尼拉将军的政府发生龃龉,被迫离开祖国,所以要为自己办出国的文件,不知何故,结果加比托的出生日变成了1928年3月7日,和我同年出生,这事使我陷入麻烦:或者我仅仅有六个月,体重四公斤,这是有案可查的,或者我几乎就是他的双胞胎兄弟了。他从来也没有改正出生日期”。最后,90年代以来一大群传记作家揭开了事实的真相,尤其是达索·萨尔迪瓦和杰拉德·马丁,他们二人改正了错误的信息。2007年3月,为庆祝加西亚·马尔克斯80岁生日和1967年7月出版的Cien afios de soledad《百年孤独》)面世40周年,世界各地举行了庆祝活动。

他是在怀胎8个月之后才出世的,出生时体重9.3磅。三年之后,1930年7月27日,加西亚·马尔克斯在阿拉卡塔卡的圣约瑟教堂经弗朗西斯科·c.安格里塔神父之手接受洗礼。这是一次迟到的洗礼,因为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父母加夫列尔·艾利奇奥·加西亚·马尔蒂尼(辛塞,190卜卡塔赫纳,1984)和路易莎·圣地亚加·马尔克斯(巴兰克斯,1905-卡塔赫纳,2002)并未生活在阿拉卡塔卡,路易莎在这里生活过,但等她与未来的丈夫相遇之后,二人被女方的父母从镇上赶走,年轻的恋人私订终身,对此女方父母并不接受,女方的父亲名字是尼科拉斯·里查多·马尔克斯·米赫亚(里奥阿查,1864-圣玛尔塔,1937),母亲的名字是特兰克里娅·伊瓜兰·科特斯(里奥阿查,1863-苏克雷,1947)。小马尔克斯之所以没有及时洗礼,还有另一个原因。他们家族对天主教会持有矛盾的态度,后来加西亚·马尔克斯又以极大的热忱将其继承下来,形成了他在政治上的左倾倾向。比如,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周二正午》和《巨翅老人》乃至中篇小说Lamala bora(《恶时辰》)里,作者对镇上的牧师无不持强烈的批评态度,当然在《百年孤独》里更是如此。

在当地的口语里阿拉卡塔卡被称作卡塔卡,这个地方属于马格达莱纳区,原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小镇,镇上点缀着一层的建筑,大多数是砖石结构的,但有些房子的屋顶上仍然盖着可怜的薄铁片,这是加勒比热带气候建筑物的一大特点,这里午后的气温能高达华氏110度(约为43.3℃)。四周草木繁茂,枝蔓横生,蓝宝石般的色调令人惊叹。潮湿的空气很快能把刚建成的房子融人周围的环境,在这些建筑上留下片片霉斑。P2-5

序言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加勒比海边中产阶级的一分子,对文学怀着热烈梦想的法学院辍学生,巴兰基亚、卡塔赫纳和波哥大等地的大报记者,其左倾倾向与皮尼拉将军(1953—1957)的独裁统治发生龃龉的人,这部传记写的就是他的故事,写他如何创作出一部巨著,而且就是这一部小说,居然改写了20世纪后50年拉丁美洲的文化版图。

飘雨的午后,老家墨西哥城,我初次读到《百年孤独》,一口气读了24小时,读得天昏地暗,时至今日往事依旧历历在目。1982年4月,我才二十几岁。在此之前我讨厌读书(我喜欢户外活动),等我读到这部文学史上的开山之作后,态度才发生变化。确切地说,所谓“文学爆炸”中出现的作品使我有所改变。这一时期出现的拉美作家年龄与我父亲那代人相仿(多数出生在1909年至1942年之间),他们的作品至今还令各国读者百读不厌。但这些神话制造者的作品(“神话制造者”这个术语是英国文人V.S.普里奇特创造的)又怎能与《百年孤独》相提并论?一位朋友提到新巴洛克风格,《百年孤独》是这一风格名副其实的榜样,新巴洛克风格正是拉美文学的一大特点。《百年孤独》不是我读下去的,是我吞下去的。

……

那时我才意识到,我所说的马尔克斯现象,就是对加西亚·马尔克斯无法停止的崇拜。这卷非官方的传记并不是写这一现象的变迁。在拉丁美洲,出版了数百种歌功颂德的传记,那里的文学批评还不是一种民主的行为,所以大唱颂歌依然是表达敬意的廉价方式之一,与上述传记不同,这部传记要剖析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生活和事业。说到底,如马修.阿诺德所说,批评家的使命是把艺术当成那复杂之力的显现来审视,而这复杂之力又总在限定我们。

后记

人的一生充满意想不到的变数,正是这种跌宕起伏塑造了他的命运。假设纯粹出于偶然,加西亚·马尔克斯没有写完《百年孤独》,那又怎样?或者,时运不济,当初那四部原稿都丢了,那又怎样?再说得近一点,加西亚·马尔克斯生活中出现一次意外,他就没法在一个清晨返回“魔巢”,没法完成令他废寝忘食的文学探索。那又如何是好?

这个想法令人感到可怕。对我来说,希腊少了一座岛屿的世界要比少了这部大作的世界更容易理解。

西里尔·康纳利在其1938年的《承诺的敌人》里指出,一个作家的目的是创造出一部巨著,一切都要指向这个方向。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与读者见面时他才40岁。他的年龄很重要:大概在这个年龄上,作家经过反复写作已经提炼出自己的风格,他或是显示出其才华的深度,将他的印记深深地打在一部价值超过他的作品上,或是没有办到。这位来自“死人光顾的地方、上帝嫌弃的加勒比小镇”的中产阶级的哥伦比亚记者达到了上述目的。他在布恩迪亚世家传奇之前所做的一切仅仅是彩排。从孩提时代开始,自从外祖母向他的脑袋里灌输离奇的迷人的故事以后,马孔多就在他的脑海里酝酿。自从他当记者之后,他创作的小说里就已经现出了马孔多的点点滴滴。

今天读者能在《周六之后的一天》或者《大妈的葬礼》等短篇里或者《没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和《纯真的伊兰迪拉》等中篇里发现,他早就提到了马孔多、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香蕉工人的遇难及其他细节。

要是有人喜欢在文学上追根问底,寻找马孔多历史的初稿,他一定不会空手回来。

比如,《伊莎贝尔在马孔多观雨独自》是以第一人称讲述神话般小镇上的一次大水。这场风暴在《百年孤独》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这个作品是以存在主义的风格创作的。虽然故事里没有讲述布恩迪亚家族史里将要发生的事件,但它是一根引线:加西亚·马尔克斯借此开始勾画他想象中那个聚居地的地理特点。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引起普遍的好评,这足以证明他取得的成就。他此后的反应才令人感到震惊。他1967年达到顶峰之后,何去何从?这不是学术问题。如后来所证明的,他还没有走完一半的路程,等于但丁在《地狱篇》的第一章里所描述的“nel mezZo del cammin di nostravita”(在我们生命之旅的半道上),那仅仅是《神曲》开始后的三分之一。一个作家在接下来的有生之年里要怎么办?他怎样才能使其有生之年最大化,又不重复自己?

连年来我都在想——借用哈姆雷特临终最著名的一句话,“接下来是沉寂”——加西亚·马尔克斯、为拉美文化争光的解放者在巅峰消失之后如何是好?当时我还相信,对他来说,接下来的也是沉寂。在如此大胆的、出神人化的创造行为之后,一个热烈的读者对作家还应有所期待吗?

我当然没说对。

书评(媒体评论)

《出版人周刊》

“旁征博引的传记研究……”

朱利亚·阿尔瓦雷斯

《加西亚的姑娘们为何丢了口音》的作者 “一次引人入胜的、资料翔实的研究,从一位文学巨擘的出生到他的巨著问世……斯塔文斯让我们豁然开朗,他写的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个半球上的文化与历史……其实,斯塔文斯自己就是个魔幻作家。”

古米·圣地亚哥·巴卡——

《一杯水》的作者

“斯塔文斯的风格清新而又平白,叙述一件件事实不厌其烦,令人感到惊喜,但又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探索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生活与时代,斯塔文斯有着高超的技巧。”维尔纳·索罗尔斯——

《超越种族》的作者

“依兰·斯塔文斯为第一个40年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和他的世界描绘出一幅人文画卷。”

米迪斯·奥尔蒂斯·科费尔——

《拉丁德里》的作者

“读完依兰·斯塔文斯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传(上)》,我不禁想起了契可夫说过的话,如果你要描写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和一个甲壳虫,那这个故事就是写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

杰罗姆·奄尔林——

《艾米莉·迪金生的秘密生活》的作者“依兰·斯塔文斯以令人惊愕的文字再现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前半生,此人总想成为魔术师,最后在一座加勒比的小镇上亲手创造出一个魔幻的王国。斯塔文斯用他那魔术师般的手为青年加西亚·马尔克斯送上一幅惟妙惟肖的画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早年生活1927-1970)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依兰·斯塔文斯
译者 史国强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305722
开本 16开
页数 2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7.755.6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01—2012—1302
版权提供者 Palgrave Macmillan USA,a division of St.Martin’s Press,L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3:5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