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航天精神
内容
编辑推荐

《航天精神》由华宏所著,航天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一代航天人艰苦奋进的动人业绩和英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探寻航天精神,全方位学习航天精神,鼓舞着每个人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奉献出自己的全部赤诚和热血。

内容推荐

《航天精神》由华宏所著,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试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又一骄人成就,是伟大祖国的荣耀。

《航天精神》祝贺神州九号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成功!

目录

第一篇 航天精神:见证中国“飞天梦”圆

第一章 伟大的民族孕育伟大的航天精神

航天精神满载着中国人的梦想和骄傲 /2

航天精神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的体现 /5

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的强音 /7

航天精神是中国为人类利用太空作出贡献的体现 /10

航天精神是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重要体现 /12

第二章 伟大精神,风雨见证

航天精神是坚定的爱国信念 /16

航天精神是锐意开拓的进取意识 /18

航天精神是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21

航天精神是坚定的大局观念 /23

航天精神是为事业献身的崇高品质 /24

第三章 传承精神之火,奋斗永不停息

钱学森:中国航天之父 /27

孙家栋:“两弹一星”功勋 /30

杨利伟:中国第一位太空人 /88

叶培建: “嫦娥一号之父”  /87

第二篇 热爱祖国,为国争光

第四章 拳拳爱国,坚定信念

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42

爱国信念是力量之源 /44

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46

以热爱祖国为己任 /48

第五章 拼搏奉献,为国争光

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51

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追求紧紧相连 /88

艰难险阻,不坠为国争光之志 /55

创造奇迹,为国争光添彩 /56

第六章 牢记使命,报效祖国

崇高事业凝聚人心 /59

以航天报国为神圣职责 /61

爱国主义应从自身做起 /68

与祖国同成长 /65

第三篇 勇于登攀,敢于超越

第七章 勤于探索、勇于创新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70

学习先进,善于借鉴 /72

勇于创新,敢于超越 /74

多方交流,合作共赢 /77

创建学习型组织 /80

第八章 知难而进,开拓进取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83

知难而进,攻克公认的尖端课题 /85

勇于较真,坚持不懈地解决困难 /87

敢于亮剑,勇于向“不可能”挑战 /89

决不逃避,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92

保持野心,有野心才能有进步 /93

第九章 锲而不舍,争创一流

在任务面前斗志昂扬、连续作战 /96

在困难面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 /98

在成就面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 /100

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难题 /102

争创一流,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 /104

第四篇 科学求实,严肃认真

第十章 以确保成功为最高原则

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108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110

依靠科学,尊重规律 /113

精心组织,精心指挥 /115

实施项目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117

第十一章 认真求实,真抓实干

“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  /120

勤恳踏实,务实肯干 /122

高标准。严要求 /124

把时间用到极限 /126

奋力拼搏,全力以赴 /128

第十二章 成败攸关,质量为上

视质量如生命 /131

严慎细实。一丝不苟 /138

实行零缺陷管理。创导质量文化 /186

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全程受控 /138

落实责任追究制,以质量创造价值 /140

第五篇 同舟共济,团结协作

第十三章 认同组织,服从大局

“抛弃个人英雄主义,接受集体主义” /144

舍小家,顾大家 /146

同心同德,群策群力 /148

融入组织,顾全大局 /150

服从指挥,听从调度 /151

自觉在大局下行动 /158

第十四章 人才战略,铸就铁军

千方百计广揽人才 /156

依托实践平台锤炼人才 /158

完善制度机制保障人才 /161

“传、帮、带”培养人才 /163

第十五章 协同作战,赢在团队

强强联合,优势互补1+1>2 /167

统一领导,集中力量协同作战 /169

并行作战。上下一盘棋 /171

培养协作精神 /173

有问题共同研究,有风险共同承担 /176

第六篇 淡泊名利,默默奉献

第十六章 尽职尽责,爱岗敬业

兢兢业业,埋头苦干 /180

坚守岗位,甘当表率 /182

追求完美,精益求精 /183

发扬“螺丝钉”精神,把自己拧在岗位上 /185

第十七章 矢志航天,淡泊名利

甘居幕后,甘当人梯 /188

为人谦虚,处事谨慎 /190

扎扎实实干工作,默默无闻作贡献 /198

看名利淡如水,视事业重如山 /194

第十八章 航天铸剑,无怨无悔

心系事业,燃烧自我 /197

任劳任怨,无悔不倦 /199

以苦为荣,以苦为乐 /201

用满腔热情诠释奉献 /203

后记 /206

试读章节

我国航天事业的伟大实践,印证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对于一个矢志复兴的民族来说。发展是第一要务,自主创新是掌握发展命运的关键之举。我国航天工程靠自力更生起步、在自主创新中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具有特色的航天工程发展道路,使我国加速跻身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

载人航天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之一,它的发展取决于整个科技水平的发展。同时,它也影响这整个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并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促进和推动了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个国家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可以反映出这个国家的整体科学技术和高科技产业水平,如系统工程、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系统、推进能力、环控生保技术、通信、遥感以及测试技术等诸多方面。它也能体现这个国家近代力学、天文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的发展水平。没有航天医学工程的研究与发展,要想把人送进太空并安全、健康而有效地生活和工作是不可能的。

美国赫赫有名的“阿波罗”计划从1961年开始实施至1972年结束,共花费240亿美元,先后完成6次登月飞行,把12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面。它不仅实现了美国赶超苏联的政治目的,同时也带动了美国科学技术特别是推进、制导、结构材料、电子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

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今天,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在极大程度上实现了中国科技力量的跨越式发展。

作为我国空间实验室的雏形,天宫一号突破了很多关键技术,也验证了很多创新尝试,这些都足以让它在历史长卷中留下浓重的一笔。

由于任务的特殊性,天官一号的研制攻克了三大难关:

一是在轨工作时间长对飞行器高可靠性提出严峻挑战。天官一号将创我国载人飞行器的服役纪录。在两年的服役期内,天宫一号要相继完成三次交会对接任务,即要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进行对接。

二是诸多新技术将在此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接受检验。以电源分系统为例,其特点迥异于前7次飞行。本次任务将100伏高压供电体引入其中,将极大地提高飞行器用电效率;此外,半刚性太阳能帆板将有助于为天官一号目标飞行器“减重”,为今后大型空间飞行器开展大型空间试验打下技术基础。

三是作为目前国内在研型号里重量最大、体积最大的飞行器,天官一号给运载火箭系统在整流罩设计等方面带来了新的适应性难题,此次飞行任务将会验证大型飞行器对运载系统的多项适应性改进新技术。

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的对接成功再一次证明,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民族,是自强不息、勇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民族;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航天技术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作为最先发展起来的航天大国,美国、前苏联对航天技术的垄断和封锁,众所周知。我国航天事业是在西方封锁、前苏联不肯给予支援的情况下艰难起步的。从一开始。我国就坚定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展航天事业的决心。正是在这一正确原则的指导下,经过几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我国才从最初拥有自己研制的液态火箭开始,逐步拥有了自己的卫星,直到今天成功发射自己研究设计的载人飞船。如果没有自发研制并成功发射返回式卫星的技术实力和经验,也许今天我们就没有自己设计的“神舟”飞船。

只有自强,才能合作。和平开发太空是大势所趋,中国也参加了一些国际合作,例如与欧盟合作开发卫星导航系统。但是航天事业中的国际合作多数是强强合作,合作各方都具有相当的实力。例如,俄罗斯可能计划与美国合作开发“和平一2号”轨道站和空天飞机;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巴西和欧空局11个成员国正在联合执行阿尔法号永久性国际空间站计划等。这些国家和组织都具有相当的科技实力。如果我国没有自己的实力,没有具有自己产权和特色的技术和优势,国际合作又从何谈起?

航天技术的开发和突破不仅对于航天事业本身的发展非常关键,而且对于带动其他相关学科和产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载人航天工程实施十年来,我国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了我国航天科技及相关学科的水平,特别是信息、材料、能源等21世纪新兴学科领域的整体水平,不仅为航天工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对空间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广泛需求提供了坚实的后盾。这些基础和后盾的坚实就在于我们坚持了独立自主。

中国从5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航天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航天技术在国防建设、经济建设中的应用逐步扩大,取得了初步的社会经济效益。而作为其中产生重大的能量的航天精神,在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科技进步,增强国防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等方面,正在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P5-7

序言

2012年6月中旬,神舟九号搭载着三名宇航员,其中一名为女宇航员,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顺利完成,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内进行试验操作,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从无人到载人,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神舟到天宫,从出舱活动到交会对接……中国航天的每一次进展,都在刷新着一个民族的太空高度。在助推中国人飞天寻梦的力量中,有一种动力尤为强大,这就是航天精神。

航天精神是在航天事业创业阶段开始孕育形成的,并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得到不断的丰富,是中国航天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

航天传统精神包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两弹一星”精神包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载人航天精神包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2005年11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京举行的“隆重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将载人航天精神高度概括为: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

航天人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选择与党的需要、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始终以发展航天事业为崇高使命,以报效祖国为神圣职责,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奋力拼搏、挑战极限,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

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比世界航天大国起步晚三十多年的情况下.航天入知难而进、锲而不舍,勤于探索、勇于创新,攻克了飞船研制、运载火箭的高可靠性、轨道控制、飞船返回等国际宇航界公认的尖端课题,不仅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且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载入航天工程要求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创造了对大型工程建设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宝贵经验。

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航天人始终坚持把确保成功作为最高原则,坚持把质量建设作为生命工程,以提高工程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中心,依靠科学,尊重规律,精心组织、精心指挥、精心实施,在任务面前斗志昂扬、连续作战,在困难面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在成就面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创造了一流的工作业绩。

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

全国数千个单位、十几万科技大军自觉服从大局、保证大局,同舟共济、群策群力,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有困难共同克服,有难题共同解决.有风险共同承担.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凝聚成一股气势磅礴的强大合力。

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凝聚着我国几代航天人的艰辛和奉献。长期以来,航天人不计个人得失,不求名利地位,以苦为乐,无怨无悔,为航天事业奉献了青春年华,奉献了聪明才智,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书写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敬可佩的时代英雄。他们用自己的青春、智慧、热血和生命铺就了通往太空的成功之路。

探索无垠的太空是航天人永无止境的事业。学习航天精神不仅仅是航天人的任务,也是我们每个人需要做的。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说的,航天人在航天事业中所取得的重要经验和启示,不仅对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这些重要经验.发扬航天精神,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后记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许多人的默默贡献,闪耀的是集体的智慧。其中铭刻着许多艰辛的付出,凝结着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本书在策划和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行的关怀与帮助,及许多老师和作者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以下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致以诚挚的谢意:谭慧、欧俊、武敬敏、杨云鹏、许鸿琴、何艳丽、白雯婷、张德华、高榕瑶、杨婧、蔡勇、杨乔、陈芳芳、涂画、张卉妍、李秀霞、栾振芳、杜润瑶、苏宇飞、屠爽、刘茗溪、张珏、杨文、刘全、郭海峰、陈姣、许长荣、齐艳杰、上官紫微、李娟、梁妤婷等。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借鉴和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和作品.从中得到了不少启悟,也汲取了其中的智慧菁华.谨向各位专家、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因为有了大家的努力,才有了本书的诞生。凡被本书选用的材料,我们都将按出版法有关规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但因为有的作者通信地址不详,尚未取得联系。敬请您见到本书后及时函告您的详细信息,我们会尽快办理相关事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航天精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华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04577
开本 16开
页数 2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4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9: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