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字经千字文精读/中华文化经典通俗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三字经》和《千字文》是中国古代专门为教育儿童而编写的读物,这两本书在我国古代流传很广,影响也非常大。中国古代的许多儿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便是从《三字经》与《千字文》开始的。直到今天,《三字经》和《千字文》仍有极大的教育价值。

《三字经千字文精读》对《三字经》和《千字文》两本传统蒙学教材进行注解。本书由张新泰主编。

内容推荐

《三字经》的作者相传是南宋时期的王应麟,它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和背诵。虽然篇幅并不太长,但却包含了社会、历史、人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内容。

《千字文》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儿童教育读物,这本书从出现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三字经千字文精读》对《三字经》和《千字文》两本传统蒙学教材进行注解。

《三字经千字文精读》是中国古代专门为教育儿童而编写的读物。本书由张新泰主编。

目录

三字经

千字文

试读章节

《三字经》是在中国流传甚广的蒙学读物,同样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在千百年的流传过程中,它早已经家喻户晓。《三字经》的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对于儿童教育来说,《三字经》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也是开启儿童智力的重要蒙学读物。

【原文】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译文】

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都差不多,只是由于后来随着环境和教育的不同,性情就会发生改变。如果对孩子教育不严,孩子善良的本性就会改变。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便是教导他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

【原文】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译文】

从前,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能有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曾经三次搬家,为的是选择一个好邻居。孟子不努力学习,孟母就生气地割断正在织布的纱线,以此教诫孟子不要荒废学业。五代时北京人窦禹钧(号燕山),有一套教育孩子的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孩子相继中了进士,全部都学有所成,成了国家有用之才,声名四方传扬。

【精彩故事】

孟母三迁

孟子早年丧父,和母亲生活在一起。起初,他和母亲住在墓地旁边。孟子便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母亲看到后,皱着眉头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孟子的母亲就带着孟子把家搬到了市集上靠近屠宰场的地方。不久,孟子又和附近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的事。孟子的母亲知道后,不满地说:“这个地方不利于孩子成长!”母亲又把家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见师生们都以礼相待,开始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礼仪。孟子的母亲高兴地说:“这里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原文】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译文】

生养子女不好好地给以教育,这是做父亲的过错。孩子进了学校,教师就有对学生严格教导的责任,做不到这一点,那是因为教师懒惰。年少时候不努力学习,这是极不应该的。如果一个人在小的时候不刻苦学习,到老的时候怎么能有大的作为呢?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译文】

一块璞玉如果不经过玉工的琢磨,就成不了精美的玉器。一个人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不会懂得知识和道理。良好的道德品质从小开始培养,比如说对老师要尊敬,对同学要友爱,要学习各种礼节,养成良好习惯,这些都要从小做起。

【精彩故事】

铁杵磨成针

李白是中国唐代著名大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但是李白小时候并不喜欢读书学习,还常常逃学。一次,他逃学来到了小河边,看见一个老奶奶手拿一根大粗铁棒,在石头上不停地磨来磨去。李白觉得很奇怪,便问:“老奶奶你在干什么呢?”老奶奶回答:“我要用绣花针,准备把这根铁棒磨成一枚绣花针。”小李白觉得不可思议,心想:“这么粗的铁棒怎么能磨成绣花针呢?”老奶奶看着满脸疑惑的李白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李白听到这话后,深受启发。从此以后,李白开始发奋学习了,终于成了一名大诗人。P1-6

序言

《三字经》和《千字文》是中国古代专门为教育儿童而编写的读物,这两本书在我国古代流传很广,影响也非常大。中国古代的许多儿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便是从《三字经》与《千字文》开始的。直到今天,《三字经》和《千字文》仍有极大的教育价值。

《三字经》的作者相传是南宋时期的王应麟,它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和背诵。虽然篇幅并不太长,但却包含了社会、历史、人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内容。中国古代的不少儿童,就是通过读这本书,开始了解各种知识,明白如何做人。中国古代许多伟人,他们有的善于治理国家,有的会用兵打仗,但他们的成功之路,是从《三字经》开始的。

《千字文》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儿童教育读物,这本书从出现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据说,梁武帝萧衍为了教孩子们读书,让周兴嗣编写《千字文》。周兴嗣很有才华,只用了一夜,就编成了这本书,但编写时太费神了,他竟然在一夜之间熬白了头发。中国古代的儿童,通过读《千字文》,开始认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字经千字文精读/中华文化经典通俗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新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8145096
开本 32开
页数 1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1-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1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94.1
丛书名
印张 4.25
印次 2
出版地 新疆
210
135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74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7: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