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辞令文体研究》由董芬芬所著,本书列入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全书共分十二章,对春秋时代的盟书、起誓辞、诅辞、祝嘏辞、诔文、誓师辞、策命、书牍、国书、外交辞令、谏诤文辞、议论文辞等十几类辞令文体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对每一种文体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文体依据、文体特征以及对后世相关文体的影响等问题展开了相应的论述,力图展现春秋辞令文体的类别、特点及其时代风貌。
《春秋辞令文体研究》由董芬芬所著,在礼乐文明的春秋时代,产生了一些饰礼致情的礼仪文体,如《周礼》太祝“六辞”、南宋陈骙条述的“春秋八体”等,古人称之为“辞令”。《春秋辞令文体研究》对春秋时代的盟书、起誓辞、诅辞、祝嘏辞、诔文、誓师辞、策命、书牍、国书、外交辞令、谏诤文辞、议论文辞等十二类常用的辞令文体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探讨每一种文体应运而生的文化礼仪背景,揭示了文体与礼仪之间的依存关系及春秋文体盛衰的深层原因,概括每一种文体的结构要素和文体特点,指出每一种文体对后代相关文体的影响。本书把春秋辞令文体从《左传》、《国语》、《史记》等史籍中分离出来,给予文体方面的系统研究,开拓了春秋文学的研究领域,扩大了先秦散文的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