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白衣女人(全译本)/世界文学名著
内容
试读章节

夏季即将逝去,可怜巴巴的我被弄得健康不佳,精神萎靡,而如果要实话实说的话,还囊中羞涩。在过去一年中,我没有像以往那样精打细算,安排好我的职业所带来的收入,花钱总是大手大脚,看来秋天里只好紧巴巴地过日子,来往于我母亲在汉普斯特德的乡间小屋和我在城里的住处之间。

我记得那天傍晚平静无风,天空阴沉沉的,伦敦的空气格外沉闷,远处传来的街道交通的喧闹声显得特别微弱。我个人微弱的生命之脉和周围这座城市博大的心脏,此时似乎都一齐随着太阳沉落变得越来越软弱无力了。我一直捧着一本书,不是在读,而是在对着它出神。我放下书,起身走出居室,到郊区去呼吸一下夜间的凉爽空气。我习惯每星期两个晚上与母亲和妹妹在一起过,那天是我去她们那儿的日子,于是我朝北面汉普斯特德的方向走去。

趁故事还未开始,我得在此先作个说明,那就是,在我这里提到的那个时期,父亲已经去世好多年了。我和妹妹萨拉是家里五个孩子中的幸存者。父亲先前也是个绘画教师,他勤奋努力,事业上很有成就。他对靠他供养的家人充满了爱心,一心替他们的未来未雨绸缪,于是打从结婚的时候起,他就毅然拿出收入中的一部分为自己买了人寿保险,其数额大大超出了一般情况,大多数人都认为没有必要拿出这么多钱来买保险。父亲深谋远虑,辛勤节俭,令人钦佩。幸亏如此,母亲和妹妹在他去世后还能像以往那样衣食无忧。我接下了父亲的业务,因此,在我步人人生之途时,我有充分的理由为自己的前程心怀感激之情。

霭霭的暮光还在荒野的山脊上闪烁,而我身后的伦敦已是另一番景象:云雾缭绕,夜色沉沉。这时,我来到了母亲的乡间小屋门口,刚一按门铃,门就开了,开门的不是仆人,而是我尊敬的朋友帕斯卡教授。他兴高采烈地冲上前来迎接我,用外国人的腔调,尖声尖气地模仿用英语打招呼。

为了他,同时也为了我自己,我必须对教授作一番正式介绍。偶然的事件使他成了本书将要叙述的这个离奇家庭故事的起点。

我是在一些体面人的家中最初认识我这位意大利朋友的,他在那儿教意大利语,我教绘画。有关他的经历,我当时就只知道他原来在帕多亚大学担任教职,因政治原因离开意大利(到底什么原因,他从来不与任何人谈起),在伦敦当语言教师已有多年,颇受人尊敬。

虽说帕斯卡不是真正的侏儒——因为他的身材从头到脚生得十分匀称,但我认为他是我在马戏场以外见到的最矮小的人。他的外表身材使他无论到哪儿都会受人瞩目,此外,还有他那并无恶意的乖僻性格也使他在普通人中间显得与众不同。他竭尽全力使自己成为一个英国人,以此表达他对为他提供了避难所和生路的国家的感激之情,他生活的主旨似乎就在于此。教授不仅总是拿着一把雨伞,总是穿鞋套和戴白色礼帽,以此表明他尊重英国的一般习惯,而且立志要在习惯、情趣以及个人仪表上成为英国人。这个身材矮小的人发现我们是个以爱好体育运动著称的民族,于是,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天真地参与任何英国的体育运动和娱乐活动。他坚信,凭着他的意志力,完全可以像习惯于穿我国的鞋套和戴我国的白色礼帽一样适应我国的各种娱乐活动。

我看见过他甘冒缺胳膊断腿的危险,不顾一切地投身猎狐狸和打板球的活动,不久后,我还看见他冒着生命危险,同样不顾一切地一头扎进布赖顿的海中游泳。

我们在那儿不期而遇,同洗海水浴。要是我们参加我国某项特有的体育活动,我倒是会格外小心照看好帕斯卡教授的,但是,由于外国人一般都能像英国人一样在水里很好地照顾自己,我压根儿没有想到在男子运动训练项目的目录上还应加上游泳技能训练一项,而教授却认为他能当场学会。我们刚刚奋力游出海滩,我就停下来了,因为我发现我的朋友并没有跟上我,于是掉头去找他。令我惊恐不已的是,在那片水域上我什么也没有发现,只看见两只白皙的小胳膊在水面上挣扎了一会儿,然后就不见了。我潜游到他的身边时,可怜的小个子缩成一团,静静地躺在水底的砂石坑里,比先前看到的他显得小多了。在我把他弄上岸的那段时间里,空气使他苏醒了,他在我的帮助下用力登上更衣车的踏板。他刚刚恢复了一些生气,便就大谈起他关于游泳的精彩“高见”。他的牙齿咯咯作响,刚能让他张口说话,他便傻乎乎地微笑着说,他认为是抽筋了。

P2-3

目录

威尔基·柯林斯和他的《白衣女人》(代译序)

1860年初版序言

1861年再版序言

第一部

开场白

由住在伦敦克莱门特公寓的沃尔特·哈特莱特叙述的故事

由玛丽安·哈尔寇姆叙述的故事

由黑水园的女管家伊莱莎·迈克尔逊叙述的故事

由福斯科伯爵雇用的厨子海丝特·平霍恩叙述的故事

由沃尔特·哈特莱特继续叙述的故事

第二部

由哈特莱特叙述的故事

第三部

由哈特莱特叙述的故事

尾声:由哈特莱特叙述

译后记

序言

我在这部小说中做了一个实验,该实验(就我所知)迄今尚未有人在小说写作中尝试过。本书的故事通篇由其中的人物来叙述。在由事件构成的这条链中,他们被置于不同的位置,轮番亮相,直至故事结尾。

如果这种写法只是达到了形式新颖的目的,那我也不至于在此提请大家注意了。然而,采用这种方法,形式和内容都相得益彰了。我必须使故事不停地向前推进。为了使叙述不断发展,我笔下的人物必须奉献文稿,他们通过文稿得到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

我的故事在周刊上连载之后,受到英美读者的热忱欢迎,对此,我在写本篇序言时,不能漠然置之,缄口不言。首先,就在查尔斯·狄更斯先生在其主编的《一年四季》周刊上推出了其结构完美、炉火纯青的艺术杰作之后,拙作也见诸该刊,我希望读者的欢迎证明笔者已承担了严肃的文学创作之职责。其次,本人对已获得的厚爱,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时要借此机会感谢众多来信的读者(我不认识他们),感谢他们在我的小说连载时所给予的热情洋溢的鼓励。我在那些虚构的男男女女中间生活了很长时间,现在他们要离开我了,此时此刻,我深感欣慰,回想起了很多事:“玛丽安”和“劳拉”在四面八方结交了诚挚友好的朋友,所以,每当故事到了一个危急关头,他们都会火急火燎地告诫我,对她们的处理要谨慎从事——费尔利先生不乏同病相怜的知音,他们对我横加指责,说我没有本着基督精神顾念其神经脆弱的身体——珀西瓦尔爵士的“秘密”惹得人们群情激愤,最后成了人们打赌的对象(我特此申明,要他们“取消”打赌)——福斯科伯爵这个人物引起人们纷纷探询,想知道其生活原型,除此之外,还在这样那样的事情上令饱学之士产生玄而又玄的想法(而我对此至今还不是很理解)。关于其生活原型的问题,我只能承认,原型有许多个,有些人还健在,有些人已去世,同时只能提示,塑造他这个人物跟其他人物一样,如果我选取素材不能超出一个人狭隘的活动范围,那伯爵也就不可能像我设法塑造的那样惟妙惟肖,浑然天成。

故事在以完整一本书的形式奉献给另一类读者时,我必须说明,作品已经过了仔细认真的修改,章节的划分以及其它诸如此类的次要情况均有所更改,旨在使故事整体舒展流畅,前后浑然一体。如若成书后的读者亦像故事在周刊上连载时的读者一样给予厚爱,那“白衣女人”将会成为本人塑造的一系列人物中最受人喜爱的女性形象。

在结束本序言之前,我想本着与人无忤、坦率真诚的态度向批评家提一两个问题。

如若有人要对本书进行评论,我要斗胆问一声,如不间接地复述故事,对作者是褒是贬,他做得到吗?我写这个故事时——但在期刊上连载发表,作者必须按规范进行压缩——其篇幅密密麻麻占了一千多页。本篇幅中不小的一部分被几百处“接头”占了,虽其本身价值甚微,但它们对于保持通篇叙述舒展流畅、真实可信,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批评家复述故事时,用上这些东西,他能在特定的篇幅或专栏中完成使命吗?作家同行之间本应互相尊重,如果他将这些东西略而不用,那他对得起与其不同行当的作家吗?最后,无论他以何种方式复述故事,如果他预先就使一切故事引人入胜的两个主要因素——妙趣奇特和刺激突然——消失殆尽,那他是在为读者服务吗?

威尔基·柯林斯

1860年8月3日于伦敦哈利街

内容推荐

《白衣女人(全译本)》由柯林斯所著,本书的出版之所以如此轰动,首先还是因为它的情节引入入胜。以身着白衣的女人在月光下闪现开始,《白衣女人(全译本)》被誉为整个英国小说文学中最别出心裁、组织最严密、最天衣无缝的布局。正面女主人公劳拉·费尔利美丽、善良而富有,是个标准的女主人公。劳拉婚姻不幸,她的丈夫珀西瓦尔·格莱德爵士冷酷而野蛮,一心要夺取她的财产。伙同珀西瓦尔作恶迫害劳拉的有意大利血统的福斯科伯爵夫妇。另一方面,标准的男主人公,具有骑士风度的沃尔特·哈特莱特默默地爱着劳拉,他与劳拉的同母异父的姐姐玛丽安·哈尔寇姆齐心协力为保护劳拉而与两个坏蛋展开了善与恶的大搏斗。这场斗争牵涉到当时的政治、法律、继承权及社会习俗的许多方面,紧张而曲折。“白衣女人”穿梭于故事中,增加了神秘色彩。这个“白衣女人”到底是谁?珀西瓦尔爵士为什么要跟踪迫害她?这个“白衣女人”与女主人公劳拉是什么关系--两个人相貌酷似,而且都只穿白色的衣服?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小说简直应该叫作《白衣女人们》。

本书不是一个疑案,而是层出不穷的疑案。它令人着迷不仅在于破案过程的悬念与刺激,而更在于阴谋的策划和阴谋的挫败像一幕一幕的戏在读者眼前展开,其中许多场面令人难忘。白衣女人在洒满月光的大路上出现是英国小说中一个著名的开场。狄更斯认为它是文学史上最具有戏剧性的两个场面之一,另一个是卡莱尔《法国大革命》一书中关于妇女队伍进军凡尔赛的描写。此外,劳拉在自己墓碑后面像个幽灵似的出现,两个死敌沃尔特和珀西瓦尔爵士在偏僻乡村古教堂里作殊死的较量,以及后者葬身火海等都是《白衣女人》中描写得惊心动魄的场面。

编辑推荐

《白衣女人(全译本)》由柯林斯所著,青年画家哈特赖特应聘去费尔利家当家庭教师,路上邂逅一个身穿白衣的女人,从谈话中得知她是从疯人院里逃出来的,出于同情,他帮她躲过了追踪她的人。哈特赖特发现,自己的女学生劳娜很像那个白衣女人。劳娜的父亲临终前将女儿许配给了帕西瓦尔爵士,但是,爵士看中的只是她的巨额财产。他与意大利的秘密革命团体中的一个叛徒福克斯合谋,害死了知道真相的白衣女人,并把她的尸体当作劳娜下葬,又把劳娜当作白衣女人送回疯人院,劳娜于惊吓之下患上失忆症。与劳娜真心相爱的哈特赖特挺身而出,开始了营救劳娜、揭穿帕西瓦尔阴谋诡计的行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白衣女人(全译本)/世界文学名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柯林斯
译者 潘华凌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726692
开本 16开
页数 4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23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44
丛书名
印张 31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35
160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3: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