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公民的诞生(美国公民培养读本)
内容
试读章节

对任何事物的培育,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人,都是为了让其成长、发育。只有那些愿意拓展生活的人才不会拒绝接受培养。他们尽可能地提高自身能力,尤其是崇高的品质,以成为全面、活跃、出色和快乐的人,因此,他们会加强自学,获取真正的教育。

人们常说“人体机能用进废退”。我们可以把这一表达形式调整为,人体机能因得到营养而成长,因失去营养而萎缩。而且每个机体都需要适合自己的营养,一个机能需要的营养并不总是对其他机能有益。同样,人的部分天性可能会成长而其他天性可能会萎缩。一部分天性的滋养、加强,是以其他部分天性的萎缩为代价的。

你还记得霍桑美丽的寓言故事《人面巨石》吗?欧内斯特每天都去欣赏人面巨石那张深思的面孔,及其表现出的尊严、平静及慈爱。不知不觉中,他也拥有了相同的品质,并为之所改变。最后,在邻居的眼里,他俨然就是那个找寻了很久,长着与巨石相似面孔的人。所以,在我们的人生中,未实现的自我就是一股看不到但十分强大的力量,它可以支配我们的意志、引导我们的行为,并决定我们的个性。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早期岁月。创造和理想的感召对这座城市的影响非常明显。我们看到一项又一项的品质被融入进来,直到它变得个性丰满。雄健的气势、运动员般的力量与技巧是最早出现的品质,然后是彬彬有礼和优雅的举止,再之后是慎重和准确的商业习惯,再往后是军事品质,再后来就是对公共服务的忠诚。”

转变不断发生,快速但又稳健。直到人的个性丰满,理想得以实现。于是。这样的个性,这样的人出现于各行各业中,议员、指挥官、总统。这样的人存在于所有人的身上,但又不是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

人类一半的错误来自对自我的不了解。如果我们高估自己的能力,我们的努力会多于得到的结果;如果我们低估自己的能力,得到的结果就会少于我们的付出。在这两种情况下,人们的能力都遭受了损失。

一个本可挥毫泼墨的文学巨匠的手,可能始终未离开过犁耙;一个本应是补鞋匠的人,却想尝试阿佩利斯的艺术生涯。当面对一个要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时,我们应该能从对自身的了解中做出判断:“我适合或不合适在这个领域发挥作用。”

悉尼·史密斯把桌子上不同形状的窟窿比做各种各样的生活,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还有长方形;而来自不同生活的人则以相应形状的木块代表。他说:“我们总是会发现三角形的人进入了正方形窟窿,长方形的人进入了三角形窟窿,而正方形的家伙挤进了圆形的窟窿。”

我们要傲的一件最基本的事情就是要发现我们身上有哪些潜力,以及如何训练它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并发挥影响。我们需要确切地知道我们最适合的工作或领域是什么,这样,当有需要我们效力的机会出现在面前时。我们就能投入智力资本而收获成功和利润。

不过,自知之明切不可与自负混为一谈,因为后者有无礼或自大的意思。即使在客观研究之后真的发现自己天赋异禀,也没有必要像埃默洛尔德·艾尔的儿子那样,说到自己或提起自己的名字时就抬起帽子或诌媚似的鞠上一躬。乔治·艾略特在形容自负时幽默地将有这种问题的人比做“自以为太阳早上升起来是为了听它唱歌的公鸡”。

玛格丽特·富勒曾写道:“我现在知道所有美国人都应知道的事情,而且发现没人像我这样聪明。”这种自我评价的言论,即使她真的没有自视太高,也未免过于大胆。我们在读希腊历史时知道,当联合舰队取得萨拉米斯大捷后,将领们按要求提交了一份在战斗中表现最英勇、机智的战士名单,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名字放在第一位,而当天真正的英雄地米斯托克利则大度地把自己放在第二排。

只能通过失败和失意了解自己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对自己的不足——也许还有自己的能力——不甚了了,只在成功最终化为泡影时才看到他们本可以成功,但他们看到得太晚了。一位来自南部的演说家讲过一个黑人男孩的故事。这个男孩非常希望得到女主人家一只刚出生的小猫,女主人答应他等猫再大些就给他一只。小男孩没有耐心去等,就悄悄地带了一只小猫到自己的小屋。可是小猫的眼睛还没有睁开,小男孩感到厌恶,就把猫放到桶里溺死了。但是,他后来发现死后的小猫眼睛是睁开的,于是大叫:“呜!你活着的时候是瞎的,现在死了倒能看到东西了!”对我们来说,如果我们看到得太晚,不能使自己的生命有任何价值,那无异于一个天大的不幸。

所有真正的生命力量都是建立在崇高的道德操守之上的。有原则指导的生活要比那些贪图一时之快,甚至有激情、有见地的生活,要高尚得多。生活的目的远不止享乐。人不是一块挤干的海绵,一定要去汲取。幸福的本质是要去爱、去希望、去做,即有情感、有志向、有行动。

我们必须陶冶自己的性情。有人说过: “性情是一面透镜,通过它能看清人和事物。火爆的脾气就像是一块红色的玻璃,给人以耀眼炫目的感觉;忧郁的性格像一块蓝色的透镜,赋予其他事物忧伤的色调;通过代表嫉妒的绿色眼镜,其他人都成了不被信任和厌恶的对象;而透过代表恶毒的黑色玻璃往外看的人,觉得其他人都有像他一样具有丑恶的外表。只有拥有快乐、宽厚灵魂的人才通过清澈、无色、透明的媒介看到世界真实的样子。”

性情也有凹透镜和凸透镜之分,会放大或缩小事物。自满的人看到的大多是别人的错误,而对他人的优点却视而不见;对浮躁的人来说,其他人也似乎烦躁不安;对善妒的人,其他人也是心怀嫉妒;而对友善、温柔和慷慨的人,阳光永远多于阴暗。在不同的观察者眼中,世界有所不同,主要原因是他们使用的媒介不同。

快活的性格能从不被看好的原料中生产出欣慰与喜悦。它们像神奇的炼金术士,能从苦涩的草药中提取香精;像一位住在烟熏火燎的房间里的黑人老太婆, “看到能生火的东西就高兴”,而且虽然只有两颗牙齿,仍然感谢上帝“它们是上下相对的两颗”!

善良甚至比正直还重要,因为善良的人总是会做好事。正直是诚实的美丽之处,善良是仁爱的可爱所在。善良的人会造访穷苦人居住的窝棚、茅舍,他们和蔼亲切,关怀备至,带去一些慰问的食物、衣服,为病人受损的味觉送上一些可口的食物或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提供他所需的帮助。P4-6

目录

【儿童篇】

Chapter01→身心

Chapter02→观察

Chapter03→顺从

Chapter04→坦率

Chapter05→关爱

Chapter06→快乐

Chapter07→爱美

Chapter08→好学

【青年篇】

Chapter09→初变

Chapter10→勤奋

Chapter11→抱负

Chapter12→专注

Chapter13→自制

Chapter14→坚持

Chapter15→迅捷

Chapter16→诚实

Chapter17→礼貌

Chapter18→无私

Chapter19→自尊

Chapter20→道德

Chapter21→热情

Chapter22→勇气

Chapter23→自立

Chapter24→谦卑

Chapter25→诚信

【成人篇】

Chapter26→转型

Chapter27→秩序

Chapter28→敬畏

Chapter29→感悟

Chapter30→责任

Chapter31→节制

Chapter32→爱国

Chapter33→独立

Chapter34→理想

【公民篇】

Chapter35→真正的公民

Chapter36→公民与家庭

Chapter37→公民和社区

Chapter38→公民与国家

Chapter39→公民的诞生

序言

本书是为美国七、八年级的在校学生准备的补充读物,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当今的一些现实需要。对于公民问题,许多课本和读物都是从政治角度予以论述的,而从更高层面即道理和伦理方面的探讨则极为罕见。

我们两人曾试图寻找一些可以促进身体感官和道德水准同时发展的方法,认为这样培养出来的成年人会更加健全,并有望成为更高层次的公民,结果徒劳无益。对我们来说,在帮助年轻人为将来履行社会义务做好准备的过程当中,个性的培养似乎比政治说教要重要得多。因为只有确立了崇高的道德标准,公民的素质才会得到提升。

大家都承认,在学校里公民意识与道德品质的培养应当齐抓并重。不过,尽管输送了数以千计的学生,我们却未能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一重要课题上。正是出于改善这种状况的真诚愿望,我们合著此书。

本书的阅读计划非常简单。全书共39章,在校期间可每周阅读一章,每章开篇有五句名人名句,可每天背诵一句。另外,我们在写作中注意使用学生易于理解的语言。

我们还引用了大量轶事和故事,以求快速引起并始终抓住学生的阅读兴趣,直到读完全书。引用的轶事选自方方面面,并非我们的原创。

在那些直接讲述如何培养身体感官和道德力量的章节中,均附有一个“特别案例”,我们希望这些特别案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让他们通过与这些伟人的直接“接触”,激励自己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这对他们的未来岁月定将大有裨益。

每个主题都需要老师的细心讲解,这样不仅会提高学生做功课的兴趣,而且会培养出高层次的公民,将来为国家服务。

作者

内容推荐

《公民的诞生(美国公民培养读本)》(作者威廉·F·马克威克、威廉·A·史密斯)是美国中学生曾经使用的一本公民教育教材,《公民的诞生(美国公民培养读本)》从新一代公民的身心发展、道德标准与伦理观念、价值观等角度,阐述了如何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指导学生加强个人修养,塑造一代优秀公民。全书从儿童、青年、成人三个重要人生阶段,阐述了各个时期所应关注的重要问题,概括了一位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优秀品质。

这既是一本学生使用的公民教育读本,也是一本优秀的家庭教育指南,可供父母和老师阅读使用。

胡适先生倡导“世界公民”的理念,对此书大加赞赏,他将此书译为《真国民》,并亲译其中的名人名言,发表于报刊,倡导全社会关注公民教育。

编辑推荐

《公民的诞生》(作者威廉·F·马克威克、威廉·A·史密斯)是一本为美国七、八年级学生准备的公民培养读本。与那些侧重从政治和公共建设角度写作的公民教育读本不同的是,《公民的诞生》主要从公民的身心发展、道德与伦理、价值观等方面来阐述,供美国学校作为公民课的教材使用,帮助学生确立崇高的道德标准,促进公民素质的全面提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公民的诞生(美国公民培养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威廉·F·马克威克//威廉·A·史密斯
译者 戚成炎//袁利丹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1077697
开本 16开
页数 1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2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771.24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38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