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天国郊野
内容
编辑推荐

《天国郊野》叙述的是以李端阳为代表的几代知识分子的“一世浮生,百年沧桑”。它以长镜头的方式,记录了李端阳从“少年气盛”到“老大意拙”的转变历程。作者李春林用异常独特的个体人物命运与历史经历,透视了20世纪近百年的沧桑巨变,以感性的人物遭际折射时代价值体系的变迁。其间不乏画面般的鲜活片段,其翻卷的不单是人情世态、人生记录,还有国恨家仇、民族命运、历史风云……

内容推荐

李春林所著的这本长篇小说《天国郊野》内容丰富,充满人情味。作品通过对故事情节生动的演绎和对典型人物艺术的刻画,形象地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中国近百年来社会发展的历史画图。

《天国郊野》写的是几代知识分子,一世浮生,百年沧桑;少年气盛,老大意拙;生存,生活,生命;患难与共的朋友,天国郊野的伴旅;密密麻麻的人生记录,曲曲折折的故事传奇;人情世态,扑朔迷离,或恩将仇报,或以德报怨;更有男欢女爱,爱恨情仇,离合悲欢,兴衰际遇;还有国恨家仇,民族命运,历史风云,战争和平;改革开放,致富图强。

不将真事隐去,没有假语村言;贴近时代,忠于生活;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真实年代背景,亲历亲闻亲记;中西文化,诗词俚语,今古奇观;大可清心,小可醒世;愿天国郊野,爱如空气永恒,和平阳光普照。

目录

序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尾声

后记

试读章节

想不起来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懂得人事的,他最早的记忆也许便是母亲的呵护。睡梦中,他常常会被一团团越变越大,越来越浓的黑糊糊的阴影压得喘不过气来,接着便是尖声的惊叫,这时他便听到了母亲的声音:

“别怕,别怕,妈妈在这里……”

于是,他微微睁眼感受到了躺在妈妈手臂上的安全,妈妈的另一只手则在轻轻地拍着他的小小的胸脯。他依稀听到了妈妈细声细气的催眠曲:

“乖乖——睡吧,睡吧……”

他很快又睡着了。……有时,半夜了他还不睡觉,睁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对什么都感兴趣,随心所欲地翻弄着床上的东西,活像一只小白兔,大人便昵称他“兔子”。可他对这个称呼从来不答应。都快半夜了,他还丝毫没有睡意,怎么哄,他也不睡;连大人都想睡了,他照玩不误。

这时他父亲便在白纸上画一只老虎,一见这恐怖的大虫,他一声不哼,几秒钟内便乖乖地钻进妈妈的怀里睡着了。

这个小小的村庄,夜色是那么浓重,那么宁静。远方近处的狗吠声,此起彼伏,零零落落,蓦地又连成一片,益发增加了夜的深沉。大地一切都在酣睡,唯有村子二百米外的那条小河,从来就没有睡意;小河河面最宽处只有半里多路,但水深浪急,哗啦啦的流水唱着世世代代没有休止的古老的歌。

这歌声飞入愁苦的心田便是呜咽,流进干涸的田野便是欢笑。

小河名叫风江,飞流直下十来里,峰回路转,来到一个美丽的山角,和另一条名为凰江的小河携手相会,变成一条章江。章江加步奔腾几十里,便和天边飞来的贡江相拥相抱,激情沸腾,合二为一,创造了一个峭壁千里的“赣”字,汇成了一条浩如烟海的赣江,开建了一座美丽的赣城。

赣水苍茫,一日千里注入长江,奔赴大海。

这个小村庄门前夜间潺潺作响的小溪,就有那么一滴水珠,就是这样随波逐流滚进小河、大江,飞人大海,走向世界的。

天蒙蒙亮,小村庄从梦中苏醒了。妇女们从各自睡屋的角落里提出装有小便的尿桶。尿桶是用木片箍制而成的;一根倒V形的长竹篾片两端串着桶沿上的两个对称的耳提,两只耳朵共用一个耳环,成了活动的尿桶提把。妇女把两个偌大V字型耳环搁在扁担的两头,轻捷地挑起两桶尿,健步如飞地奔向池塘,将桶里的尿兑满水,再去浇灌菜地。

此时,男人们早已背着犁耙在田里准备翻地,几个儿童牵着黄牛踏着露水到河滩上去放牧;河边的空气是那么清甜,不知谁家的牧童在唉声叹气地唱着客家山歌:

早晨爬起没颗米,打只山歌来充饥。

以为唱歌唱得饱,哪晓越唱越肚饥。

他被这歌声吵醒了,一骨碌坐在床上,已不见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早已起床做事去了。因为天已发亮,他并不害怕。他又躺了下去,颇有兴致地跟着窗外的歌声唱了起来。听到他奶声奶气地学唱歌,隔壁已双目失明_的老奶奶便拉开嗓门叫他:“兔子,听奶奶教你唱。”奶奶唱的还是客家山歌,只是歌词是奶奶自己瞎编的:

冬天没盖夜又长,夏天没吃日又长,

一生一世累瞎眼,没吃设穿命又长。

歌声未了,便听到笃笃的拐杖戳地声,奶奶摸着过来带孙子了。孙子并不喜欢奶奶带他,他见奶奶摸进了屋子,便一声不响地自己穿好衣服躲进床下。奶奶因为高龄衰老,眼睛得了白内障,看不见东西,爱用双手摸索。他不喜欢奶奶抱着摸他的眼睛,摸他的鼻子和耳朵。

奶奶在床上到处摸索,摸不到孙子,她以为孙子溜出屋外去了,又笃笃笃地出了屋子。得知奶奶又回到了隔壁的屋子,他又爬上床,对着隔壁的奶奶叫:

“奶奶,你刚才到哪里去了?嘿嘿!”

奶奶于是哈哈大笑,知道被调皮的孙子糊弄了。他又钻进被子一声不哼了。正当他还想睡一个回笼懒觉时,不料奶奶的双手已摸进他的被子,捉住了他。

他只好乖乖地起床,牵着奶奶,一颠一簸地到不远处的大祠堂去玩。这不知是孙子成了奶奶的拐杖,还是奶奶成了孙子韵拐杖;不知是奶奶在带孙子,还是孙子在带奶奶。

这是一个古老的祠堂,墙壁上的石灰已斑驳陆离地脱落,粗大的横梁和屋柱早已失去了油彩的光泽,露出了木头千丝万缕的裂缝;大厅的地面已不平整,一层层的地皮松松散散地变成了干燥的泥沙,一触到地面便会扬起尘灰。

他牵着奶奶跨进了祠堂高高的门槛,奶奶十分熟悉地摸到了左侧那根粗大的柱子,并顺势坐在旁边的矮木栏杆上。奶奶唯恐孙子会丢失,本能地把他揽在怀里。他非常地不自在,很想挣脱出去,奶奶便给他讲祠堂的故事。P6-8

后记

从二十世纪跨入二十一世纪那时刻,即从二〇〇〇年春天开始,我动笔写长篇小说《天国郊野》,忙里偷闲,断断续续,今日总算写完了。一晃荡,不觉过了五年时光。

我从一九六七年大学毕业以后,就在出版社做编辑,咬文嚼字,挑人毛病,乐为他人做嫁衣,责编了许多图书。掐指粗粗算来,除了编辑期刊和合集的发稿,单是由我独立编辑出版的今人专集、专著,就有一百二十种之多。为此,我得到的感谢和抱怨一样多。其间作者不乏当代名家,也有后起之秀,更有默默无闻的未名者。忆起这些作者朋友,虽有许多已不在人世了,却还不能说“访旧半为鬼”,但大都没有了联系。现在门可罗雀,不像当年写家盈门,高朋满座。就在这种情况下,我的这部长篇小说完稿了。灯下揽镜,鬓生薄霜,纹皱满面,不觉老冉冉其将至,到了退休的年龄。

我从一九四五年出生后,服务于社会就做了一件事,当编辑,附带写了一些书。在做编辑的日子里,我很快乐;米卢把足球称作“快乐足球”,我把编辑也看做“快乐编辑”。因了作者的诱惑和灵感的冲动,编辑之余,我也写作出版了十多部著作,有散文集,有专著,而大部分是诗集。我有一部诗集《庐山梦》,专写庐山风光。知情人告诉我,这部诗集为庐山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被列入庐山著述目录中。我便有机会,又登了一次庐山。

那一日,我独自从山南秀峰龙潭出发,从李白描写过的庐山瀑布下端,向香炉峰顶峰攀登。到底是不再年轻了,途中只好改坐人力轿子,最后还是乘了现代化的缆车才到达峰顶——庐山瀑布的源口。我独自再往顶端攀登,到了最高处。那里有一座古塔。见古塔旁一人端坐石凳上,一身道服衣冠。天色还早,只有我一个游客。

“此地可以俯瞰庐山瀑布,”道人坐着对我说,“那是李白笔下的瀑布,古今第一瀑。”的确,瀑布就在眼底,道人坐着也能看到全貌。

“是的,”我礼貌地靠近了他,念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今天天气很好,云来雾去,一目了然。”道人又说,“你是文人吧?古今文人都可从这里看到山下三个郊野。”

“是的,我搞文字工作的,”我想他是见我戴着眼镜,又读起了诗,像文人。我说,“但我还没看到,哪三个郊野?”

“一,大自然的郊野,不必说明;二,人生生命之郊野,在这里你会想起你一生经历,悲喜自知,并不满足;三,还有理想世道之郊野,无论你怀才不遇还是志得意满,在这里你都感到世道还未进入最高境界。这三个郊野都有一个共同美好的天国,就如这九天,最高的地方。”道人说得含蓄,“这是文殊塔,李白、苏轼、朱熹、王阳明,都到过这里,都在这里看到了这三个郊野,所以写出了好诗文。他们还在这里烧过香呢!”

我立即就地备上香火,向文殊塔敬献了三炷香。

我想,道人的“郊野”之说,是有一些道理。想到自己大半生的所见所闻;忆起早已进入“天国”的祖辈父辈所讲的在国破家亡时奋起抗战的痛苦经历和故事,引发了对人世未来的期冀和理想,我就有了描写“郊野”的灵感与冲动,开始了创作。书中故事情节,均属艺术虚构,读者不必对号入座。

今日小说完稿时,正好是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纪念日,也是我年满六十岁的日子。《天国郊野》便是我纪念这两个六十年的一件共同美好的礼物。

希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热爱生命,珍惜和平。

感谢我的同人张国功先生,热心担任本书的责任编辑,并为此付出了劳动。

二〇〇五年九月三日 于南昌滨江

龙沙夕照风景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天国郊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春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478998
开本 32开
页数 5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8
出版时间 2005-12-01
首版时间 2005-12-01
印刷时间 200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6.3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10
149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