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性乃道德职责》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纽约知识分子观念的缩影,莱昂内尔·特里林采用了一条更宽广的途径——文学与文化的交叉研究,来应对当时的新批评主流。书中的多数文章已作为经典被大量引用,具有重要影响。
| 图书 | 知性乃道德职责/名家文学讲坛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知性乃道德职责》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纽约知识分子观念的缩影,莱昂内尔·特里林采用了一条更宽广的途径——文学与文化的交叉研究,来应对当时的新批评主流。书中的多数文章已作为经典被大量引用,具有重要影响。 内容推荐 《知性乃道德职责》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纽约知识分子观念的缩影,特里林采用了一条更宽广的途径——文学与文化的交叉研究,来应对当时的新批评主流。通过这些不同凡响的文章,莱昂内尔·特里林向我们展示了一位非同寻常的批评家形象:他充满哲学动机而尊重文本,对历史敏感而不受其束缚,受艺术的熏陶而并不崇拜它,尊崇思想而怀疑理论。《知性乃道德职责》汇集了特里林从1938年到1975年间最有影响力的三十二篇文章,多数已作为经典被大量引用,具有重要影响。 目录 前言(利昂·维泽尔蒂尔) 约翰·多斯·帕索斯的美国 海明威和他的批评者 T.S.艾略特的政治思想 《不朽颂》 吉卜林 美国的现实 艺术与神经症 风俗、道德与小说 《金赛报告》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卡萨玛西玛公主》 华兹华斯与拉比 威廉·迪安·豪威尔斯与现代品位的根基 作为英雄的诗人:书信中的济慈 乔治·奥威尔与关于真理的政治思想 目前美国知识分子的状况 《曼斯菲尔德庄园》 伊萨克·巴别尔 惰性的道德 “巴门尼德的微笑令我深思” 最后的恋人 关于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演讲:一次文化事件 论教授现代文学 利维斯—斯诺之争 快乐的命运 书信中的詹姆斯·乔伊斯 现代世界里的思想 艺术、意志与必然性 我们为什么读简·奥斯丁的作品 附录 四十以下 《自由的想象》序言 《超越文化》序言 篇目注释 索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知性乃道德职责/名家文学讲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国)莱昂内尔·特里林 |
| 译者 | 严志军//张沫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720458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57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524 |
| 出版时间 | 2011-09-01 |
| 首版时间 | 2011-09-01 |
| 印刷时间 | 2011-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6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0-0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8.6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10 |
| 宽 | 149 |
| 高 | 2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0-2009-063号 |
| 版权提供者 | The Estate of Lionel Trilling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