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衷中参西录》是河北盐山县已故名医张锡纯(1860-1933年)所著。原书从1918年至1934年分七期陆续刊行。第一期1918年出版,第二期1919年出版,第三期1924年出版,1929年又将三期合编,分上、下两册出版,共八卷,即现行的前三期合编,前后共印行五版。第四期一册,共五卷,1924年出版,曾印行四版。第五期分上、下两册,八卷,于1928年出版。第七期一册,共四卷,1934年出版,印行二版。全书共七期,30卷。
图书 | 医学衷中参西录(精)/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 |
内容 | 编辑推荐 《医学衷中参西录》是河北盐山县已故名医张锡纯(1860-1933年)所著。原书从1918年至1934年分七期陆续刊行。第一期1918年出版,第二期1919年出版,第三期1924年出版,1929年又将三期合编,分上、下两册出版,共八卷,即现行的前三期合编,前后共印行五版。第四期一册,共五卷,1924年出版,曾印行四版。第五期分上、下两册,八卷,于1928年出版。第七期一册,共四卷,1934年出版,印行二版。全书共七期,30卷。 内容推荐 《医学衷中参西录》为清末民国初中西医汇通代表医家张锡纯所著。全书共八期。前七期30卷于1918~1934年陆续刊行。其中前三期合编为医方,按治阴虚劳热、治喘息、治消渴、治淋浊等证候分34类,收录奇效验方180余首;第四期为中西药物讲义,介绍中药80余味,常用西药近50味;第五期为医论医话;第六期为医案,栽虚劳喘嗽、血病、肢体疼痛等临床验案百余则;第七期为伤寒论讲义,系张氏去世后,其子张荫潮整理遗稿后付梓而成,并附温病遗方8首;第八期为其孙张铭勋1957年所献张氏未出版的遗稿。此书是张锡纯一生临床经验的总结,不仅内容丰富,且独树一帜,中西结合,大胆创新,在医林中影响颇深,被誉为“第一可法之书”,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性和参考价值。 本次整理以保持张锡纯原著原意为原则,按出版年代顺序分期分卷整理,每期又选最后一版作为底本,并参阅1957年河北省卫生工作者协会审订的《医学衷中参西录》进行校勘点校,以利读者阅读。 目录 前三期合编第一卷 前三期合编第二卷 前三期合编第三卷 前三期合编第四卷 前三期合编第五卷 前三期合编第六卷 前三期合编第七卷 前三期合编第八卷 第四期第一卷 第四期第二卷 第四期第三卷 第四期第四卷 第四期第五卷 第五期第一卷 第五期第二卷 第五期第三卷 第五期第四卷 第五期第五卷 第五期第六卷 第五期第七卷 第五期第八卷 第六期第一卷 第六期第二卷 第六期第三卷 第六期第四卷 第六期第五卷 第七期第一卷 第七期第二卷 第七期第三卷 第七期第四卷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医学衷中参西录(精)/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锡纯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74914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710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886 |
出版时间 | 2011-08-01 |
首版时间 | 2011-08-01 |
印刷时间 | 2011-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3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52 |
丛书名 | |
印张 | 4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6 |
宽 | 189 |
高 | 3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