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联席会议上,大家一致认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本次会议上提出的认定曹操高陵的十个方面理由是充分而有根据的,应该认可他们取得的显著成果;并且指出,曹操是开创魏晋南北朝历史时期的第一人,就曹操高陵的真实性明确表态,无论对于历史还是对于现实,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经过热烈的讨论,两家学会的同仁取得六点共识,委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陈长琦执笔,撰写成《曹操高陵考古发现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 图书 | 曹操高陵--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联席会议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联席会议上,大家一致认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本次会议上提出的认定曹操高陵的十个方面理由是充分而有根据的,应该认可他们取得的显著成果;并且指出,曹操是开创魏晋南北朝历史时期的第一人,就曹操高陵的真实性明确表态,无论对于历史还是对于现实,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经过热烈的讨论,两家学会的同仁取得六点共识,委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陈长琦执笔,撰写成《曹操高陵考古发现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目录 前言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联席会议名单 曹操高陵考古发现学术研讨会发言记录 1 会议主持人致辞(李凭) 2 代表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致欢迎词(孙英民) 3 代表安阳市政府致欢迎词(马林青) 4 确认曹操高陵的主证(李凭) 5 曹操墓出土后引发的历史学思考(孙家洲) 6 中国墓葬里随葬衣物疏的发展(严耀中) 7 曹操与曹操墓(朱绍侯) 8 关于曹操墓发现的历史意义(李振宏) 9 曹操高陵散论(陈长琦) 10 感受安阳和曹操之间的因缘关系(胡阿祥) 11 关于曹操墓发现的两点看法(张鹤泉) 12 关于曹操评价的几点认识(李书吉) 13 “黄豆二升”小考(宋超) 14 从牙齿谈考古发掘与历史研究(刘驰) 15 论曹操墓出土的部分文物与历史文献的关系(梁满仓) 16 在墓葬里强调孝的内容是那个时代的风尚(严耀中) 17 期望曹操墓的发现带动魏晋史研究热潮的到来(王彦辉) 18 就园寝祭祀问题请教刘庆柱(张鹤泉) 19 曹操高陵的考古确认与释疑(刘庆柱) 20 目前有关曹操高陵十大热点问题的答疑(潘伟斌) 2l 关于曹操墓的几个问题(孙英民) 22 《曹操高陵考古发现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的修正与公布(李凭) 曹操高陵考古发现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安阳曹操高陵考古发掘成果简介 图版 1 外景 2 内景 3 考古工作 4 各类遗存的位置 5 专家考察遗迹与遗物 6 部分文物 7 刻铭石牌 8 头骨 9 联席会议景况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曹操高陵--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联席会议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凭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93068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7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10 |
| 出版时间 | 2010-10-01 |
| 首版时间 | 2010-10-01 |
| 印刷时间 | 2010-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3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78.8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1.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浙江 |
| 长 | 240 |
| 宽 | 169 |
| 高 | 11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