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服饰为载体,去立体地探讨日本文化。
全书共分六部分:前三部分是关于中国服饰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以及中国古人对日本服饰形象的认识,主要着眼于世界文化交流的历史印记;第四部分是对当今日本着装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侧重于从表面现象去透视其文化特性;第五部分是试图通过服饰及工艺美术、建筑、园林等去深层次挖掘日本人的文化内涵;第六部分则是通过两种鲜明对比的事象去进一步探讨日本人的国民性
| 图书 | 衣装日本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以服饰为载体,去立体地探讨日本文化。 全书共分六部分:前三部分是关于中国服饰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以及中国古人对日本服饰形象的认识,主要着眼于世界文化交流的历史印记;第四部分是对当今日本着装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侧重于从表面现象去透视其文化特性;第五部分是试图通过服饰及工艺美术、建筑、园林等去深层次挖掘日本人的文化内涵;第六部分则是通过两种鲜明对比的事象去进一步探讨日本人的国民性 内容推荐 待作者真的踏上这个岛国,亲睛目睹了种种服饰现象以后,作者觉得思路特别清晰,不但有许多着装现象可供我们思考,而且也有必要向中国乃至全世界人去展示一个客观认识下的日本。 日本服饰文化乃至国民性,不是单一的,我们从文化的角度上去看,不应该简单地予以褒贬。日本有些地方还是让我们信服,可是有些地方却实在令人费解。 我们与日本,在历史上既有友谊也有仇恨,这是事实。作者写这本书所本着的宗旨是:客观地观察,客观地分析,客观地思考,目的是通过服饰去了解我们的近邻。这应该是一个有关人类文化的问题。容不得我们随意,也容不得我们懈怠,更容不得带有民族的偏见。当然,话虽是这样说,有时还是不免有一种民族感情在起作用。作者时刻提醒自己,讨论文化不应存有成见,但也必须承认,我首先是一个人,一个中国人。 给文化以公正的阐释,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作为文化学者来说,作者想她没有理由不这样做。作者现在想的是,如何让大家都能通过服饰去真正地了解日本。 目录 写在前面——通过服饰去了解近邻日本 一、追寻鉴真的足迹,走进唐招提寺 二、三十年圆梦,丝绸之路——正仓院 三、在扶桑,讲授大唐服饰的风采 四、在东瀛,追溯日本服饰的源流 五、杨贵妃到过日本吗 六、中国古人描述的日本服饰形象 七、街头着装印象之一 ——西装匆匆,白发悠悠 八、街头着装印象之二 ——整齐又多样的学生装 九、街头着装印象之三 ——时髦女郎与男女小帽 十、街头着装印象之四 ——橱窗陈设与行人形象一个样 十一、街头着装印象之五 ——“哈日”、“哈韩”的源头 十二、日本人的和服情结 十三、秩序的体现,各行都有积业装 十四、日本料理,要氛围还是要味道 十五、日本人心中的自然 十六、女人的天堂,工艺品如此之柔 十七、满目戎装,军国主义是否会复燃 后记 日本年代简表 主要参考书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衣装日本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华梅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1050041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6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65 |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 首版时间 | 2006-01-01 |
| 印刷时间 | 2006-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时尚娱乐-服饰搭配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TS941.1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5.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天津 |
| 长 | 215 |
| 宽 | 148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5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