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工夫红茶”具有多种保健和防病功效,是养身保健的饮料。
本书主要向你介绍了政和工夫红茶的历史沿革、产区环境、茶树品种及产品特征、茶树栽培及采制技术、品质审检与红茶品饮、化学成分与保健功能等。
图书 | 政和工夫红茶/中国名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政和工夫红茶”具有多种保健和防病功效,是养身保健的饮料。 本书主要向你介绍了政和工夫红茶的历史沿革、产区环境、茶树品种及产品特征、茶树栽培及采制技术、品质审检与红茶品饮、化学成分与保健功能等。 目录 总序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闽红政和工夫历史沿革 一 产品渊源 (一)闽红政和工夫渊源 (二)工夫红茶起源 (三)仙岩茶的起源 (四)政和仙岩茶传说 二 历史变迁 (一)政和县产茶历史 (二)茶叶品类变迁 第二章 产区环境 一 产地产茶概况 (一)产地分布 (二)茶类分布 (三)品种分布 (四)产茶状况 二 自然生态环境 (一)地理条件优越 (二)地质地貌构造 (三)山奇石怪景美 (四)气候条件优良 (五)生物植被多样 (六)河流水源充足 (七)水源大气质好 (八)锦屏生态环境 第三章 茶树品种及产品特征 一 茶树生物性状 (一)政和大白茶 (二)政和小茶(菜茶) (三)仙岩大叶茶(仙岩茶) (四)引进的良种 二 红茶品质特征 (一)品质成因 (二)产品特色 (三)品质风味 第四章 茶树栽培及采制工艺 一 茶树栽培技术 (一)政和大白茶无公害栽培技术 (二)一般茶园管理技术 (三)茶园灌溉和铺草覆盖 (四)茶树修剪 (五)低产茶园改造 (六)防治病虫害 (七)实施无公害茶叶有关规范 二 红茶初制工艺 (一)工夫红茶初制工艺技术 (二)新产品——金奖金毫红茶的创新工艺 (三)政和工夫金毫的采制工艺 (四)一般工夫红茶采制技术 (五)政和小种红茶采制技术 (六)红茶精制加工兴起 (七)初制机械化的发展 第五章 品质审检与红茶品饮 一 红茶品质审评 (一)评茶设备与方法 (二)红毛茶的品质要求 二 红茶品饮技艺 (一)政和工夫红茶的饮用 (二)政和工夫的冲泡技艺 (三)政和饮茶礼俗 第六章 化学成分与保健功能 一 红茶化学成分 (一)工夫红茶化学成分 (二)成品茶的化学含量 (三)鲜叶的化学含量 二 红茶保健功能 (一)茶的保健功用 (二)茶的药理作用 第七章 产销状况与对外贸易 一 红茶产销状况 二 红茶对外贸易 第八章 茶叶文化和红茶茶艺 一 政和工夫茶业文化 (一)茶的传说 (二)吟茶诗词 (三)政和茶歌 (四)苏地茶灯戏 (五)记茶艺文 二 政和工夫茶艺表演 (一)茗佳茶艺表演 (二)政和工夫冲泡茶艺 第九章 茶叶企业 一 政和制茶所 二 国营稻香茶场 三 产业化企业 主要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政和工夫红茶/中国名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林应忠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914796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4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96 |
出版时间 | 2010-09-01 |
首版时间 | 2010-09-01 |
印刷时间 | 2010-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8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S272.5 |
丛书名 | |
印张 | 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1 |
宽 | 148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