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德国潜艇百年
内容
编辑推荐

李方、张晓阳主编的《德国潜艇百年》既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潜艇的发展为重点,系统、详细地展示了德国潜艇装备和技术发展的历程,又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德国潜艇装备和技术独具的特色,尤其是还凝练了德国潜艇的重大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向。这是一本内容丰富、颇具新意,使人受益匪浅的著作。

内容推荐

李方、张晓阳主编的《德国潜艇百年》一书讲述了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德国潜艇的发展全过程,特别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潜艇的发展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论述,希望通过挖掘其发展背后的故事,思考其快速发展的深刻原因,给人以启发,为我国潜艇管理决策者和型号研制人员提供参考、开拓思路,也为潜艇作战部队提供战术方面的借鉴。

《德国潜艇百年》主要分为五章。前三章是以时间为主线,将德国潜艇的发展划分三个阶段进行阐述,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德国潜艇发展、纳粹时期德国潜艇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潜艇发展;第四章是德国潜艇未来发展;第五章是启示录。本书最后在附录中给出了德国潜艇发展的大事记。

目录

第一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德国潜艇发展

 一、从无到有——U-1潜艇

 二、螺旋发展——U-3级潜艇

 三、海上巨蛟——U-139级潜艇

 四、地中海精灵——U-B级潜艇

 五、布雷专家——U-C级潜艇

第二章 纳粹时期德国潜艇发展

 一、水兵摇篮——U-2级潜艇

 二、大洋群狼——U-7级潜艇

 三、远洋孤狼——U-9级潜艇

 四、AOP先驱——U-17潜艇

 五、幕后英雄——U一21级潜艇

第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潜艇发展

 一、匆匆过客——201级潜艇

 二、水中昙花——202级潜艇

 三、先天不足——205级潜艇

 四、继往开来——206级潜艇

 五、国际宠儿——209级潜艇

 六、出海蛟龙——212A级潜艇

 七、明日之星——214级AOP潜艇

第四章 德国潜艇未来发展

第五章 启示录

附录 大事记

试读章节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从1902年建造第一艘潜艇开始,德国潜艇技术经过十几年时间的发展,虽然建造工艺比较粗糙,部分型号潜艇带有试验性质,但是,其潜艇技术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潜艇所取得的巨大战绩,对协约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各协约国极力渲染潜艇带来的威胁,英国甚至愿意以牺牲整个水下舰队为代价,促成各国领导人颁布国际禁令废除潜艇,但由于法国的阻挠而未能实现。

为了限制德国海军的发展,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不能装备潜艇或建造出口型潜艇。1935年3月,希特勒撕毁合约拒绝执行此项约束,仅仅三个月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制造的第一艘潜艇——U—1艇便于6月15日下水。随后,协约国继续纵容德国发展潜艇。根据1 935年6月18日签订的“英德海军协定”,德国未来潜艇部队规模必须控制在英国潜艇部队规模的三分之一以内。之后,英国又允许德国潜艇部队扩大到与英国潜艇部队一样的规模。至1935年9月,德国共建造了9艘潜艇,并成立了一支潜艇部队——“魏迪赓”潜艇部队,其指挥官便是大名鼎鼎的邓尼茨。至1935年底,德国已经拥有了24艘潜艇。

这一时期,德国非常重视潜艇装备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研制新型潜艇,德国潜艇技术在短短几年之内得到了恢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德国已建造了57艘潜艇。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已经将17艘潜艇部署在大西洋上,开战之后,这些潜艇可立即投入战斗。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仅仅两个星期之后,德国潜艇就取得了辉煌的战果。1939年9月17日,德国潜艇击沉英国皇家海军“勇敢”号航空母舰;10月,德国潜艇秘密潜入斯卡帕湾,偷袭英国皇家海军“皇家橡树”号战列舰,使这艘排水量为33000多吨的战列舰在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内沉没,包括舰队司令在内的近800名官兵全部葬身海底。潜艇所取得的战绩给了德国海军巨大的信心,使其更加积极发展潜艇部队,利用潜艇攻击盟军舰队成为德国海军的主要战术。

截止到1939年底,在短短数月之中,德国潜艇已经击沉盟国和中立国船只114艘,总吨位达42万吨。从1940年9月开始,德国潜艇实施“狼群”战术。

德国潜艇部队所使用的“狼群”战术的创始人是德国海军元帅邓尼茨。邓尼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就担任潜艇指挥官,他经反复研究后得出结论,护航舰艇仅能对付单艇攻击,而无法对付协同一致的潜艇群发起的攻击。通过进一步的探索,邓尼茨认为最好的作战方法就是将潜艇部队组成一个宽阔的“凹面”,在敌方的舰队进入后,最先发现敌舰的潜艇开始后撤,同时把敌舰的位置通知指挥部,诱敌深入后,指挥部命令阵内各艇从敌方舰队的侧翼和后方向敌舰靠近,待夜幕降临之时,形成“口袋”阵型的潜艇像“狼群”一样向目标发起攻击,使敌护航兵力顾此失彼,从而给敌方舰队以毁灭性打击,这就是著名的“狼群”战术。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后,德国对美国宣战。这时德国潜艇数量有了很大增长,邓尼茨的“狼群”终于有了大显身手的好机会。1940年—1942年的三年间是德国潜艇的辉煌时期,1942年则是德国潜艇的“黄金年代”,每艘潜艇的目击沉量在100t~200t之间,最高时可达1000t。在1942年年初的四个月之内,德国潜艇共击沉了美国船只500余艘,总吨位达300万吨。

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共有1131艘潜艇投入战争,战果丰硕,共击沉盟军舰船2882艘,重创264艘,盟军舰船损失的总吨位为1440万吨(详见表1)。但是德国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共有807艘潜艇被盟军击沉。

德国潜艇咄咄逼人的攻势使盟国遭受了重大损失,其中尤以英国受害最深。为了保住至关重要的海上交通线,英国人绞尽脑汁,研制出多种反潜装备应对德国潜艇。随着战争的不断升级,双方对潜艇战的重视也进一步促进了潜艇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声纳、雷达、探照灯、通气管、“沃尔特”汽轮机装置等几个方面。

·声纳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人就利用水听器来搜索潜艇,但这种原始设备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英国皇家海军投入大量的精力来发展声纳。到1935年,皇家海军舰队中半数以上的驱逐舰都装备了声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将声纳投入了实战,并根据实战经验进行了改进。1939年,英国在声纳装置上加装了距离显示器,它可以指示投放深水炸弹的最佳时机,声纳性能的明显提高,为最终打败德国“狼群”发挥了重要作用。

·雷达

1936年,英国成立了雷达研制小组。1937年,一部波长为1.5m的雷达安装在“安桑”式飞机上,9月3日进行了首次试验,结果“安桑”式飞机在8000m外收到了“罗德”号战列舰等舰艇的清晰信号。早期雷达由于性能较差,在反潜战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但随着磁控管的出现,这种局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变,英国以此技术为基础成功研制了1Ocm波长的高清晰度271型雷达。1942年,一艘英国军舰用271型雷达发现了在6400m外航行的德国U—252潜艇,并将其击沉。随着更先进的272、273雷达的出现,英国在反潜作战方面掌握了一定的主动权。

·探照灯

由于当时雷达的最小探测距离仅大于夜间目视距离,所以潜艇夜间水面航行时,几乎总能避开空中攻击。针对这个问题,英国一名军官提出了使用探照灯搜潜的设想,在克服了一系列困难后,探照灯装备在“惠灵顿”式轰炸机上。1941年7月5日,英国利用探照灯击沉了德国U—502潜艇。在探照灯投入使用后,德国潜艇失去了夜间自由活动的“豁免权”。

·通气管

随着盟军新式反潜装备相继投入战场,迫使德国不得不改进提高潜艇的性能,特别是装备了高性能机载搜索雷达的盟军战斗机加入反潜战之后,德军潜艇被迫在大部分时间内改为在水下活动,以减少被盟军发现的概率。为提高潜艇隐蔽性,减少潜艇水面充电时间,1943年,德国海军的工程师们终于研制出通气管装置,该装置可大幅提高潜艇的隐蔽性,从而极大减小了被雷达发现的几率。受限于当时的技术环境,通气管在潜艇上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并带来了一系列的技术风险。但是,通气管装置无疑将潜艇技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并对战后潜艇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各国都借鉴了这种技术,纷纷在本国潜艇上装备了通气管装置。

·“沃尔特”汽轮机装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在潜艇技术方面另外一个引人注目的成就就是“沃尔特”汽轮机装置,该装置利用过氧化氢能在封闭环境下产生氧气供动力装置使用,使潜艇能够在水下进行长时间的连续潜航。1944年春季,德国建造了装备“沃尔特”汽轮机装置的U—XVII级潜艇,该级潜艇水面航行时使用柴油机,航速为8.5kn,水下高速航行时则使用“沃尔特”汽轮机装置。1944年1 2月,U—XVII级潜艇的首艇U—1405艇完工,试航时最高水下航速为21.5kn。“沃尔特”汽轮机装置对于战后常规潜艇AlP的研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建造了多型不同用途的常规潜艇,如鱼雷作战艇、油料补给艇、布雷艇。其中有突出代表性的潜艇分别是:U—II级、U—VII级、U—IX级、U—XVII级和U—XXI级。

P12-16

序言

现代潜艇是以1900年4月“霍兰”号潜艇建成服役为起始标志,在20世纪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主要在水下作战的舰艇,至今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潜艇以其独特的隐蔽性优势,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展示了威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历次重大战争中也显示出强大的威力,引起世界各濒海国家的高度重视和一致青睐。同时,时代的变迁、战争的洗礼、科技的进步,推动着潜艇的战术技术性能不断提高,潜艇技术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在现代潜艇的发展历程中,德国潜艇虽然起步较晚,但因其坚持了正确的发展方针,不仅潜艇装备技术先进,对潜艇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潜艇作战理论独具特色,作战效果也闻名于世。由此,在宏伟壮观的潜艇发展史册中,镌刻着闪耀众多亮点的德国潜艇发展的绚丽篇章。

几位从事潜艇工作的年轻人本着热爱事业、献身国防的一腔热忱,利用业余时间编著了《德国潜艇百年》一书,精神十分可嘉。该书既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潜艇的发展为重点,系统、详细地展示了德国潜艇装备和技术发展的历程,又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德国潜艇装备和技术独具的特色,尤其是还凝练了德国潜艇的重大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向。这是一本内容丰富、颇具新意,使人受益匪浅的著作。该书的出版、发行,不仅将为我国潜艇装备和技术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而且对我国从事潜艇论证、研究、设计、使用和教学的工作者启迪思路、开阔视野、感悟创新、把握方向,不断研发出高性能的潜艇及开创新的作战理念,适应我国海军战,略转型对潜艇的需求,也具有现实而深远的重要作用。

马运义

2011年4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德国潜艇百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方//张晓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8076288
开本 16开
页数 1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交通运输
图书小类
重量 0.4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U674.76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3: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