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坛猪油(2004-2010迟子建短篇小说编年卷4)
内容
编辑推荐

迟子建,女,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漠河。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1990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1983年开始写作,已发表以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五百余万字,出版有七十余部单行本。

《一坛猪油(2004-2010迟子建短篇小说编年卷4)》收录了作者的部分作品集,内容包括《蒲草灯》、《采浆果的人》、《二重唱》、《雪窗帘》、《西街魂儿》、《野炊图》、《花牤子的春天》、《百雀林》等。

内容推荐

“短篇小说舞台不大,所以作家在起舞的一瞬,身心要在最佳状态,既要有饱满的激情,又要有气定神凝的气质。不要以为舞台小,它的天地和气象就小了。在小舞台上跳得出神入化,大世界的风景就妖娆呈现了。你在与天地交融的时刻,会觉得脚下的流水,与天上的银河连为一体了。你既是大地之河的一簇浪花,又是天河中的一片涟漪,晶莹剔透,遍体通泰。而这种美妙的感觉,在长篇的写作中几乎很难感受到。”

该系列四卷,由著名作家迟子建以编年形式亲自编选,平均每六年为一卷,集结了包括《北国一片苍茫》、《亲亲土豆》、《花瓣饭》、《清水洗尘》、《雾月牛栏》、《一坛猪油》等经典名篇在内的68篇短篇小说,完整而清晰地呈现了迟子建自1985年发表作品至今25年间的短篇创作风貌。

本书为《一坛猪油》。

目录

蒲草灯

采浆果的人

二重唱

雪窗帘

西街魂儿

野炊图

花牤子的春天

百雀林

一坛猪油

解冻

塔里亚风雪夜

五羊岭的万花筒

试读章节

蒲草灯

跟着我逃跑的,有我的影子,还有阳光。

阳光跑起来不像我那么张皇失措,它纤细光亮的脚灵巧而充满活力,一派从容,看来没有犯过罪的脚跑起来才是自如的。

以前我不惧怕自己的影子,当它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姿态跟着我走时,我把它当成了自己家养的那条忠诚的老狗,无比的亲切。可现在我却怕见它,尤其是逃跑在夜路上时,它寸步不离地跟着我,怎么看怎么像奸细和警察,如果我手里有一把镰刀就好了,我要将我的影子斩草除根!虽然我知道它受着太阳和月亮的庇护,你就是对它大动干戈,它也会毫发无损。

我在城市里杀死了五舅,杀死了曼云,我用的是曼云切菜的刀,这对狗男女在咽气前还挣扎着要拉住彼此的手,使我的仇恨像肆虐的北风一样在耳际呼啸,又在他们身上剁肉馅似的乱砍一气,他们一动不动了,再也牵不到手了,我这才罢手。

五舅家门前的那条街在我眼里就是一个老妓女的模样,又脏又臭,破旧而颓废。刚杀完人走出屋时,我不敢看人,抬眼望了一下天,觉得太阳好像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我本想投案自首的,我先是问一个拣着烂菜叶的老太太:公安局在哪里?老太太瞥了我一眼,说:“我家又没有人进过局子,我怎么知道它在哪里!”我又向一个卖烧饼的中年妇女打听,她笑着说:“你要是问我税务局在哪里我知道,那帮家伙天天从那里跑出来罚我们这些做小本生意的!”两个人都不知道公安局在哪里,使我觉得自己的罪责仿佛减轻了许多。我想女人对公安局陌生情有可原,我就朝一个坐在发廊门口剔牙的瘦猴样的男人走去,他把刚剔出的东西溅到我脸上,说:“你要是进我的发廊刮刮胡子理理发,我才告诉你!”这分明是一个利欲熏心的家伙!我没有理睬他,继续跟一个模样忠厚的蹲在地上卖鱼的男人打听,他抬头看了我一眼,说:“原来的公安局我知道,不过现今它成了盲人按摩院了。”他的话音一落,我就觉得自己是可以被赦免的了。我也不想死前走的最后一条路是这样一条散布着废纸片,遗落着果皮、黏痰、流脓的电池、塑料袋,弥漫着鱼腥气、油烟味和街边厕所的尿臊味的一条街。我决定要逃跑。

我不知道自己身上溅上了血迹,直到快走出五舅家门前的那条街时,我碰见了一个屠夫,他拦住我,教训了我一通,我才注意到血迹像晚秋的菊花一样灿烂地开在我肮脏的衣服上。虽然秋天了,天气已凉爽了,那个胡子拉碴的人却穿着背心和短裤,他腮边的肉膨胀着,胳膊和手上满是油腻。他见了我吆喝了一声:“哎——给我站住!”我就僵直地站住了,等着束手就擒。谁知他并不是什么便衣警察,他朝我挥舞了一下胳膊,问:“告诉我你的窝子在哪儿?我可警告你,茬这一带,谁再敢开屠宰场,得先问问你爷爷我愿不愿意!”我战战兢兢地说:“我并没有开屠宰场。”那人薅住我的衣领,把一口唾沫喷到我脸上,说:“还他妈的抵赖?!瞧你这身破衣服,瞧你身上的血,不是刚宰完猪出来又是什么!’’我连忙说.1‘。我再也不敢了!”屠夫松开了我的衣领,抬起脚,就像踹一条癞皮狗一样,在我屁股上狠踢了几脚,骂:“滚!’’于是我拔腿就跑。我的逃跑招来了一阵一阵的笑声。我看见卖茶蛋的笑着跟屠夫竖大拇指,一个拖着鼻涕的小孩子笑得把手里攥着的半块馒头给掉到了地上,而一个染着黄头发、指间掐着香烟的女孩笑得前仰后合的。我就在这形形色色的笑声中冲出了那条零乱的小街,跑到公共汽车的站台,上了一辆车。公共汽车并不拥挤,我甚至找到了一个座位。我不知道自己该到哪里,当乘务员打着呵欠挎着黑色的票夹让我买票,问我在哪里下车时,我紧张地说:“终点站。”我掏钱时手指哆嗦个不休,因为我发现了手上的血迹,担心乘务员会打110报警。她在给我撕票找钱的时候问:“你有没有两毛?那样我可以找你五毛,我没有三毛的零钱了。”我努力把手埋在两腿间,说:“不用找了。”她见我如此慷慨,陡然热情地对我说:“你不小心把手割伤了吧?下一站就是市三院,你可以去包扎一下。”我说了声:“谢谢。”她就愉快地离开了我。乘客大都无所事事地歪着脑袋看着窗外庸碌的街景,那些不把目光放到窗外的人,也没谁注意我。他们有的在打盹儿,有的在看报,还有的女孩正一手持着小圆镜子,一手拿着眉笔和口红,旁若无人地描眉涂唇。我的恐惧感骤然减轻了许多。我想此刻五舅母还没有回家,没人发现五舅和曼云遇害了,没人报警,我就有充足的时问从城市逃脱。我真想像鸟儿一样插上翅膀,自由地飞翔。

未到终点站,我就下了车。因为我看见那个站台正对着一条卖服装的小巷。那些廉价的衣服在街两侧被竹竿高高挑起,小巷熙来攘往的,看上去买卖很兴旺。这逼仄而拥挤的小巷在我眼里就是一条可以改头换面的安全通道。我跳下车花四十元买了一套藏蓝色的衣服,然后花上两毛钱进了一家公厕,撒了一泡尿,把沾着血迹的衣服脱了下来,换上了新衣服。公厕没有单独的便池,我的举动引起了一个正撒尿的老头的注意。他大概患有前列腺炎,排尿很困难,哩哩啦啦的,身体还发寒战似的一抖一抖的。我换完了衣服,他哑着嗓子对我说:“你真是白白糟践了这身新衣服,在这里换,还不得换一身的臭气回去?”我说:“我得先试试,不合身的话就可以拿回市场去换。”我把旧衣服团在一起,洗净手,走出公厕。我本想把旧衣服扔在厕所里,又担心那个好事的老头看到罪证,所以就带着它出来,随手送给了一个漫步在街巷中对着所有的行人都微笑的精神失常者。他接了衣服后笑得更加的强烈了,仿佛一个穷人捡到了金子。P1-4

序言

好听的故事,似乎总是短的,这经验是从童年得来的。在北极村的长夜里,外祖母讲给我的故事,往往十来分钟就是一个。我要是听了不过瘾,会缠着她再讲。而再讲一个的条件,也许是给外祖母挠痒痒,也许是帮她给炉膛添块劈柴一一那通常是冬天的夜晚。外祖母要是心情好,精神头足,会一连气讲两三个故事。外祖母睡了,可她口中蹦出来的神仙鬼怪,却在我脑海中翻腾不休,让我在午夜时,眼睛睁得跟十五的月亮一样圆。

其实很多作家与我一样,初涉文坛,演练的是短篇。当代比较活跃的小说家的处女作,不是中篇长篇,而是短篇,便是明证。而以短篇雄踞文坛的中外名家,也不胜枚举:契诃夫、马克·吐温、蒲宁、杰克·伦敦、欧·亨利、莫泊桑、乔伊斯、福克纳、亨利·劳森、爱伦·坡、川端康成、蒲松龄、鲁迅、郁达夫、沈从文、汪曾祺等等。甚至以长篇见长的海明威、雨果、托尔斯泰、福楼拜、卡尔维诺等,也都有令人激赏的短篇。

我没有细致统计自己发表的五百多万字作品中,短篇究竟占多大的比例。我只知道,从一九八五年发表作品至今,我与短篇心心相印,不离不弃。哪怕创作耗时两年的《伪满洲国》,这期间我也写下《清水洗尘》等短篇。在已经出版的七十多部作品中,除却长篇,我的自选集总不乏短篇的影子。而关于短篇的话题,这些年来,亦有零星表述。

短篇小说舞台不大,所以作家在起舞的一瞬,身心要在最佳状态,既要有饱满的激情,又要有气定神凝的气质。不要以为舞台小,它的天地和气象就小了。在小舞台上跳得出神人化,大世界的风景就妖娆呈现了。你在与天地交融的时刻,会觉得脚下的流水,与天上的银河连为一体了。你既是大地之河的一簇浪花,又是天河中的一片涟漪,晶莹剔透,遍体通泰。而这种美妙的感觉,在长篇的写作中几乎很难感受到。

短篇小说像闪电,平素隐匿在天庭深处,一旦乌云积聚,人间的黑暗和沉闷达到了一定程度,它就会腾空而起,撕裂乌云,涤荡阴霾,让光明重现。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读好的短篇,会有如沐喜雨的感觉。

以编年形式编辑短篇小说,使我有机会回望自己的短篇之旅。按发表的时间顺序,我将它们分为四卷,平均每六年为一卷。最初选取书名时,很奇怪的,依照卷次,跳入我眼帘的竟是这样的书名:《鹅毛大雪》《亲亲土豆》《清水洗尘》《一坛猪油》。四字的篇名,在我的短篇中,虽然也不少,但像《逝川》《野炊图》《白雪的墓园》《一匹马两个人》《朋友们来看雪吧》等两字三字五字六字甚至七字的篇名,也很常见。为何映人心中的,却是它们?除了押韵和顺口,我留意了一下这几个篇名的最后一个字,豁然开朗,“雪、豆、尘、油”四字,岂不概括了短篇的本质?“雪”来自天上,属寒;“豆”来自大地,属温;而“尘”和“油”,冷热纠结,既是世俗世界的产物,又是心灵世界的元素。能把这四字写足,无疑是参透了人世的冷暖欢欣,短篇也就亭亭玉立了。不过,为了避免引起读者的误解,我还是用这样的篇名统领各卷:《北国一片苍茫》、《亲亲土豆》、《花瓣饭》、《一坛猪油》。而它们,也能代表各个时期,我短篇的特质。

如果说人生是一支漫长的歌的话,那么这支恢弘的长歌,是由无数的短歌构成的。我愿意在创作的路上,拾取这样的短歌,边走边唱。

2010年9月哈尔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坛猪油(2004-2010迟子建短篇小说编年卷4)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迟子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88072
开本 32开
页数 2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5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5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3: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