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七个人的偶遇/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你遇见谁会有怎样的对白?

我遇见你是最美丽的意外!

金鸡奖、华表奖、飞天奖得主、“金牌作家中的最佳编剧”夏有志先生,逃脱死神的抓捕,呕心奉献“治愈系”长篇少年成长小说《七个人的偶遇》,带你遇见未知的自己!

这是一部艺术上很纯熟很完美的小说,在故事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思想内涵的开掘上几乎无可挑剔。

内容推荐

夏有志的这本《七个人的偶遇》为“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中的一本。

《七个人的偶遇》内容简介:遇见蚂蚁,就蹲下来说悄悄话;遇见胖老太太,就跟她回家;遇见小女孩,就一起吃棒冰;遇见外国男孩,就一起去黄金海岸;遇见美丽世界的孤儿,就红了眼圈……在这一连串的遇见过后,一个原来孤僻乖戾的男孩,从险些跌进抑郁症的泥淖中走了出来,变成了一个可爱的阳光男孩……

试读章节

可心儿被妈妈拉着去医院,远远看到医院的时候,可心儿不走了。

可心儿说:“我不想去医院。”

妈妈说:“刚才在家里你不是答应妈妈了么。”

“刚才是刚才,现在我不想去了。”

妈妈的脸拉长了:“可心儿,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可心儿的脸也拉长了:“刚刚放假你就拉着我去医院,我又没病,去什么医院啊!”  “咱们今天去医院,不打针不吃药,只是跟大夫咨询咨询……”

“要咨询你一个人去不就得了,我又没病,我不想让大夫瞎折腾我!”

“可心儿,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呀,妈妈为你把心都要操碎了……”妈妈拿出纸巾擦眼睛,“你总这么任性,妈妈可怎么办哪……”

又哭,又哭!可心儿最烦妈妈的眼泪。为了不看眼泪,可心儿往地上一蹲,低头看人行道的地砖。

有几个过路人围了过来,他们都很纳闷:这对儿母子怎么了,妈妈站着抹眼泪,儿子蹲着研究地砖。

妈妈的眼泪让可心儿烦,身边凑过来的人更让他烦,不光心里烦,还让他浑身上下不舒服。

可心儿最怕被人参观,这些人的目光像一条条毛毛虫,在他脸上脖子上爬呀爬,爬得他浑身发冷。

我又不是动物园的动物,看什么看!可心儿不大会骂人,想了半天才想出一句:一群苍蝇嗡嗡嗡!

围在身边的苍蝇们丝毫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又被参观了会儿,可心儿火了,猛地往起一站:

“看什么看,臭苍蝇!?骂过,拔腿就跑。

“小心汽车……”妈妈也跑起来,“别跑那么快!”

可心儿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妈妈也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跑进医院大门,跑进一楼候诊大厅,可心儿跑到一排长椅边,身子一软坐了下去。

妈妈来到跟前:“咱们不在一层看病,听话,跟妈妈去四楼。”

可心儿的心又在打架,打架的结果还是跟上妈妈往楼梯走去。可心儿想我要不去四楼,她又要抹泪儿,她一抹泪儿又得围来好多苍蝇参观。

只好磨磨蹭蹭爬楼梯,刚刚爬到四楼,可心儿愣住了。

四楼候诊大厅挂着牌子:神经内科·心理门诊。

神经内科,什么意思?妈妈她要我到这儿看病,“不打针不吃药”,那我是什么病,神经病?

“不打针不吃药”,大夫会怎么治我?啊啊,妈妈她怀疑我是神经病?我成神经病啦,我我……忽然,大厅摇晃了起来。

可心儿的大脑忽然二阵迷糊,眼前所有的东西都在摇晃。

妈妈赶紧上前扶住他,搀着他摇摇晃晃走到长椅跟前,让他坐下去。

可心儿闭上眼睛,双手捧着脑袋,嘴里小声哼哼哟哟起来。 ‘

“可心儿你头又晕了?要不,妈妈去把大夫找来?”

可心儿闭着眼睛嚷:“不要不要!我就是有点儿头晕,过一会儿就没事了,哦噢,喔唷……”

妈妈想儿子可能又犯病了。最近一段时间,可心儿一遇到不舒心的事就这样:双手捧着脑袋,闭了眼睛说头晕,可晕着晕着,晕了一会儿,又不晕了,睁开眼睛什么事儿都没发生过一样。

这到底是什么病呢?

这就是她带儿子来看心理门诊的起因。

看看可心儿还在头晕,又听他说过一会儿就会没事,妈妈想了想,说:“那你在这儿先眯一会儿,我去找大夫问问。”  妈妈走了两步,又回来叮嘱一句:“你哪儿也别去啊,我去去就回来。”

医生在电脑上准备建立一页新病历,一边敲键盘一边问。

你儿子叫什么?

石可,石头的石,可心的可。

今年多大?

11。

上几年级?

五年级。

你发现石可不正常,有多久了?

有一个月了吧。起先我没怎么理会,放暑假这一个星期,我才发现他越来越不对劲儿了。

怎么个不对劲儿?

他总爱一个人跟蚂蚁说话。

跟蚂蚁说话?什么蚂蚁,卡通还是动漫?

都不是,是地上四处乱爬的活蚂蚁。

医生敲键盘的手不动了。他是刚从大学毕业的心理医生,一个男孩子总跟蚂蚁说话,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他跟蚂蚁都说些什么?

听不清说什么,他蹲在蚂蚁窝边上,说话声儿小得不能再小,而且只要听到有人走近,立马就闭嘴不说了。

除了跟蚂蚁说话,他还有什么别的不对劲JL?

放学回家从来不跟我打招呼,也从来不叫妈,进了门就一个人躲在他的小屋里,不叫三遍四遍不出来。

他躲在小屋干什么,玩电脑?

没给他买电脑,我怕他玩游戏上瘾。P1-4

序言

凡是认识夏有志的人,没有不夸他身体好的,“血气方刚”啊,“生龙活虎”啊,人人都赞不绝口。凡是见过夏有志的人,没有不羡慕他身体倍儿棒的,“走路虎虎生风”啊,“比实际年龄至少年轻10岁”啊。

就连我对夏有志的身体也时时引为骄傲,比如我每年都支持他不参加单位的体检,有那么好的身体,尽情享受人寿年丰的好日子好了。

谁能想到,有谁能想得到,就是这样一个欢实、活蹦乱跳的夏有志,在2011年7月中旬的一天,他突然,突然被病魔击倒了,脊梁垮塌了,在一片惊慌失措中,被送进医院的重病室,躺倒了,站不起来了。

在一次次不厌其烦的血液检查当中,穿插着一次次的x光透视、心电图、CT、B超、彩超、超声心动、脑体扫描……令人最不愿意看到的是,所有检查的结果和数据,都残酷无情地为夏有志判了“重刑”:肝硬化、糖尿病、胆结石、脾囊肿、脑瓣膜局部钙化,甚至眼睛的视网膜都动脉硬化了……

我颤抖着嗓音对他惊呼,夏有志啊夏有志,你是怎么搞的,你怎么病成了这个样子啦,都溃不成军,变成千疮百孔的豆腐渣了呀?

医院为夏有志安排了单人病室,6号。一天凌晨,9号病室骚动起来,只见医护人员给一个停止呼吸的死者进行擦洗、更衣、用塑料尸袋将其包裹后,在一行亲人悲恸欲绝的陪伴下,默默地向太平间(另一个世界)缓缓走去。又一天,早餐时分已过,5号病室的患者却没有出来买饭。原先躺在病床上的她,不见了人影,只有医护人员在空空荡荡的病床上,喷洒消毒液进行消毒,准备接待门外已经等不及了的另一位新患者。

9号和5号离6号这么近,这么快就悄无声息地相继离去了。冰冷的现实,不能不让夏有志产生噩梦般的浮想联翩,恍惚间,他仿佛来到迷信传说中的生死界边上,仿佛听到了奈何桥下阴森森的潺潺水声,与此同时,他陷入了万念俱灰的悲痛之中。直到这时,他才明白,身体没了,其他的一切全都没了。

面对脸色死灰的夏有志,我无言以对。我记得他曾在一篇小说中有过这样的句子:“一个人的出生和死亡,如同日出和日落一样庄严辉煌。”这句话就是说:“死亡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恩惠之一,它同生命一样,都是自然的产物,也应该像。日落一样庄严辉煌。”但我深知,这样的生死观夏有志是写给别人看的,一旦落到自己头上,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幸亏呀,好侥幸啊!正当夏有志在地狱和天堂之间徘徊并心绪悲凉的时候,忽然,忽然一声震耳欲聋的霹雳(当然这是个比喻,并没有真的打雷)炸响,一线耀眼的阳光穿过迷雾,照亮了死灰的空间。

夏有志不是癌症!更没有恶性肿瘤!

这就是说,夏有志这家伙从深渊幽谷的泥泞中又爬了出来,逃脱了死神凶狠的抓捕。他浑身立刻轻盈起来,在喜冲冲的氛围中,夏有志不仅想象着明天又可以怎样过得快活,更让他想起了没写完的三个长篇小说和几个短篇小说,现在,活过来了,他可以一篇接一篇地写下去了。

夏有志由衷地发出一声长长的喟叹,活着真好!

从死亡边缘走过一趟之后,夏有志对生与死就有了崭新的认识。死亡的必然性使夏有志心胸豁达起来,他知道,虽然从死神的追捕中暂时脱逃了,但自然规律告诉他,死神还在死缠烂打地追赶着你呢,你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赶快让病体康复,一定要争分夺秒地把不多的日子过好,过精彩,不这样的话,你怎么对得起你老妻为你流的眼泪,孝顺儿女为你百般的操劳,怎么对得起那些(特别是一直在扶持你的编辑们的)关爱呢?

夏有志啊,我对他说,你要彻底改掉以往对身体忘乎所以地乱砍滥伐,不能让身体这棵树再被摧残了。要好好爱惜自己吧,要活一天就活一个硬硬朗朗的一天;活一天,就要活出一个新的健康的小老头来。夏有志呀,为了你未尽的事业,你要改掉以往的懒散与惰怠,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大干快上,因为你没有多少时间了呀。  7月中旬住院,8月14日疑似康复出院。出院的第二天,也就是8月1 5日,夏有志接到了青年编辑孙玉虎的短信:小说稿《七个人的偶遇》,(出版社)决定做金牌作家书系,大开本!

啊,啊啊,这个消息不啻世上最好的良药,夏有志顿时轻快得像从来就没得过病一样,浑身上下没了一丁点儿病号模样,而像春天的小乌,高山巅,白云里,又振翅飞翔了。

虽然,夏有志现在的体重只有37公斤,瘦得皮包骨;虽然,他每天还在大把大把地吃药,但我从他孱弱的身上,还是看到了炯炯的目光,那幸福的目光湿湿的,亮亮的,令人难忘。

夏有志这个家伙,善良、聪颖而近乎透明,得了一次重病,对他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鞭策力量。只要能回到创作阵地,他立马就会和那几个早已熟稔的可心儿、丫丫以及小奥利弗等孩子,大话小别后的种种趣闻逸事。夏有志更等候着与还未见面的张一、曼曼儿等大小主人公欢度一堂,只有在孩子们中间他才不知年老力衰,才永远年轻、生气勃勃。

我祝福夏有志继续跑完马拉松,跑完全程的马拉松。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部艺术上很纯熟很完美的小说,在故事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思想内涵的开掘上几乎无可挑剔。夏有志是本刊的骨干作者,八九十年代在全国也相当有影响力,今日之作,显见其宝刀不老。

——《儿童文学》主编 徐德霞

《七个人的偶遇》对儿童心理问题的探讨,以及文中几个成年人做的帮助可心儿心理康复的试验,具有科学精神,又不失巧妙,甚至会对很多类似的儿童教育问题产生启迪作用。

——《儿童文学》资深编辑 古月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七个人的偶遇/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夏有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801507
开本 16开
页数 1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56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1: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