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荣,先后获得文学硕士、博士学位,并从事过两站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领域为宗教文学、佛教文献与敦煌学。本书《佛教与中国文学散论——梦枕堂丛稿初编》收录的就是他关于佛教与中国文学的研究论文,内容包括:净土观想与谢灵运山水意象及意境之关系略探,李白释家题材作品略论,酒肆与淫舍:李白维摩信仰中的取舍问题等。
图书 | 佛教与中国文学散论--梦枕堂丛稿初编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李小荣,先后获得文学硕士、博士学位,并从事过两站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领域为宗教文学、佛教文献与敦煌学。本书《佛教与中国文学散论——梦枕堂丛稿初编》收录的就是他关于佛教与中国文学的研究论文,内容包括:净土观想与谢灵运山水意象及意境之关系略探,李白释家题材作品略论,酒肆与淫舍:李白维摩信仰中的取舍问题等。 目录 《法句经》与譬喻文学 论《大般涅槃经》卷八之“文字品” 佛经偈颂与中古绝句之得名 净土观想与谢灵运山水意象及意境之关系略探 李白释家题材作品略论 酒肆与淫舍:李白维摩信仰中的取舍问题 谈谈李白剔骨葬友的宗教原因 唐代释家经疏中的三国故事 佛经传译与散文文体的得名——以词源学为中心的考察 佛教与《黔之驴》——柳宗元《黔之驴》故事来源补说 论柳宗元中道思想统合儒释的背景 贾岛佛教诗研究二题 虚构与真实——论僧肇《临刑偈》及相关故事的来源与影响 禅宗语录中的李白形象 禅宗语录中的关公形象 论以性喻禅——以“体露金风”为例 论禅宗语录之“弄醜”——兼说戏剧角色“丑”的得名 汉传佛教的语言观及其对变文文体生成的影响 几个有关“俗讲”问题的再检讨 敦煌佛曲《散花乐》考源 王梵志诗佛教典故补注 戴叔伦《送嵩律师头陀寺》补注 老子传记之佛经故事举隅——以《混元圣纪》为中心 “千佛名经”:一个登科典故的文化阐释——以《全宋诗》为中心的检讨 当阳桥与霸陵桥:“张飞断桥”故事的两种类型 汉译佛典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佛教与中国文学散论--梦枕堂丛稿初编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小荣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凤凰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061401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7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9 |
出版时间 | 2012-06-01 |
首版时间 | 2012-06-01 |
印刷时间 | 2012-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1.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