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尘说/慈溪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红尘说/慈溪文丛》编著者峻毅。

她走出了女人的自恋、自怜,让感情在天地江河中肆意喷薄、奔涌,袒露出一种如泣如诉的行吟之美。

内容推荐

《红尘说/慈溪文丛》编著者峻毅。

《红尘说》具有温暖、大方、真诚、务实、有思想、有个性、有责任感,刚柔相兼,敢于担当的特质。

文学的文体有多种,独爱散文。散文可以宣泄情绪,可以讲故事,可以写见闻,可以写得如小溪叮咚作响,可以写得如祥云飘动、桃花灿烂。就是说,散文是自由的,自由得仿佛随便地说话。问题是,你要说什么话,你要讲什么故事,你的故事是否吸引人。

目录

做一个宽阔的写作者——《慈溪文丛》总序            

序:散文的红尘                    

枝叶摇曳                          

漫话寒山寺                        

建德,建德                        

四月的桂林                        

仙都,我来过                      

与梅雨耳语                      

在疼痛中涅檠                    

初夏逸趣                        

有缘惜缘,缘尽缘随              

蜜梨节笔会散记(外二篇)          

雨中逛街别样情                            

白洋湖·金仙寺                            

雨夜茶思                                  

残荷·生命·旋律                          

病房日记                                  

花絮眉山行——中国散文学会学术研讨会的前前后后    

眉山圆梦——在东坡故里遇东坡                    

痴爱                                    

在遇见卡夫卡的路上                        

子夜,心与影子相遇                        

记忆,烙在追怀上林湖的笑靥里            

红尘思说(随笔一丛)                      

附 录

人文峻毅

试读章节

大西北在我的印象里是苍凉的。长条状的黄土斜坡,孤立而圆浑顶的黄土丘陵,重重叠叠的山,道道弯弯的梁;满眼沟壑纵横,植被古稀,干枯的芨芨草,萎靡的胡杨枝桠,开裂的黄土地给人一种支离破碎的感觉;还有那黄土黄沙,随着西北风席地而卷,酷似八月十五的钱江潮,层层滚滚由远而近地涌来,铺天盖地……然而,前年的四月末,当我站在西北黄土高坡上的一条小河边时,一眼就看到对岸站着一棵绿色的树,而河的这边落着一枚绿色的树叶,隔离树和树叶的是绿色的河水。这是我在西北高原采风时看到的实景,一道在黄土地难得看到的风景,和我想象中的大西北形成强烈的反差。

熟悉我的朋友总是说我的眼尖,总能看到一些别人不太注意的物象,其实不是这样的。我的眼睛只是对某些看似平凡的事件或物象容易产生别样的好奇,往往会有一种没有局部就没有整体,没有细节就无从完整地遐思遐想。就像那天,我在甘肃黄土地的一处遥遥眺望,看到一条随风飘动的非常独特的绿色裙带;走近一看,原来是一条碧翠撩心的河流。此时,我的眼睛不只是随着河流走,而是注意散落在河流以外的某些物象和景色,比如一棵树,比如一株草,比如一枚叶,比如一抹春韵……”

我除了惊讶,更多的是赞叹。本以为只有我们江南才会有这样清澈的河流,没有想到在干旱缺水的黄土高原上也有这般美景——翠绿的河流,翠绿的树木,翠绿色把黄土地点缀出了灵性和秀气.促使我坚信凡是有生命力的地方,总是有大量的绿色诞生与存在,一下子就改变了我对大西北原有的印象。

看我如此赞叹西北的绿色,当地的作家朋友不禁笑道:“哪有峻毅想得那么美啊!我们西北的黄土地怎么能与你们江南的山水相比呢?因为我们这里长期缺水,所以只好在沟壑底筑坝蓄存雨水,就像你们南方的小水库。”我不管是水库还是河流,反正眼前绿绿的水绿绿的山,生动鲜活,映入我视线里那绿绿的水分明与动态的河流没有两样嘛。再瞧瞧边上的树木,似乎也是动态的,当然不可能是因为云彩撩拨它们才走动的,而是因为随着水的涟漪波动而走动。黄土地上的“山”也怪怪的,感觉我总是在山顶俯瞰才能认真地看清“山”的面孑L——LLI坡山坳山脚,丝毫找不到对山应有的仰望之感。陪同的朋友说那不是山,我们并没有在山顶,而是行走在平地,眼前的“山”实际上只是沟壑,因为遭风尘暴和洪水之劫,使地表植被受到严重破坏,从而造成水土再次严重流失。水土流失越严重,植被所遭受的生态危害越大,这样形成恶性循环,久而久之黄土地就被冲成了千沟万壑……

我对于事物的认识,有时候会认为分支大于主干。比如眼下,我站在沟壑边望着“河”水,而“河”水躺在河床里几乎也在看我,它或许正对我这个江南女子的远道探访感到好奇呢。我们真是互看不厌。我兴致盎然地从地上拣一片大大的树叶,随手轻轻地扔到“河”里,细心地观察。真的难以想象,树叶顺风顺水地漂啊漂啊,竟然漂到了对岸,黏合在一棵树根稍微露于河泥的树上了。我不觉一惊,随之大喜,因为我发现了落在我脚下的这片树叶,原来正在等待着一个回归母体的契机,是我偶然来到了这里发现了它,把它拾起,给了它回归的希望,无意中就做了一件放生“大好事”。

我们都活在常态下,而在常态下的树叶是无法离开树枝的,常态下的河水是无法离开河道的,常态下的我更是无法离开自己的思想,无法停止自己的定势思维。看熟悉的云,听熟悉的话,走熟悉的路,不想创新,不愿探索,宁可把生命放在温室里慢慢地消失它原有的活力——我不是这样的人!我做不到!我早已习惯驾驭着自己的思维之车在大江南北驰骋,对于那些仿佛已成定论的事物进行再次观瞻,再次审视,从而发现个体和集体的差异,找到自己的个性和个性的价值。  眼前的黄土地,眼前的河流,还有随着流水漂到对岸的树叶,都是大自然的一分子,也是我思想的组成元素。我想,我是一片会思想的树叶,曾努力地随着河水而游,寻找着和自己思想契合的树木。我想,我是一片生命力顽强的树叶,只要有滋润我的水,就能映出我的影子,粘在属于我的树枝上。有时候,我会把树枝想象为男人,把树叶想象为女人,而把树木想象为世界。世界上不能没有女人和男人,正如天不能离开地一样,这就是自然世界延年繁荣必须具备的原点,也是自然规律。我向来不支持刻意独身者,男人和女人,女人和男人,上帝在造人类时只制作了一对永恒不变的模具,是阳阴极端,而又偏偏互不可缺的两种人——男人与女人。说得俗气些,也更切实些,人类世界的天地,也只存在于男人是女人的天,女人是男人的地。男人给女人的天,虽然往往不着边际,但总让女人充满着无限的遐思,充满着缤纷的希望。女人给男人的地,虽然并不肥沃,却给予男人温馨,让男人感到踏实有望。这是谁也不可否定,谁也无力抗拒的。如同宇宙,天地能缺其一?缺一自然成不了宇宙!P3-P5

序言

文学的文体有多种,独爱散文。散文可以宣泄情绪,可以讲故事,可以写见闻,可以写得如小溪叮咚作响,可以写得如祥云飘动、桃花灿烂。就是说,散文是自由的,自由得仿佛随便地说话。问题是,你要说什么话,你要讲什么故事,你的故事是否吸引人。

别以为散文是邻居家那个普通的女孩,是眼里常见的一朵花,一棵树。散文是写实的。但写实并不是把所见到的知道的都写在纸上。散文需要打扮,打扮需要取舍。写文章就是要不断地取舍。不知道取舍的散文肯定没有节制。没有节制,就会变成老太太的裹脚布。从文言文到白话文,语言改革了,但问题也不少。以前,字字珠玑,如香油般节省,现在像喝白开水,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尤其是写文化散文的文抄公,这方面没干好事。

散文的功能不是再现事物的原委,而是如何表现事物的本质。你知道的如果别人也知道,你发现的别人也发现,你的招数别人也使用,这样的散文写得就会很乏味。我把散文看做是自己的情人,她永远是我眼里的这一个,而不是这一群。

从事写作,要学会向其他行当学习、借鉴。我以为,中医和西医比较适合形容创作的方法。西医讲究局部的处理,开刀、消炎、包扎;而中医则讲究平衡,从总体去调理。散文的韵,就是中医的气。气韵如何,不在长短,《赤壁赋》、《出师表》不可谓气韵不宏大。

序与跋,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如果把其编书成册,那是非常好的散文集。凡初学写作散文者,不妨多看些序跋。写散文多年未见提高而为此苦恼者,也可多看些序跋。

好友峻毅君,要出散文集《红尘说》,嘱我作序,岂有不应之理?峻毅是个成熟的散文作家,文如其人,人如其名。《红尘说》具有温暖、大方、真诚、务实、有思想、有个性、有责任感,刚柔相兼,敢于担当的特质。本想如过去写上一两千字,想想河北省散文学会秘书长梁剑章先生已写过《人文峻毅》,翔实且客观地评述了峻毅的为人为文——阳光、阔远、高峻;浙江省作家协会散文创委会副主任周维强先生对峻毅的散文有“朱菁(峻毅的实名)的散文充沛着诗意的激情,面对霞光和高山的抒情,有些片段令人想起俄罗斯的散文和散文诗”的评价。他们和我一样了解峻毅,说出了我想说的,便不再重复,还是小结散文写作以往之心得,权且视为“红孩说红尘”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尘说/慈溪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峻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宁波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2601916
开本 16开
页数 2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20
15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3:4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