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化学的奥秘(中学生素质教育必读书世界科普经典读物)
内容
编辑推荐

“元素是什么”、“从原子到分子”、“最初的元素”、“从炼金术到化学”、“元素周期表”、“分光器的应用”、“利用元素”、“有机化合物”……这本《化学的奥秘》(作者尼查耶夫)不但给予我们知识,解答生活中的疑惑,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手的能力。

内容推荐

人生最具好奇心和幻想力、创造力的时期是中学时代。世界科普经典丛书——《化学的奥秘》(作者尼查耶夫)就是专门为好奇的中学生准备的。这本《化学的奥秘》不但给予我们知识,解答生活中的疑惑,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手的能力。由此出发,你就会迈入神秘而又辉煌的科学殿堂。

目录

一 化学的圣经

1.周期表是梦里想出的

2.周期表简介

3.金属元素各具特色

4.盐与惰性气体

5.从元素看宇宙地球

6.□是化学的代名词

7.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的差异

8.炼金术使化学变成“科学”

9.钻石的价值永不改变

二 原子

1.元素是什么

2.从原子到分子

3.最初的元素

4.从炼金术到化学

5.元素周期表

6.分光器的应用

7.利用元素

8.有机化合物

三 原子核

1.如何制造回旋加速器

2.锝的意思是“人造”

3.超越铀的元素

4.镎

5.突破难关

6.蘑菇云中的新发现

四 我们的行星——地球

1.空气

2.海

3.地壳

五 宇宙

1.宇宙中的物质交换

2.宇宙的诞生

六 电子时代的元素

1.原子内部的奥秘

2.电子的排布

3.核时代的燃料

4.第一个人造元素

5.地球上最少的元素

6.“海王星”和“冥王星”

7.95号到100号元素

8.“添丁”的麻烦

9.永无止境

附一 门捷列夫小传

附二 居里夫人与镭

附三 诺贝尔与炸药

试读章节

其实这是一次冒险的试验,只要稍有差错,阿佛列也会性命难保。

在用木棒点火的实验中,若不是阿佛列以极灵敏的手法在未发生爆炸前立即把火熄灭,否则火势的蔓延,将会引发可怕的爆炸。

至于用红透的铁棒插入,没有引起硝化甘油的爆炸,那是因为阿佛列命不该绝。如果不幸爆炸,单单铁棒飞起就足以置他于死地了。

就由于他的幸运和机灵,终于为硝化甘油铺下了一条坦荡的大道。由于诺贝尔大力宣传的结果,人们开始了解硝化甘油炸药的实用价值。诺贝尔的努力已接近成功的边缘了。

他终日忙碌奔走于硝化甘油的实验表演以及前往矿区做详细的说明示范。硝化甘油的订单,又纷纷涌至。

“看样子,我可以不必再到湖上的流动工厂去工作了!”阿佛列心中暗喜。他开始为寻找工作厂地而奔波,但人们仍不肯租让土地给他。他们的意思是:‘硝化甘油是很安全,但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阿佛列的忙碌与奔波毫无结果,地主们都不愿提供土地,一切努力看样子是白费了!忽然间,他灵机一动,心想:“照这种情势看,要在瑞典境内建立工厂是绝不可能了,倒不如向外发展,或许还有希望。”

1865年春天,阿佛列来到德国,对硝化甘油做了广泛的宣传,终于在汉堡结识了一位名叫威因克拉的企业家和一位名叫潘德曼的富商,并邀请他们合伙。

‘锘贝尔研究的硝化甘油炸药,我认为将来发展的可能性很大。”

“我也有同感,既然你要和他一起合伙经营,我希望也能参加一份,在资金方面就由我投资吧。”

于是世界上第一家具有规模的硝化甘油公司终于在德国汉堡建立了。

1865年11月8日正式设厂制造。厂址位于易北河上游,距汉堡10公里的克鲁伯,工厂四周环绕着厚4米高3米的围墙。

这座工厂虽小,却从此支配了世界火药业界。在汉堡设立硝化甘油工厂的事,不久便成为最热门的消息而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虽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与好奇,但仍有不少人认为它有高度危险性,因此有效的宣传又成为当务之急。于是诺贝尔和威因克拉到各国去大力宣传,详细地解说,这才使硝化甘油再度为人们所接受。

当时在德国,硝化甘油也仅仅是被用在铁路工程方面和铁矿的开采上。

“怎么样?硝化甘油相当厉害吧!只要一爆炸,就能产生强于黑色火药好几倍的力量。”

“是呀,在钻孔的岩石中放入黑色火药,只不过是喷火而已;但如果放人硝化甘油,那可就不同了,全部的石头被炸得粉碎!”

“听说它是危险物品,但在德国还没出过任何意外。”

硝化甘油和诺贝尔的信誉步步升高,其实硝化甘油依然和从前一样是危险的爆炸物。它之所以未节外生枝,是因德国气候寒冷,在低温下的硝化甘油是不容易甚至不可能发生爆炸的。 在搬运之际,基于安全着想,通常是把硝化甘油放在小铁罐后再装入木箱中,.为了避免摇动碰撞,还在间隙处填人硅藻土。这种包装虽已设想周全,但若不慎把木箱倒置,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这种装置,后来竞成为发明炸药的重要启示,真可说是造物者奇妙的安排。

尽管如此,但硝化甘油本身的危险性以及搬运时的不慎,仍使意外事件不断发生。

硝化甘油是一种黏稠的液态物。有些无知的人,竞将这种高度危险性的液体当做润滑油来使用。

在硝化甘油日趋被人们所接受之际,罗勃特想知道硝化甘油对自己目前从事的石油事业是否有所帮助,专程从俄国回到瑞典。

罗勃特把硝化甘油装在瓶中,单独前往瑞典的基督城做实验。回来以后,阿佛列问他:‘哥哥,你实验做得如何?”

“实验的结果是不错,但一路上发生了很多出乎意料的事。”

“到底是什么事?”

“在前往基督城的途中,有一段没有铁路,必须换乘马车,我就把硝化甘油的瓶子搁在马车的行李架上。”

“那多危险!”

“我根本忘了这回事,只顾和邻座的妇人谈话,等到达终点时,才发现因为一路的震动而破了一瓶。”

“结果呢?”

“那漏出的硝化甘油沿着车壁一直流到了车轮上。”

“真太危险了,万一起火了怎么办?哥哥,我已经听得毛骨悚然了!”

“你先别慌,还有下文呢。我到了基督城后只得用剩下的一瓶来做实验,等参观的人到齐后,我才发现瓶中的硝化甘油已经所剩不多了。我吓了一跳,忙去问旅馆的服务生,你知道吗?他竞以为那是光亮剂,拿去擦皮鞋了!”

“啊,真是不要命了!”

“我就用那仅存的一点硝化甘油来做实验,请工人在很大的岩石上打洞,再灌人硝化甘油使它爆炸。”

“成功了吗?”

“结果很成功,原先打洞的那些工人认为这种像臭牛奶一样的东西不可能炸开石头,都纷纷取笑我。谁知道爆炸后不但石头炸得粉碎,连那些还没走远的工人也被因空气剧烈流动产生的强风吹到了空中。”

“他没事吧?”

“还好,只是在空中翻了个筋斗,像马戏团小丑一样又站到了地上,哈哈大笑。”

“哈哈……不要开玩笑!他的确做得不错。”

就连诺贝尔家人对硝化甘油都如此马虎、粗心大意,可以想象一般人根本无视于它的危险性,难怪硝化甘油爆炸的意外事故频频发生,舆论界的责备又开始不绝于耳。

那是发生在纽约一家旅馆的爆炸事件。

有一位德国旅客到纽约旅馆投宿,当他要外出时,把一个小盒子寄存在柜台服务生那里。服务生不知盒子里装的是硝化甘油,对于它的危险性更是茫然无知,于是随手把它放在了坐椅底下。

第二天早晨,服务生发现那盒子正在冒着黄色烟雾。惊慌之余,他拿起盒子就往马路上丢,只一瞬间,就引起了一场大爆炸。

附近一带民房的玻璃窗全被震破,马路上那盒子掉落的位置被炸出了一米深的坑。

这件事立刻成为报纸的头条新闻,以最醒目的标题、最大的篇幅指责硝化甘油。

1866年4月3日,巴拿马也发生了爆炸事件。

一艘名叫“欧洲号”的轮船,从亚司宾尔港出航时,放置于甲板上的硝化甘油突然爆炸,致使17人死亡,船身严重损坏。

由于德国气候寒冷,使硝化甘油变得极为安全,但在巴拿马这种热带地区,它的危险性实在不容忽视,诺贝尔对这种问题忧心如焚。

“诺贝尔先生,又发生爆炸事件了。”

“真糟!在哪里?”

“在旧金山一家轮船公司的仓库中,已知有14人死亡。”  “天呀!在旧金山发生这种事,这下问题可大了!”

“听说民众正激烈地呼吁禁止使用硝化甘油,到处都张贴着反对的标语。”

不久,在澳大利亚的悉尼,也因两盒硝化甘油的爆炸,使仓库和附近的建筑物全部毁坏。

“这样下去岂不完蛋?要赶快谋求好对策才行呀!”

紧接着又在克鲁伯的工厂中发生了爆炸事件,这是1866年5月的意外事件。

接踵而来的意外灾害,已到了无法收拾的严重地步,各国也都严格禁止硝化甘油的贮存和制造。

听到这些骇人听闻的消息,最感震惊的要算是发明硝化甘油的沙布利洛了。

“我怎会造出这种残害生灵的罪恶物品来?一条条生命就像从我的手中被夺走了一般,我真后悔!”他愧疚不已。P223-226

序言

这个世界蕴藏了太多的奥秘,以至于人类经过数千年的探索,仍未揭开其冰山之一角。正因为如此,世界才显得精彩、奇妙,也激发起了后人不断探索的欲望。

限于当时的认知水平,古人对于自己无法破解的一些奥秘,曾赋予其美丽的神话传说。而在今天,科学已高度发展,人们的认识水平已有很大提高,但仍有许多未解之谜,依然困扰着我们。或积极研究破解,或将其神话,甚至迷信害人,这两种态度,直接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兴衰。可见,大力推广和普及科学知识,在今天仍是任重道远,不能丝毫放松。科普工作应从基础开始,应从青少年抓起。只有用科学知识武装广大青少年,才能破除迷信,使其没有扩散的市场;只有让广大青少年建立起科学的认识观,才能奠定其探索真理的基础,成为建设国家的有用之才。鉴于此,我们编译推出这套由国外著名科学家撰写的《奥秘》丛书,为广大青少年朋友提供一把破解奥秘的金钥匙,希望与他们一起学习,共同探究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奇妙的地球、这个精彩的世界。

相信阅读这套丛书的青少年朋友,一定能够从中得到教益,会成为智者,会成为大科学家。这是我们编译出版这套丛书的初衷和愿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化学的奥秘(中学生素质教育必读书世界科普经典读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尼查耶夫
译者 左鹏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520973
开本 32开
页数 2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化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O6-49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10
148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0:5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