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正源新论》是作者(孙皓)的一个文集,包括少量的访谈与讲话。
在我们民族面临新的文明跨越的历史转折时期,重读我们的文明历史,找准我们的文明正源,以新的价值理念寻求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就变得十分重要与迫切。中国文明向前发展,方向何在?从国家高层到每个公民,每个人都面临着“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的严峻拷问。全书从我们的文明史意识、中国统一文明的正源、战国之兴亡反思、战国人物论、文明散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 图书 | 中国文明正源新论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文明正源新论》是作者(孙皓)的一个文集,包括少量的访谈与讲话。 在我们民族面临新的文明跨越的历史转折时期,重读我们的文明历史,找准我们的文明正源,以新的价值理念寻求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就变得十分重要与迫切。中国文明向前发展,方向何在?从国家高层到每个公民,每个人都面临着“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的严峻拷问。全书从我们的文明史意识、中国统一文明的正源、战国之兴亡反思、战国人物论、文明散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目录 [代 序]走出中国历史意识的沼泽地 上 篇 第一编 我们的文明史意识 突破史障 寻求中国文明正源 确立中国文明的继承原则 我们的整体困境 世界文明的沼泽期 文化霸权与文明衰落 第二编 大秦帝国:中国统一文明的正源 秦帝国是中国统一文明正源 祭秦论:中国原生文明的永恒光焰 中华民族必须拥有强大的文明话语权 历史主义是理清中国文明史的根基 ——就《大秦帝国》创作理念答十年批评群 文明开掘——《大秦帝国》的精神本位 文明视野 历史文学创作的深化 附录:散记 太行巍巍话长平 追梦大秦:溯洄游之 道阻且长 雪意把酒话秦风 万古秦风:关于秦人的时间简史 下篇 第三编 战国之兴亡反思——新六国论 亡韩论:忠直术治而亡 天下异数哉 亡赵论:烈乱族姓亡强国 不亦悲乎 亡燕论:迂阔固守王道的悲剧 亡魏论:缓贤忘士 天亡之国也 亡楚论:故楚亡楚皆分治 亡齐论:战国之世偏安忘战 奇也 第四编 战国人物论 布衣赴难 中国文明史最绚烂血花 秦孝公嬴渠梁 政治天宇的太阳 吴起 为变法死难的第一个布衣巨子 墨子墨家 被历史速冻的烈焰利剑 吕不韦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最高峰 荀子 战国最具独立品格的思想家 韩非《孤愤》 战国法家的命运预言书 赵雍 战国最为英雄浪漫的国王 赵佗 岭南文明的第一座丰碑 跋 积微深掘 理我文明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文明正源新论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孙皓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10358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2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04 |
| 出版时间 | 2012-02-01 |
| 首版时间 | 2012-02-01 |
| 印刷时间 | 2012-0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66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20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7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41 |
| 宽 | 165 |
| 高 | 2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