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是莲花盛开(佛经中的清净本因)
内容
编辑推荐

人生原来如此简单,就如一朵莲开在水里,淡定的面庞悠然展向天空,不去在意纷扰,不去忧虑明日。静静地,静静地仰望唯一一次的生命。

陈韵鹦等编著的《心是莲花盛开(佛经中的清净本因)》内容包括一池静水——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惜生——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止水无痕——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外繁花心内开——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杳杳岁寒——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等。

内容推荐

《心是莲花盛开(佛经中的清净本因)》由陈韵鹦编著。

《心是莲花盛开(佛经中的清净本因)》内容简介: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株妙法莲花,禅意以超越红尘的洒脱来参悟人生和自省生命。人的一生便是花的一生。

只是“有人尽心绽放,布施美丽与清香;有人半开半合,在智慧的黎明时分,似梦似醒;有人浑然未觉,不知开启内在的绝世之美,忍心让生命成为早夭的白莲”。

生命的每一时刻都应像莲花徐徐开启,人生的每一阶段都应像莲花灼灼绽放。最后即便萼残瓣落,却有莲子如“舍利”一样,光华烨烨,流芳不凋。

目录

一池静水——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惜生——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

止水无痕——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心外繁花心内开——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杳杳岁寒——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心是莲花盛开——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

心若云归——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千山万水寻来——休作狂歌老,回看不住心

只有春风似我闲——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翻云覆雨手——深信高禅知此意,闲行闲坐任荣枯

以身外身,做梦中梦——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花事了——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身在云深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一杯纯净——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时光如昨——微官如马足,只是在泥尘

拈朵微笑的花——自从一见桃华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禅月——曾见奇人说,烟霞恨太遥

白莲——谁知不染性,一片好心田 心香一瓣——衷肠已诉无人会,唯有清风明月知

我有明珠一颗——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生若飞鸿——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如黛之夜——良宵无限意,东岭月初生

繁枝依旧——明年花落人何在?把酒问花花点头

清欢——回首烟波里,渔歌过远村

生是过客——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试读章节

一池静水

生于南北朝,不知是幸还是不幸。战乱与纷争,搅扰着人们的生活,无处安宁,生死无常。如此噩梦萦绕的时代,正给予了佛教滋生的土壤。

梁朝是南朝难得的繁盛时期。建立粱朝的萧衍也是南朝皇帝中最有思想的一位,加上此时的北魏被内乱和起义困扰,无暇南顾,就使得粱朝的经济和文化不断上升。在梁朝仅有的五十五年光阴中,就出现了一犬摊成就卓越的文人和诗人。这样的盛况,只有后来的盛唐和北宋可写与之此肩。

正在中国大地上滋生蔓延的佛教,引起了梁武帝的兴趣。这个要拯救天下万民的勤勉皇帝,开始了每天的诵经生涯,他甚至亲自撰著经书和经乐,在全国广建寺院。于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教的兴盛,梁武帝可谓功劳显著。

梁朝普通元年(公元520年),一个年轻人正于塘边捕鱼。一尾、两尾、三尾……年轻人听到鱼在竹笼中挣扎,便将竹笼沉到水下。有两尾鱼从竹笼中游了出来,在一旁观看的人惊呼起来,年轻人却淡定地说:“没关系,游走的定不该归我所有。”旁观者摇着头走了,年轻人将竹笼捞上来,准备带着剩下的鱼回家,此时却见一头陀立于旁。

头陀,是梵语中洗净烦恼、抖擞精神的意思。在印度,僧侣们都要通过苦修来洗净一身的烦恼,以抖擞精神,虽然他们行乞而生,却有着超越世人的智慧。于是人们将四处云游的僧人称为头陀。

此时人们尚将印度称作天竺。年轻人看到的头陀,皮肤黝黑.毛发浓密而卷曲,一看就是从天竺而来。头陀对年轻人施礼说:“我叫达摩。”

没错,这位正是被称为禅宗祖师的达摩。他生于婆罗门族,出家后便倾心于大乘佛法,立志要将佛法的精妙传于世人。他知道在天竺的周边,尚有很多国家不通佛法,就发愿要用正法引导他们。于是他坐船来到了广州,自称是佛教禅宗的第二十八代传人,开始了在中国的传道之旅。然而他所传的禅宗之法,并没有受到世人的重视,他只能一路北上寻找明主相知。这一日,他来到了义乌.见年轻人沉篓放鱼,便停驻而看。

此时的达摩还没有见到梁武帝,还没有一苇渡江,更没有在少林面壁,更别论衣钵的传承了。虽然面前的只是一个世俗的捕鱼人,但在达摩的眼中,却是一禅心慧根。世人眼中的愚笨之人,却在达摩眼中佛光四溢。

于是达摩对年轻人说:“我和你曾在毗婆尸佛的像前发誓说要普度众生,现在兜率宫中还存有我俩的衣钵,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去呢?”年轻人被问得一头雾水,达摩便让他看水中的倒影。年轻人更感奇怪,这日日所见的池水倒影,今又有何不同?然当他俯身观看时,他所见的不是日日得见的打鱼郎,而是佛光四溢的宝相。年轻人此时大晤,顿时明白了自己身份,起身就对达摩说:“打铁炉前自然有很多生锈的铁器,好医生的门前自然有很多的病人。我忙着普度众生,哪里有心思返回兜率乐土?”达摩笑了,他指了指松山的顶上说:“你可以在这里修行传道。”年轻人与达摩相视一笑,就此别过。

这则故事,记录在宋人所写的《传灯录》中。其故事的真实性不可考,但后世之人,都普遍将这位年轻人看作是兜率天的弥勒转世。于乱世拯救苍生的菩萨。这位年轻人就是中国第一居士——傅大士。

此时的傅大士还叫做傅翕,他早在几年之前,就娶了刘妙光为妻,生下了两个儿子。天性的慈悲,使他能捕而放鱼,因此在悟到前缘之时,也并没有抛妻弃子地遁人空门。达摩所指的松山,山灵水秀。因为山上总是飘浮着黄色的云朵,又被当地人称为云黄山。傅翕就带着妻子妙光来到此处种地,时而帮他人打工来补贴一下家用。虽然白天辛苦劳作,晚上他仍会勤奋修行佛学知识。

傅翕耐得住寂寞,在山中一待就是七年。然而他虽远离尘嚣,其慈悲之名却慢慢传扬开来了。一次他发现有人来偷他种的粮食和蔬菜,他不仅没有责备、惩罚对方,反而是装了满篮满笼的粮食蔬菜给偷菜贼。存傅翕的眼中,那人偷的不是菜,是生存;他施舍的也不是菜,而是善心。

没有师父,傅翕就凭自己的聪颖,在经文中自悟佛道,并以儒道为辅,来参悟玄机。一天,傅翕在家中人定,竟看到了释迦牟尼、金粟如来和燃灯古佛,他们都将佛光照到了他的身上,于是他认为自己已经进入了楞严定境了。

在所有的经书中,《楞严经》可以说得上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经书,它所讲的是如何破除世问的一切魔障,如何在修行中不入迷途。所以佛教历来将《楞严经》视为众魔的克星,僧众们每日的早课都要诵读“楞严咒”,并以“楞严会”来驱除魔障。以此修行,必能克服所有的魔怨留难,令人正解菩提,修行圆满,此即进人了楞严境。这一直指心性的经书,也因此成为了禅宗的重要经典。

进入了楞严境,傅翕就智慧圆通了。他悟道后曾作了一首偈:“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这首颠倒诗极其难解。空着手又如何能拿锄头?既然是步行又如何在骑水牛?水和桥的运动为何会颠倒了?世人看到的是诗文与现实的不符,却不知此是空下心来看世间的道理。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是莲花盛开(佛经中的清净本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韵鹦//高盼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9044312
开本 32开
页数 2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7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2
丛书名
印张 6.87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09
14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1:3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