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村民自治权保障论--基于科学发展观视阈
内容
编辑推荐

陈忠禹所著的《村民自治权保障论——基于科学发展观视阈》通过认真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自治理论和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自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较为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自治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脉络。其基本内容涵盖自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原则、自治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自由人联合体、扩大自治范围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等方面,揭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自治是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即管理的职能凡是在可能的地方均应由人民自己直接来实现,这些理论为我国村民自治权保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内容推荐

从国家人权保障的视角来看,村民自治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体系不可或缺的内容,同时也是农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政治性权利。村民自治权保障对于国家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村民自治权保障论——基于科学发展观视阈》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立足于科学发展观视阈,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人民自治理论和唯物辩证法,深入探讨村民自治权的基本范畴及其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并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历史上国外社会主义国家基层自治权保障的经验和启示,系统回顾了我国村民自治权保障的发展历程,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村民自治权保障的发展趋势、典型模式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了透彻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与村民自治权保障有机结合起来,论述了村民自治权保障的物质基础、价值取向、实现路径和基本要求。《村民自治权保障论——基于科学发展观视阈》由陈忠禹所著。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

四、本书创新之处

理论篇

第一章 村民自治权的概述

 第一节 村民自治权的概念

一、村民自治权含义的不同解说及其评析

二、村民自治权概念的界定

三、村民自治权、村民自治、村委会职权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关于村民自治权性质问题的质疑与反思

一、目前学术界关于村民自治权性质探讨:摇摆于权利与权力之间

二、村民自治权的性质:一种新的分析维度

 第三节 村民自治权的法律关系:一种结构性分析

一、村民自治权的主体

二、村民自治权的内容

三、村民自治权的客体

第二章 村民自治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关于人民自治的理论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民自治理论

二、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人民自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理论

一、村民自治权保障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村民自治权保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村民自治权保障的重要理论支撑

一、科学发展观是村民自治权保障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方法

二、村民自治权的保障是在我国农村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实践篇

第三章 国外社会主义人民自治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社会主义人民自治的第一次实践尝试——巴黎公社

一、巴黎公社的普选制是实行人民自治的重要前提

二、巴黎公社实行的人民参与管理是社会主义人民自治的重要探索

三、巴黎公社期间的工人参与工厂管理是劳动者享有自治权利的雏形

 第二节 苏联在广大农村实行人民自治实践——集体农庄民主

一、苏联集体农庄民主:运行的原则和组织机构建设

二、苏联集体农庄自治中的党、政、企基层组织的关系透析

 第三节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人民自治实践——工人自治

一、南斯拉夫工人自治的历史背景

二、南斯拉夫工人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三、南斯拉夫工人自治制度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第四节 历史的启示

第四章 我国村民自治权保障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对农民民主政治权利保障的曲折探索

一、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对农民民主政治权利的保障

二、苏维埃政权时期对农民民主政治权利的保障

三、抗日根据地政权时期对农民民主政治权利的保障

四、解放区政权时期对农民民主政治权利的保障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以来至改革开放之前农民民主政治权利的保障状况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和巩固基层政权时期(1949~1954年)

二、乡村基层政权体制初步定型期(1954~958年)

三、人民公社“政社合一”时期(1958~1980年)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村民自治权保障的发展轨迹

一、村民自治的兴起与村民自治权保障制度的初步探索阶段(1980~1987年)

二、村委会组织法试行与村民自治权保障制度的基本确立阶段(1988~1998年)

三、村委会组织法正式施行与村民自治权保障的全面推进阶段(1998~2003年)

四、村民自治的全方位扩展与村民自治权保障的深度扩展阶段(2003年至今)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村民自治权保障状况之审视

 第一节 村民自治权保障的发展趋向与典型模式探索

一、村民自治权保障的发展趋向

二、村民自治权保障的典型模式探索

 第二节 村民自治权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透析

一、村民自治权保障与农村经济发展不足之间的不协调问题及其原因

二、村民自治权保障中“权力与权利”之间的掣肘问题及其尿因

三、村民自治权保障中的“法律与村规民约”之间的冲突问题及其原因

四、村民自治权保障与宗族势力之间的矛盾问题及其原因

展望篇

第六章 发展村集体经济是村民自治权保障的重要物质基础

 第一节 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是村民自治权保障的经济条件

一、发展村集体经济是保障村民自治全面深化的重要条件

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促进村民自治权实现的重要保证

 第二节 村集体经济发展之典型模式及其村民自治特点

一、河南省新乡县刘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村民自治特点

二、福建省连江县官坞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村民自治特点

 第三节 大力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需要处理好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政经不分”问题

二、发挥村民自治机制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中的应有作用

三、建立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第七章 以人为本:村民自治权保障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以人为本:指明了村民自治权保障的价值目标

一、以人为本:村民自治权保障的宪政价值

二、以人为本:村民自治权保障的人权价值

三、以人为本:村民自治权保障的法治价值

 第二节 以人为本:凸显了村民自治权的价值观回归

一、以人为本:力促村民自治从任务型自治向民主合作型治理转变

二、以人为本:要求村民自治权保障兼顾民主和民生双重价值目标

第八章 统筹兼顾:村民自治权保障的方法论

 第一节 乡镇政府行政管理权与村民自治权之间的衔接与互动

一、乡镇政府行政管理权与村民自治权衔接与互动的现实意义

二、乡镇政府行政管理权与村民自治权衔接与互动的政策建议

 第二节 寻求法律与村规民约之间的和谐图景:共存共生与互补互动

一、法律与村规民约之间的内在机理分析

二、法律与村规民约之间的共生与互补

 第三节 实现村级党内民主建设与村民自治权保障之间的良性互动

一、村级党内民主对村民自治和村民自治权保障起示范和促进作用

二、村民自治权保障的拓展对党内民主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第九章 全面协调可持续:村民自治权保障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全面发展是村民自治权保障的基本要求之一

一、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是村民自治权保障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四个民主”均衡发展是村民自治权保障的本质要求

 第二节 协调发展是村民自治权保障的基本要求之二

一、协调国家“自上而下”推动与农民“自下而上”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协调农村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权保障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是村民自治权保障的基本要求之三

一、提升农民的综合素养是村民自治权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健全村民自治权的救济机制是村民自治权保障实现可持续的关键环节

三、逐步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是村民自治权保障实现可持续的重要支撑

结论:村民自治权承载着直接民主的理想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村民自治权保障论--基于科学发展观视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忠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008891
开本 16开
页数 2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38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2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0: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