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汛涛先生是与叶圣陶等齐名的中国“童话十家”,毕生致力于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研究,为儿童文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神笔马良(中国儿童文学百年精华名家选集)》收录了洪汛涛先生的部分童话及散文作品代表作,以童话作品为主体,最后一部分散文作品是描写先生早年求学时期的经历,内容亲和温暖,健康向上,适合儿童阅读。
图书 | 神笔马良(中国儿童文学百年精华名家选集)/永远的珍藏 |
内容 | 编辑推荐 洪汛涛先生是与叶圣陶等齐名的中国“童话十家”,毕生致力于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研究,为儿童文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神笔马良(中国儿童文学百年精华名家选集)》收录了洪汛涛先生的部分童话及散文作品代表作,以童话作品为主体,最后一部分散文作品是描写先生早年求学时期的经历,内容亲和温暖,健康向上,适合儿童阅读。 内容推荐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童年和少年时代最初读到的东西,很可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审美取向和品位。一个小时候经常看到美丽的花、经常被高尚的情操所感动的人,长大后更有可能变成一个丰富和博爱的人。 《神笔马良(中国儿童文学百年精华名家选集)》是《永远的珍藏》之洪汛涛卷。通过精心策划和编辑,以符合少年儿童审美习惯的整体设计和到位的包装营销,故事生动,构思巧妙,睿智隽永,语言优美,富于哲理和诗意,让新世纪的小读者,接受并喜爱这些曾经滋养过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美好心灵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经典。 《神笔马良(中国儿童文学百年精华名家选集)》收录洪汛涛童话、散文十余部。希望她会是朵美丽的花,让你和世界因她而变得更温馨、更可爱、更丰富…… 目录 第一部分 神笔马良 神笔牛良 天鸟的孩子们 狼毫笔的来历 第二部分 棕猪比比 小花兔找食物 小鼯鼠第一次出去学本事 乌牛英雄 第三部分 白头翁办报 “亡羊补牢”的故事 树大王 小蓬草的存在 小信天翁的梦 第四部分 永远感谢他们 流浪求学记 赣和笔 要立足于付出、不断地付出 第五部分 影集 试读章节 白头翁办报 太阳是个挂在头顶的火球,空气好像都快要烧起来了。 这样热的天,对爱飞东飞西、到处打听消息的鸟儿们来说,是十分难受的。 几天来,高山底下的大森林里,鸟儿们哪里也没有去,外边的什么消息都不知道,真是憋闷啦! 往日,它们只有在晚间相聚一起,大家围拢来,有的说着从海边看来的鱼们的故事,有的说着从山上看来的兽们的故事,有的说着从村里看来的人们的故事…… 现在,大白天,鸟儿们也相聚在一起,在森林深处有风的地方纳凉。凑在一块,总得聊聊天儿,不见得大家都得板着张脸,不说话呀!可是,外边的故事,说了几天,也都说完了,再说什么呢? 在这许多鸟儿中,有一只白头翁。你看它那满头银丝般的白发,就可以知道它年岁有多老,阅历有多丰富了。半点儿也没错,白头翁是这个森林里最博学多才的长者,德高望重,鸟儿们都十分尊敬它。 鸟儿们觉得它们太闭塞了,一致提议,请白头翁出来办一份《森林报》,报道报道外面的消息。 白头翁虽然想过,在它的有生之年,应该多为森林里的鸟儿们做点什么。比如,写本地方志啦,编出教育孩子们的戏啦,办个哲学讲座啦!这会儿,大家推举它出来办报,却没有想过啊!办报,不比写书、编戏、讲学,那只是一部分鸟儿、至多是自己森林里的事,办报可是一件大事啊!它觉得自己的确太年迈了,精力不够啦。它虽然愿意接受大家的请求,可是它提出来,希望有一位年轻的鸟儿,和它一起办。 谁能够配得上和白头翁一起办报呢?要物色这样一位年轻的鸟儿,也真是难啊! 森林里,七嘴八舌,大家纷纷来向白头翁推荐了。 爱听好话的丹顶鹤,向白头翁推荐了花喜鹊。 满腹牢骚的老杜鹃,向白头翁推荐了灰乌鸦。 老成持重的猫头鹰,向白头翁推荐了百灵鸟。 是花喜鹊?是灰乌鸦?是百灵鸟?鸟儿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用无记名投票;有的说,用抽签摸彩。有的说,挨次序轮流。白头翁觉得这些办法都不好。但是用什么办法好呢,它也没有说。 高山的那一边,山坞里也是一片大森林,大森林里也居住着许多和它们一样的鸟儿。据白头翁考证,它们这里的不少种鸟儿,祖先还是从那边迁徙来的。它们之间,有着各种血缘关系、亲眷关系。往常,它们和它们,每逢过年过节,都要互送礼物;平时,也常常来往,走动频繁。如今,已经有十来天没有通消息了,不知道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是森林里鸟儿们最关心的事。白头翁就请花喜鹊、灰乌鸦、百灵鸟到山那边去看看,把那边的情形回来向大家说说。 花喜鹊首当其冲,它第一个去了。 它飞呀,飞呀,飞到高山顶上,遇到一只不知从哪儿飞来的鸟儿,问了它一些话,就赶回来报告了。 花喜鹊眉飞色舞、有声有色、津津乐道着。 它说:山的那边,十天之前,天上飘来一朵彩云。这彩云,五颜六色,非常好看。彩云飞到森林上空,下起一场珍珠雨。这珍珠雨,雨点就是一粒粒豆大的珍珠。落地的时候,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像天上的仙乐那样美妙动听。森林里的鸟儿们,家家积起了一桶桶、一箩箩珍珠。小鸟们拿线把珍珠串成一圈,做成项链,围在脖子上,可漂亮哩!珍珠落在树上,树叶子像人的手掌那样托住它,亮晶晶、明晃晃,整个森林像点起无数的彩灯。地上,撒满了珍珠,风吹过,珍珠滚来滚去,阳光一照,闪光夺目,好像草地里开起了金色银色的花朵。小河里、池塘上,也漂浮着许多珍珠,不懂事的小游鱼,在水面上追逐着,还当是谁投放的美味食物呢!那边森林里的鸟儿们,都邀请我们这里的鸟儿们去做客,分享它们的快乐呀! 森林里的许多鸟儿听了很高兴。丹顶鹤夸奖花喜鹊真有办报才能,给大家带来了这么有趣的消息。 白头翁没有说什么话,它安排灰乌鸦到山那边去看看。 灰乌鸦生怕埋没了自己,急急去了。 它飞呀,飞呀,飞过高山顶,来到山坞森林上空,兜了一大圈,又向一只飞过的鸟儿打听了一下,就赶回来报告了。 灰乌鸦神色感伤、涕泪纵横,抽噎地说着。 它说:山的那边,八天之前,半空中冲过来一块黑云。只听轰隆隆一声,一头撞在山顶上,把山尖撞坍了,掉落下来许多许多石头。这石头,有鹅蛋那么大。石头落在树上,把树枝都打断了,把树叶都打碎了。整个森林,几乎只剩下一些光秃秃的树干了。石头打在岩石上,发出了火花,火花落在枯草上,燃起了熊熊大火,差点把整个森林给毁了。许多池塘被石头填没了,许多小河让石头堵塞了,水漫上了岸,淹没了山坞。许多鸟儿们的家,叫石头砸坏了。许多鸟儿被石头打死打伤了。森林医院里,住满了伤病员。现在,森林里的鸟儿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只听见一片哭号声,它们真可怜哪!都要求我们去救助它们呢! 森林里的许多鸟儿听了很着急。老杜鹃夸奖灰乌鸦真有办报才能,给大家带来了这么可怕的消息。 白头翁没有说什么话,它安排百灵鸟到山那边去看看。 百灵鸟什么也不说,它很快赶去了。 它飞呀,飞呀,飞过高山顶,一头钻进山坞的大森林里,这家问问,那家听听,还请它们带它到许多地方去看过。它赶回来报告了。 百灵鸟的口才没有花喜鹊、灰乌鸦那么灵活,嗓音也没有它们那么响亮,表情也没有它们那么丰富,但是它实实在在,把事情说得很清楚。 它说:山的那边,九天以前,傍晚,刮起大风,天上吹来了厚厚的云块,又鸣雷,又闪电,下了一场冰雹。这冰雹,大的有蚕豆大,小的像沙子。冰雹下了一刻钟,打落了一些因干旱枯萎的树木枝叶。老信天翁带着孩子在河边玩,来不及躲避,给打伤了头。经过森林医院的医治,很快就好了。山麻雀的家给冰雹砸坏了,金丝雀邀它住进自己的家里,树莺兄弟俩赶快帮助它把家修好了。下了这场冰雹,虽然有一些损失。但是冰雹化成了水,使池塘不再干涸了,小河也流得欢畅了。土地不再干旱,枯了的树木花草都活了,森林的长势很好。那边的鸟儿们,叫我们大家放宽心呢! 森林里的许多鸟儿听了很满意。猫头鹰夸奖百灵鸟真有办报才能,报道了这么重要的消息。 花喜鹊、灰乌鸦、百灵鸟,作了三种截然不同的报告。究竟是谁的报告对呢? 丹顶鹤、老杜鹃、猫头鹰争得很激烈,谁都有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 大家急巴巴地等着白头翁发表意见,它究竟要谁跟它一块儿办报呢? 白头翁不慌不忙,说:“谁对,谁不对,争是争不出结果来的。”但是,它还是不说要谁跟它一块儿办报。 太阳西垂了,一阵阵晚风,吹走了炎夏的暑气。白头翁说:“我们到山那边去看看吧!”它带着大家一起飞到山那边去看了。 白头翁和大家去到那边,实地一调查,它就表态了。 它说:“花喜鹊报喜不报忧,哗众取宠,不能办报。” 它说:“灰乌鸦报忧不报喜,危言耸听,不能办报。” 它说:“百灵鸟既报喜又报忧,实事求是,请它办报。” 大家都拥护白头翁的意见,一致赞成请百灵鸟和白头翁一起办报。丹顶鹤和老杜鹃也无话可说了。 白头翁还说:“花喜鹊虽然说得那么动听,灰乌鸦虽然说得那么惊奇,但它们说的都是谎话。谎话,大家是不愿意听的。百灵鸟说的是真话,只有说真话,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它才有资格来办报。” 百灵鸟就跟着白头翁办报,没过三天,一份对开彩印的《森林报》,和读者见面了。销路好极了,第一天就印了一万份。邻近大小森林里,几乎每一个鸟儿的家庭都有一份。 《森林报》的创刊号,头版头条,就是这篇《白头翁办报》作为《代发刊词》呢! 当然!它是用鸟的文字写的,现在我把它翻译出来,请你看吧! P110-115 序言 洪汛涛先生,生于1928年4月9日,浙江省浦江县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被誉为“神笔马良之父”,与叶圣陶、张天翼等齐名为“中国童话十家”。洪汛涛的代表作——童话《神笔马良》已成为享誉世界的经典文学名著,被载入文学和艺术史册,也被编入教材,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神笔马良》于1980年荣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一等奖,被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地有着深远影响。同时,洪汛涛先生又是一位颇有成就的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杂文家、理论家、编辑家。由他根据《神笔马良》编剧的电影《神笔》,获5项国际大奖,国内获文化部1949年至1955年影片编剧一等金质奖章,是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美术片,更是百年中国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一部影片。洪汛涛毕生致力于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研究,为儿童文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2001年9月22日,洪汛涛因心脏病突发不幸离世,享年73岁。 时光荏苒,岁月如流,洪汛涛先生离开我们已有十个年头了,今年九月是他逝世十周年的日子。值此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神笔马良》新书出版之际,我想就爷爷洪汛涛的为人与艺术成就谈以下几点认识,这也是社会各界对洪汛涛先生的共识。 一是德与艺双馨。德艺双馨向来是艺术家们毕生追求的目标,这四个字也是对文艺工作者莫大的褒奖和肯定。回眸洪汛涛的一生,他也堪称德艺双馨。洪汛涛为人谦虚低调,从不争名夺利,时常令他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的是如何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以奉献给祖国的少年儿童。洪汛涛一生勤俭节约,但却数次将稿费捐献给自己深爱的家乡浙江省浦江县,捐献给当地的父老乡亲。洪汛涛向来待人以宽,这里举两则例子。一则是,某出版社曾邀请洪汛涛为其出版的图书作序,然而由于疏忽,出版社同时邀请了另一位作家为该书作序,这便导致了重复作序的问题。得知这一情况后,洪汛涛十分体谅该出版社的难处,主动提出撤下自己写的序言,并且还坐火车上门为这套丛书的其他图书再次作序。另一则是,一家出版社误将洪汛涛的名字印成了“洪沈涛”,洪汛涛深知出版社乃无心之过,非但不予追究,还宽慰他们。洪汛涛的宽宏大量,倒令出版社颇有些无地自容。洪汛涛对待任何工作都是一丝不苟、尽心尽力。例如,童话《神笔马良》是他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的作品,自问世以来多次摘得国际国内太奖的桂冠,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童话名著,各界好评如潮。尽管如此,他生前仍是对《神笔马良》这部作品多次进行修订,一字一句地反复打磨,不断地对其加以完善,既有文字上的改动,也有主旨立意上的提升。这个例子既是他在艺术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是他对读者高度负责的态度的充分体现。2008年春节前夕,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金炳华在看望我们全家时,曾对洪汛涛作出“以人品立身,品德高尚。以作品说话,是文学大家”的评价。所以,称洪汛涛德艺双馨,他当之无愧。 二是愿意坐冷板凳。我们知道,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强大的理论体系作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童话虽算不上一门独立设置的学科,却亦是如此,也亟须系统的理论体系的出现,尤其是在那个童话理论一片空白的年代。由于理论研究枯燥而乏味,很少有人愿意花费心思,着手推进这项工程。然而,洪汛涛却挺身而出,因为他愿意为了童话创作的繁荣而牺牲自我。经过多年的资料收集、经验积累、认识汇总以及观点考证,又历时三年潜心创作,一部41万字的理论巨著《童话学》终于在1985年初夏脱稿,于1986年12月由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隆重推出。限于当时的条件,由于电脑尚不普及,一字一句全靠他手写出来,很是辛苦。洪汛涛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所创作的《童话学》是我国文学界第一部系统研究童话的理论专著,填补了我国童话理论领域的空白,对促进我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建设和童话创作的繁荣,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虽然坐的是冷板凳,然而但凡能为后人的童话创作与理论研究提供些许有价值的参考,他心甘情愿。 三是敢为天下先。敢为天下先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各行各业无不需要拥有这种品质的人才。洪汛涛就是一个敢为天下先的人,这里举两个例子。一个是,他曾主编我国第一部低幼童话选本《低幼童话选》,当时由江西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后,深受家长、孩子们的喜爱。由于是第一次,国内尚无先例可循,又牵涉到上百名作家的百余部作品,这部选集的编辑工作格外繁琐,也比较艰巨。但他却不辞辛劳,每一封给作者的信,他都亲笔书写,亲手贴上邮票,并亲自投递到邮局。正是洪汛涛的辛勤付出与不懈努力,这本选集才得以面世,并取得极好的反响。这里顺便提一句,这部《低幼童话选》已于今年,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前身是江西少年儿童出版社)再版发行。这部选集首次面世后,时隔三十年,竞依然能通过出版社的选题得以再版,可见其恒久的魅力所在。第二个例子是,洪汛涛始终致力于世界华文儿童文学研究和海峡两岸儿童文学交流。洪汛涛自改革开放后,率先开创了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的交流,也正是他促成了1989年台湾第一个儿童文学作家代表团访问大陆。从那以后,两岸儿童文学交流日益密切。为表彰洪汛涛为两岸儿童文学交流做出的突出贡献,他的童话《神笔马良》被授予首届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他同时被授予“特殊贡献奖”金质奖牌,就此成为首位在台湾获此殊荣的大陆作家。洪汛涛晚年致力于把中国儿童文学推向世界,他主编了近五十万字的《世界华文儿童文学》,将全世界华文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集于一书。1990年,洪汛涛还积极筹办召开了“世界华文儿童文学笔会”。开拓世界华文儿童文学,致力于海峡两岸交流,这两件工作他是同时进行的,无不开创了先河,在儿童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正是因为洪汛涛的敢为天下先,文学界评价爷爷,是勇于开拓的先行者。 四是甘于做牛马。洪汛涛一生以“儿孙应有儿孙福,乐为儿孙做牛马”为座右铭,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地为孩子们写作。洪汛涛生前也曾写过一篇题为《要立足于付出,不断的付出……》的文章,这也是他一生立足于付出的真实写照。洪汛涛一生著作颇丰,晚年依然笔耕不辍。他创作有童话《神笔马良》《狼毫毛的来历》《不灭的灯》《夜明珠》《鱼宝贝》《半半的半个童话》《一张考卷》等;小说《蛇医传》《不平的舞台》等;散文诗《天灯在看你》《尸骸的路》《愿你也有一支神笔》等;电影剧本《神笔》《大奖章》《灯花》《胖胖》等。除了给孩子们留下了大量丰富的精神食粮外,洪汛涛的立足于付出,也体现在其他诸多方面。上世纪80年代前夕,文化部、教育部、团中央等八部门联合发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洪汛涛服从组织上的安排,被调往北京工作。一年有余的时间,他就睡在团中央的办公大楼,努力克服家庭、生活、身体等各方面的困难,夜以继日地工作,认认真真地主持评奖工作。有道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洪汛涛独具慧眼,在成千上万的优秀稿件中,挖掘出《小马过河》一文,力荐其为一等奖,这改变了该文作者的一生,也为孩子们挑选出了一篇立意很好的佳作。另外,如今已进行到第23届的“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是新中国文坛第一个以著名作家名字命名的文学奖项,是我国目前连续运作时间最长的文学奖项之一,也是我国迄今为止获奖作家最多的文学奖项之一。可是鲜有人知道,这个奖项前身叫“儿童文学园丁奖”,1988年才更名为“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设立之初,由于运作艰难,洪汛涛临危受命,出任该奖项评奖委员会的秘书长。名为秘书长,可实际上所有工作都由他一人独自承担,这一干就是整整六年。只要对孩子们有利,只要对下一代有利,只要对后人有利,洪汛涛付出再多都无怨无悔。因为他想的总是那句话,“儿孙应有儿孙福,乐为儿孙做牛马”。 挂一漏万,洪汛涛身上的可贵品质和他一生的艺术成就不止上述几点,他给我们留下的,值得我们说道的实在是太多了。《文艺报》曾这样评价洪汛涛:“一直在儿童文学园地辛勤耕耘,硕果累累,业绩辉煌。” 除此之外,出于对爷爷洪汛涛的深厚感情,我也想从个人角度,也即作为孙子,从两个方面简单地讲一讲爷爷洪汛涛。 一方面,我不能忘记爷爷对我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尽心尽力的培养。小时候,爷爷经常带领我读书看报,帮助我养成每天写日记的好习惯。爷爷为了让我从小练得一手好字,年过七旬的他,不遗余力地手把手教我练字。当时我能感觉到爷爷那颤颤巍巍的手,但他总是尽心尽力,写出苍劲有力的字来示范给我看,令我受益匪浅。 另一方面,爷爷的德才兼备和才貌双全令我深深敬佩。他从小勤学苦练、博览群书,书法、篆刻、棋艺样样精通,很有才气。年轻时便创作出影响了几代人的不朽名著《神笔马良》,更是了不得。同时,爷爷气宇不凡、风度翩翩,是个很有腔调的人。故而,无论是品德、学识还是气度,抑或是其他一些方面,我时常都以爷爷为标杆。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洪汛涛先生为儿童文学事业做出的点滴贡献永不磨灭,他塑造的马良形象深入人心、永垂不朽,他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那高大伟岸的形象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洪汛涛之孙 洪运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神笔马良(中国儿童文学百年精华名家选集)/永远的珍藏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洪汛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655474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0 |
出版时间 | 2011-11-01 |
首版时间 | 2011-11-01 |
印刷时间 | 2014-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0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87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50 |
宽 | 182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8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