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学之诗性与历史之倒影
内容
目录

一 世纪之变的精神叩问

论作家的内心生活

革命缘起与文学诗性的纠结

人物命运与作家的宿命

小说的伦理精神

情爱主题:从五四到新时期的历史嬗变

鸟儿为什么不再歌唱爱情

——透视情爱描写的世纪之变

文学中的行为艺术

陕军小说创作方阵扫描

二 社会历史的投影

世纪之变的文化探询

——从陈忠实的《(白鹿原)创作手记》重解《白鹿原》

乡土传统的两种想象和叙事

——从贾平凹的《秦腔》到《高兴》

受难与追寻

——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工业化时代的反思与批判

——从张炜的《荒原纪事》兼论其创作历程

城市与女性写作

——以张爱玲王安忆为例

私小说与大时代

——从陈染的私小说到博客“极地阳光”

没有天光的历史

——从《明朝那些事儿》说起

都市,草根阶层的翻身梦想

——评邓燕婷的《爸爸不是免费的》

当代女性双重情感生活的镜像

——评王春长篇小说《爱情们》

三 摇曳的文化风情

诺贝尔奖与人类情怀

台湾的文化阅读

香港文化品读

怀念大师:仰望人文的脊梁

“五四”运动的面影

现实主义理论的边界及其他

长安的承载

文学热火时期走来的《百年孤独》

柳青的意义

沙龙贵妇与物质文化

生命的境界

盛世长安的遥望

天才诗人与科举制度

诗人小宛:归途中的咏叹

四 阅读的快乐时光

用中国文化酿一壶美酒文化

——读马玉琛的《金石记》

散文创作中的“感”与“知”

——以邢小利、王春等人为例

一城文化,半城神仙

——读薛保勤《送你一个长安》有感

生命本色晕染而成的多彩家园

——论刘炜评《半通斋散文选》

阅读幸福时光

——读高亚平的《谁识无弦琴》

精粹的土疙瘩

——评黄建国小说集《蔫头耷脑的太阳》

悲欢雕刻的生命记忆

——读周养俊的《长路短歌》

阴郁日子里的亮光

——评高鸿的《沉重的房子》

漫步于幽深的心灵小径

——读柏峰《柔软的心灵》

历史大潮裹挟下的日常生活镜像

——评耿祥长篇小说《田韩堡》

时代的弄潮儿

——读谢强的《一个文人的地产江湖》

散文创作中的大我与小我

——《厚土丛书》阅评

你能一意孤行吗

——评张欣的长篇小说《一意孤行》

后记

编辑推荐

仵埂编著的《文学之诗性与历史之倒影》立足于新世纪文学所发生的巨大蜕变,力图探索当前文学所涉及的命题,揭示文学发生的规律,并探讨它的未来发展趋向。在许多地方上,著者都有着敏锐的创见,比如,在探索城市文学的发展时,发现现当代女性作家大都具有都市文化背景,也就是说,她们的成长母地是都市,与男性作家大多具有乡村生活背景迥然不同,其中颇有历史深意。本书有助于创作者与阅读者更好地把握这个大时代,培育读者纯正的文学鉴赏力,导引读者品评优秀作品。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世纪之变的精神叩问”、“社会历史的投影”、“摇曳的文化风情”、“阅读的快乐时光”四部分, 内容包括: 《论作家的内心生活》、《革命缘起与文学诗性的纠结》、《文学中的行为艺术》、《诺贝尔奖与人类情怀》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学之诗性与历史之倒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仵埂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03135
开本 32开
页数 3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5
出版时间 2011-11-01
首版时间 2011-11-01
印刷时间 2011-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6
丛书名
印张 11.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