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囚绿记/现代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陆蠡,现代散文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翻译作品有屠格涅夫的《罗亭》、《烟》,拉马丁的《葛莱齐拉》。

本书是作者生前出版的三本散文集的合集,仍按原有的编排的顺序,以保持历史原貌。写作年代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通过他的散文,作者表达了对乡土、对受难的祖国和人民的深沉、诚朴的爱。

内容推荐

在《囚绿记》这篇散文中,陆蠡先生以自己北平寓所窗外的“绿色”为友,用以个人情绪为主导的行为,向我们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本书中的《海星》《竹刀》和《囚绿记》3部有名的散文小品集是陆蠡的代表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乡土、对受难的祖国和人民的深沉、诚朴的爱。

目录

海星

第一辑

 黑夜

 海星

 钟

 桥

 夏夜

 失物

 春野

第二辑

 蛛网和家

 窗帘

 元宵

 麦场

第三辑

 贝舟

 光

 梦

 松明

 蝉

 红豆

第四辑

 榕树

 麻雀

 母鼠

 荷丝

第五辑

 水碓

 哑子

 蟋蟀

 八哥

 后记

竹刀

上集

 溪

 竹刀

 秋

 庙宿

 嫁衣

 灯

 网

下集

 谶

 苦吟

 后记

 附记

囚绿记

 序

第一辑

 囚绿记

 光阴

 池影

 寂寞

 门与叩者

 乞丐和病者

第二辑

 昆虫鸟兽

第三辑

 私塾师

 独居者

试读章节

松明

没有人伴我,我乃不得不踽踽踯躅在这寂寞的山中。

没有月的夜,没有星;没有光,也没有影。

没有人家的灯火,没有犬吠的声音。这里是这样地幽僻,我也暗暗吃惊了。怎样地我游山玩水竟会忘了日暮,我来时是坦荡的平途,怎样会来到这崎岖的山路?

耳边好像听见有人在轻语:“哈哈!你迷了路了。你迷失在黑暗中了。”

“不,我没有迷路,只是不知不觉问路走得远了。去路是在我的前面,归路是在我的后面,我是在去路和归路的中间,我没有迷路。”

耳边是调侃的揶揄。

我着恼了。我厉声叱逐这不可见的精灵,他们高笑着去远了。

萤火在我的面前飞舞,但我折了松枝把它们驱散。小虫,谁信你们会作引路的明灯?

我于是倾听淙淙的涧泉的声音。水应该从高处来,流向低处去。这便是说应该从山上来,流向山下去。于是我便知道了我是出山还是入山。

但是这山间好像没有流泉。即使有,也流得不响。因为我耳朵听不到泉涧的声音。

于是我又去抚摸树枝的表皮。粗而干燥的应是向阳,细软而潮润的应是背阴,这样我便可以辨出这边是南,那边是北。又一边是西,另一边是东方。

但是我已经走人了蓊密的森林里。这里终年不见阳光,我便更也无法区辨树木的向阳与否。

我真也迷惑了。我难道要在山间过夜,而备受这刁顽的精灵的揶揄。也许有野兽来跑近我,将它冰冷的鼻放在我的身上,而我感到恶心与腥腻?

我终于起来,分开野草,拿我手里的铁杖敲打一块坚硬的石。一个火星进发出来。我于是大喜,继续用杖敲打这坚石,让星火落在揉细的干枯的树叶上。于是发出一缕的烟,于是延烧到小撮的树叶,发出暗红的光。我又从松枝上折得松明,把它燃点起来,于是便有照着整个森林的红光。

我凯旋似地执着松明大踏步归来。我自己取得了引路的灯火。这光照着山谷,照着森林,照着自己。

脑后,我隐隐听见山中精灵的低低的啜泣声。

负了年和月的重累,负了山和水的重累,我已感到迢迢旅途的疲倦。

负了年和月的重累,负了山和水的重累,复负了我的重累,我坐下的驴子已屡次颠蹶它的前蹄,长长的耳朵在摇扇,好像要扇去这年,月,山,水和我的重负。鼻子在吐着泡沫。

天空没有一点风,整个的地面像焙焦了的饼,上面蒙着白粉。蹄子过处,扬起一阵灰尘,过后灰尘复飞集原处。

为了贪赶路程,所以不惜鞭策我的忠厚的坐骑,从朝至午不曾予以停歇,我真是成了赶路人了。然而路岂能赶得完!

说是有人为了途穷而哭呢。

说是也有人曾为了走不遍的路而哭呢。

而后者是征服东欧的英雄。

我焉能不望这长途叹息?

我终于在一株树荫底下坐下来了。我趁凉,我休息。我的坐骑也不能再前进,它是必需饱有草和水。

我躺在地上,用那鞭子作枕。我咽下水囊中携来的水。把衣袖掩住眼睛。而让驴子在身旁啃嚼它的短草。  我正要闭目睡去,耳边忽听到了高枝上蝉的声音:

知了知了知了。

笨的夏虫也知道路是为人走的还是人是专为走路的么?

知了知了知了。

嘶嗄的声音好像金属的簧断续地震动着。但是愈唱愈缓,腔子也愈拉愈长,然而仍固执的唱。

知了知了知了。

我想起了希腊哲人的话:

“幸福的蝉啊!因为他的妻是不爱闹的。”

还有高枝上临风的家。

所以便尽唱着知了知了。而嘲旅人的仆仆么?

我恼怒地拾起鞭子,牵了驴,复走上迢迢的路。

脑后仍断续送来知了知了的声音。

一九三六年,四月。

红豆

听说我要结婚了,南方的朋友寄给我一颗红豆。

当这小小的包裹寄到的时候,已是婚后的第三天。宾客们回去的回去,走的走,散的散,留下来的也懒得闹,躺在椅子上喝茶嗑瓜子。

一切都恢复了往日的冲和。

新娘温娴而知礼的,坐在房中没有出来。

我收到这包裹,我急忙地把它拆开。里面是一只小木盒,木盒里衬着丝绢,丝绢上放着一颗莹晶可爱的红豆。

“啊!别致!”我惊异地喊起来。

这是K君寄来的,和他好久不见面了。和这邮包一起的,还有他短短的信,说些是祝福的话。

我赏玩着这颗红豆。这是很美丽的。全部都有可喜的红色,长成很匀整细巧的心脏形,尖端微微偏左,不太尖,也不太圆。另一端有一条白的小眼睛。这是豆的胚珠在长大时连系在豆荚上的所在。因为有了这标识,这豆才有异于红的宝石或红的玛瑙,而成为蕴藏着生命的酵素的有机体了。

我把这颗豆递给新娘。她正在卸去早晨穿的盛服,换上了浅蓝色的外衫。

我告诉她这是一位远地的朋友寄来的红豆。这是祝我们快乐,祝我们如意,祝我们吉祥。

她相信我的话,但眼中不相信这颗豆为何有这许多的涵义。她在细细地反复检视着,洁白的手摩挲这小小的豆。

“这不像蚕豆,也不像扁豆,倒有几分像枇杷核子。”

我怃然,这颗豆在她的手里便失了许多身份。

于是,我又告诉她这是爱的象征,幸福的象征,诗里面所歌咏的,书里面所写的,这是不易得的东西。

她没有回答,显然这对她是难懂,只干涩地问:

“这吃得么?”

“既然是豆,当然吃得。”我随口回答。

晚上,我亲自到厨房里用喜筵留下来的最名贵的作料,将这颗红豆制成一小碟羹汤,亲自拿到新房中来。

新娘茫然不解我为何这样殷勤。友爱的眼光落在我的脸上。嘴唇微微一撅。

我请她先喝一口这亲制的羹汤。她饮了一匙,皱皱眉头不说话。我拿过来尝一尝,这味辛而涩的,好像生吃的杏仁。

我想起一句古老的话,呵呵大笑地倒在床上。  P22-2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囚绿记/现代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陆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38592
开本 32开
页数 1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5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6
丛书名
印张 4.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0
145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9:49:50